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会撞!(73)
如果不是接触慈善,通过慈善接触各种人看各种事,他现在绝对不是这样。
谢扉有时会回想,如果不是孙有为,如果不接触慈善他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会因为幼时的遭遇而越加沉默自卑,甚至愤世嫉俗?
或是在巨大的心里压力下疯掉?
但无论怎么设想都不会是现在这样平静而心怀希望。
谢扉一直觉得其实做慈善是双方都有获得的共赢。
志愿者在传播善意的同时也会收获善意。
这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更高级的尊重需求。
而且因为做慈善他接触了很多他生长环境接触不到的事务,见得越多心境就越开阔,情绪也越稳定。
而且他年纪小,他和刘颜颜是他们队伍里最小的两个,总是能从这些哥哥姐姐身上学到很多处事道理。
视频电话里程大哥还在说:“其实我们能做的也很少,我一直认为慈善其实只是在给这个世界也给自己一些希望,对这个世界,对自己和需要帮助的人说一声:嘿,这个世界还不算太糟糕。”
“这次希望我们能给这些山里的孩子带去一点点新鲜空气,如果有人因此心怀希望那我们很幸运;但如果什么都没能改变,我们还是很幸运,因为我们自己又收获了一段不同的人生经历。”
程大哥抽空对着摄像头笑。
“说得好!啪啪啪!”气氛组刘颜颜大声喝彩,因为在开车手不得闲,还直接用嘴拟声。
同行的人都被逗乐了,纷纷跟着凑热闹。
“好,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
谢扉笑出声,也跟着啪啪两声。
第39章 进山
一行人开着车, 偶尔闲聊几句,倒也不难捱。
就是天色越来越暗沉,路也越走越窄, 从高速到过道再到仅能容一辆车通行的水泥路,最后甚至走了很长一段泥巴路。
因为刚下过大雨,泥巴路尤为难走。
等晚上十点, 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程大哥提前和村长联系好了, 村民空出了几间屋子给他们住。其实村子里空屋子很多, 只是要打扫。
在外打工的人太多了, 村子里好多房子就空着,有些门前还有深深杂草——那是得有两三年没回乡的人家。
村长热情的招呼他们,用方言浓重到难以分辨字眼的普通话喊:“来来来, 一路辛苦了呦, 快来吃点东西!”
说着一手拉着程大哥进他的家,一手招呼着他们。
村长媳妇也穿着围裙赶过来,一手一个志愿者拉着人就走,“没吃晚饭吧?快进屋吃点, 就是简单的饭菜哦——”
程大哥见实在推脱不过,只能答应下来, 一行人把车锁好就进村长家吃“晚饭”。
但简单是不可能简单的。
这边的风俗传统, 回村的第一顿是接风宴, 有条件讲究的人家那是鸡鸭鱼肉都不能少的。
于是在夜晚十点半, 谢扉看着一桌的大菜眉心一跳。
村长和村里一个大叔在使劲劝酒, 主要劝说对象是“熟人”程大哥。
而村长媳妇则使劲劝大家多吃菜。
“多夹点, 这个鸡是我养的本地鸡!可有营养了, 你们在城市里很难吃到的呦!”
谢扉在一圈肉菜中找到一道素炒茄子, 立刻夹了一筷子放进碗里然后看似快速动筷, 实则小鸡啄米的吃起来。
这是他多年训练出来的技巧,动筷猛如虎,进食0.25。
谢扉“埋头苦吃”,极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但是这点小小伎俩怎么瞒得过慧眼如炬的大娘。
一双筷子夹着一条油光润泽的鸡腿精准的落到谢扉碗中。
“多吃点肉啊后生仔!看你那么瘦!”大娘看着谢扉嗔怪,后生仔长得真好啊,就是太瘦了。
谢扉看着碗里的鸡腿咽了咽口水,不是馋,而是感到巨大的压力。
晚上十点半进食一碗碳水加一个大鸡腿,这对偶像来说简直是犯罪,更何况他不太喜欢吃大肉。
但谢扉还是带着笑意对着脸上的褶子都聚在一起,满脸真诚和蔼笑容的大娘说:“谢谢大娘。”
说完咬了一大口鸡腿,一边吃一边还夸,“大娘手艺真好!”
大娘满脸笑容,又去招呼其他人。
刘颜颜跟谢扉认识久了,以前中学时谢扉是完全不加掩饰挑食的,所以刘颜颜有些担心的看着谢扉,小声问:“你能吃吗,要不给我?”
谢扉脸色不变也小声回答,“没事,我们不是能交换咬过的食物的关系吧?”
得,还能跟自己贫嘴,看来没什么。
“人总是会长大啊。”刘颜颜想起以前在食堂,面对教导主任都敢面不改色挑食的谢扉。
谢扉不置可否,长大就是把自己伪装起来的过程,并不是委屈自己,而是更能读懂,也更不想辜负他人的善意罢了。
这一顿饭结束已近12点,主要是喝酒的人吃得慢。
而在农村跟大爷们社交,唐僧来了都得喝二两。
吃饱喝足后众人拿了生活必需品去老乡家里洗漱休息,车里的礼物要明天在搬出来挨家挨户的送。
谢扉和程大哥分在村长家,省了走夜路。
谢扉的行李都装在一个书包里,算是轻装上阵,大家几乎都是这样,女孩子也不例外。
山路不好走,要是像今天这样车能开到村口还好说,有时候还要走上不短的一段路,提行李箱太累了。
山村的夜没有汽笛车马声,也没有霓虹灯,甚至连路灯都没有。
却有月光和蝉鸣伴着远远传来的一两声犬吠;大雨过后虽然道路泥泞但空气清新,是城市里没有的水汽混杂泥土植物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