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宫女媚色撩人,陛下日渐沉沦(50)

作者: 韶幻 阅读记录

见她真的不收,惠嫔才缓缓把步摇收了回来,脸上露出几分满意之色,指尖在匣子里翻了两下,找出一支银扁方,样式老气,上面还錾着福字纹,显得愈发厚重。

“那你也不能一件首饰也不带,既然你喜欢素净的,那这支扁方就赏给你了。”

云沁看着惠嫔递过来的扁方,眼皮都没动一下,眼中更没有波澜,还是那句,“无功不受禄,奴婢不能收。”

“收下,你若不收,我可要不安心了。”惠嫔又把扁方往前一递。

云沁这才轻眨了眼睛,双手接了过来,“谢娘娘赏赐。”

“既然谢我,那可要经常带。”惠嫔又笑道。

“奴婢知晓。”

“起来吧。”

惠嫔见她逆来顺受的模样,心情好了几分,继续挑选簪子在头上试着,只是看着镜子里自己面颊有些凹陷的脸,依旧觉得不放心。

“我看你和容欣两个人太过辛苦,不如我把阿菁也升为一等宫女,帮帮你们如何?”

听她提起阿菁,云沁的手立刻攥紧,扁方侧边的棱角割着她的皮肤,她却丝毫没有察觉。

她努力稳着声音,“娘娘,阿菁她还不懂事……”

惠嫔打断她,“我记得她跟你一样的年纪,还有什么不懂事的,你是不想让她上殿伺候我?”

“奴婢不敢。”云沁只能道。

惠嫔轻笑一声,“你啊,怎得连自己要好的姐妹都容不下,你要真不愿意就算了,但就要辛苦你好好侍候我了。”

“奴婢定当尽心竭力。”云沁面上没什么变化,但攥着的手已经用力到崩断了自己的指甲。

她拿自己邀宠的时候,用阿菁威胁自己,现在怕自己在皇上面前露脸,还要用阿菁威胁!

卑鄙,无耻!

云沁咬着舌尖,才压制住心头的怒气。

惠嫔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苍白,不复之前的红润,一副畏惧的模样,心情又好了几分,把一根嵌珠点翠的蝴蝶簪插到发髻上,对着镜子照了照,轻笑一声。

“云沁,你说人怎么会有软肋这种东西呢,自己不管飞多高,都得被拖累。”她看着温时,又笑道:“你说是吧?”

云沁垂着头,没有出声。

见她这样,惠嫔也不生气,依旧对着镜子娇笑。

有怨气才是正常的,要是还能冲自己笑,她才要害怕云沁心机太深。

第44章 骗人容易骗己难

之后,惠嫔精力不济去休息了,云沁才终于从内殿出来。

因为压抑太久,她内心早就没有了怒火,只有疲惫和厌倦。

进来的容欣正好撞见她,看她面色不好,赶紧低声问:“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是不舒服就先回去休息,娘娘这里有我!”

“我真的受够她了!”云沁一把抓住她的胳膊,脸上表情没有大的变化,眸中却满是恨意。

容欣一惊,立刻看了下内殿方向和周围,确认无人听到,稍稍松口气。

一垂眸又看到云沁抓着自己的手上,斑斑血迹,几个指甲都劈进了肉里。

“怎么弄成这样?”她有些心疼地用帕子把她的手指包住,“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先回房,我等会去找你,咱们再好好说。”

云沁后知后觉,感到手指一阵阵钻心的疼,只点点头,没有多言。

她回到房间没多大会,容欣便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外伤药膏。

“就算遇到什么事,你也不能拿自己出气啊?”她走过来,拿起云沁的手。

云沁从回来就呆坐着,这才回过神,发觉自己手里竟然一直握着那只银色的扁方。

她随即便把那扁方扔到桌子上,冷道:“这是她今天赏我的,意思便是要我以后打扮得素净一点。”

说完她又冷笑一声,“她当人人都和她一样,万事只能依靠自己的一张脸?跟她一样,把这张脸看得比命都重要?!”

容芝看着那沾着血迹的簪子,轻叹一声,微微摇头,“娘娘实在……也不至于让你气成这样,看看你手上的印子。”

“如果只有这种事,我都懒得跟她生气,不让我在皇上面前露脸我都想谢谢她。”

“可她,可她用阿菁威胁我!”

“什么?”容欣也是一惊,忙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云沁便把之前她被惠嫔用阿菁威胁,去御前送点心的事情告诉了容欣。

“姐姐,我真的害怕,不能因为我害了阿菁。我也怕,我就真这么甩手走了,留你跟阿菁在她的身边,她也会来这么对付你。”

被人冤枉当堂对峙的时候她没哭,被惠嫔百般刁难羞辱的时候她也没哭,可只要想到两人会因为她变差的处境,云沁却红了一双眼睛。

容欣听完,也冷下一双眸子,她也没有想到,惠嫔已经不择手段到了这种地步。

她握着云沁的手,“别哭,我们想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

云沁握紧她的手,像是下定了决心,“姐姐,我不出宫了,你让阮嬷嬷带阿菁走吧。”

“胡说,这事马上就能成,哪需要你来换阿菁!”容欣冷静得比云沁还要快,她道:“阿菁……我可以去尚宫局走动走动,让阿菁去别的地方当差。”

“姐姐,不要骗我了。”云沁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阮嬷嬷如今把差事都交出去了,尚宫局谁还会顾念人情帮你。况且,阮嬷嬷知道了惠嫔的禀性,只怕比我还要为你着急。若是真有办法,也早就把你调去别的宫里当差了。”

她抹了一把眼睛,对容欣扬起个笑脸,“我想过了,其实留下也不是坏事,像你说的,以我的资质若是想要往上爬,定能比惠嫔还要风光。到时候你就来我身边,我们的日子便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