安时处顺(111)
“高兴的事呀,那我就讲讲我和我爱人的故事吧。”苗林春接话道。
“行,你说呗,我们仨听着。”
苗林春不愧是做过学生会主席的人,口才就是好,讲起来滔滔不绝的。
婚礼当天,大家和其他宾客们一起见证了这对新人的甜蜜瞬间。
宴席散后,各自归位,过各自的小日子 好像再也聚不到一块了……
既然来了,再三考虑下,陆时还是决定和卢希安去青海湖瞧瞧。
早上六点半不到,天还黑黢黢的,大家依然沉浸在梦乡,他们已经经出发了。
出了城,一路上不断地上山下山。
天地茫茫,一片寂寥,有目标的旅途似乎不寂寞。
一路上,陆时的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期待,他叽叽喳喳地和卢希安说着自已想象中的青海湖模样:“那应该是一片湛蓝得如同宝石般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湖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像是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
卢希安静静地听着,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就这样,车子在车灯的照耀下缓缓而行。当天际出现鱼肚白时,周遭的景色渐渐清晰:秋霜给草原披上了薄薄的轻纱,高低起伏的山丘、层层远山、牧人的居所都静默着……
一闪而过的牛,有的在草原上趴着,貌似还在酣睡,有的已经开始吃草。这是晨牧的牛?然而看不到半个人影。难道牛晚上不需要赶到圈里吗?它们不冷吗?动物可没有人那么矫情。
陆时说:“你看这些牛,吃喝拉撒睡,全部是自由的,还能抽空谈个恋爱,一辈子这样自由自在多好。”
“你男朋友不正陪你疯跑到这里了吗?”卢希安说道。
随着距离青海湖越来越近,空气也变得越发清新起来,带着大自然独有的芬芳。
“老板,这水瓶和垃圾扔哪里?”陆时问道。
“你就扔在外边吧,我这没地方。”小店老板应着。
青海湖的东南端,可以看作一个环湖起点。路边开着一家简陋的小店,贩卖些基本的食品与瓶装水。
到达此地后,他们坐在低矮的路碑上,随意吃了些东西,并走进店里补充水源。投放垃圾的要求被老板拒绝之后,陆时只能将它们揣进背包,稍作歇息则再次上路。
多番绕远,他们走了许久,终于到达可以真正贴近湖水的岸边,并与青海湖有了最为亲密的接触,让人感受它那苍劲的低吼。
当青海湖终于出现在眼前时,他们都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那湖水的蓝色深邃而纯粹,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最浓郁的颜料瓶,将所有的蓝色都倾泻于此。
青海湖的蓝,是那种深深的湛蓝,蓝的有点发紫,蓝的有点泛黑。
这里没有天池的静谧,却有着大海一般的波澜壮阔。这是湖,不是海,却能掀起如此波涛。
“你知道吗?这片湖在藏语里叫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卢希安的声音飘散在风中。
“你看那边,”陆时指着远处的湖面,“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成群的黑颈鹤在这里停留。它们和这片湖一样,都保持着最原始的模样。”
卢希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只优雅的身影在湖面低空滑翔。
在这里,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唯有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在回响。那些在都市生活中被繁杂琐事掩埋的思绪,此刻竟变得清晰起来。
“你在外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感到孤独?”陆时忍不住问道。
卢希安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孤独?当然偶尔会啊。毕竟城里人总是追求热闹,国外也不例外,但有时候,静下来才能听见自已的心跳。所以,更多的时候,我都把心思扑工作上了。”
看多了网上打着“浪漫”字眼的海边婚纱照,多少有些审美疲劳。
然而在青海湖畔的草滩上,陆时确实被镇住了。
陆时和卢希安相伴坐在湖畔的草滩上,零星多彩的野花在他们身旁柔柔地绽放,一层一层,一直漫无规则地铺到湖边。湖畔一只白色牦牛静静守望着身旁的玛尼堆,时不时将眼神奉送给澄澈的湖水,天空一边映衬着这如洗的蓝,一边不忘呵护温柔抚过自已的白云。
青海湖边,他们下意识的抓住了彼此的手,只怪这令人神往的蓝色浪漫得让两颗悸动的心融化了。
他们二人并没有城市中我们所见的很多情侣那样甜蜜得腻死人,而是就这么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聊着天。
他们入住的酒店在湖边,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格桑梅朵”。藏语中,“格桑梅朵”是美好时光之花的意思,它寄托着藏族同胞对幸福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情感。
在房间内,陆时用馒头花做花环,他说“带上这个花环,你这一辈子可就被我套住了啊” 。
卢希安望着他,摸着胸前那枚串起来的复古戒指,笑意盈盈,说道:早就被套牢了呀,还有我没骗你吧,陪你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夜晚,当漫天繁星尽布于穹顶之上,脚下也是无尽的星辰,就仿佛走在银河里,没有什么大地。
远离城市喧嚣,他们在日落后仰望星空,不得不惊叹这里的暗夜之美。
出门觅食,在酒店不远处,他们遇到三位背大包的驴友。
“我是辞了职出来的。”
“太巧了,我也是!工作太累看不到方向,还不如出门走走,也许能找到更好的路。”
“是啊,钱没了再赚嘛,青春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