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111)
小溪村远是远了点,不过他每天早上也要去镇上,要是走大路的话,正巧顺路还能送凌月去私塾。
今天是和谢青崖出来,不好耽误他的时间。凌星琢磨着明天出完摊子,回来正好去一趟小溪村打探打探。
要是小溪村的也不行,就缓一缓,等手里有些银子后去镇上找私塾。
……
凌星背着背篓回到家,只觉得家中气氛不太对劲。
平日里最闹腾的沈来此时老老实实的带着小春小夏,还有凌月三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四个孩子从大到小排一排,大气不敢出,乖的要命。
凌星视线在孩子们身上扫一遍,沈来捂嘴摇头,小春小夏低头躲避视线,只有凌月眨巴着大眼睛看凌星。
“怎么了?”
凌星小声的问凌月。
“婶婶生气打二哥哥,嘴巴都流血了。然后二哥哥就走了,一直没回来。”
凌星料想到沈回说读书科考的事情不会顺利,没想到还挨了打。
这事他也不好多说,只能先去灶屋把东西放下。
归置好东西,开始做午饭。
他切了些肉,剁成肉沫,用盐巴酱油炒一炒,夹一点就着面糊吃也有点肉的咸香味。
沈家人都从地里回来,凌星才知道沈回没有下地去。
他原先听说人出去,以为是去地里忙了。
结果人没去,这让凌星有些担忧。
“爹,不然我去找找吧。”
沈呈山叫住凌星,“二郎不会有事,他做事有分寸。不然星哥儿你弄点吃的去看看你娘,我怕她想不开。”
家里以前发生的事,凌星都知道。
沈家也没瞒着他,全部都说了。
正是因为知道,凌星才不好劝徐有芳答应。
沈呈山的话夜有理,凌星点头答应,“好的爹。”
接过曹满月装好的面糊糊,上面盖着一层酱香十足的肉沫,去找徐有芳。
西头房的空间要比东头房小一些,此时窗户全部撑开,有阳光洒进来,倒也算亮堂。
徐有芳坐在窗户下面,借着光在修剪绒线。
铜丝线买回来后,徐有芳就按着凌星说的在练手。
她刺绣绣的好,在颜色和花形上有着天然的感知。试错几次后,已经能做出简单的绒花。
看到凌星进来,徐有芳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微微笑着招呼凌星道:“星哥儿来啦,看看娘新配的颜色,漂不漂亮?”
这是桃花的颜色,红粉过渡自然,火斗熨烫过后,因绣线材质在光下旋转,表面有明显反光,很是漂亮。
徐有芳了解花型,趁着热用圆头小棍稍微弄一下形状,细节之处做的好,整体组装后,更加栩栩如生。
“好看,娘多做一些后,我拿去镇上放摊子上卖,肯定受欢迎。”
凌星把面糊往前送,“做东西赚钱是要紧事,吃饭也是要紧事。身体是本钱,娘别把自己再累垮了。”
家里也就凌星是徐有芳舍不得说的,这一大家子,她谁都对得起,唯独觉得对不起凌星。
叫他小小年纪就守了寡。
她再没胃口,这时候也听凌星的话,放下手里活计,接过陶碗。
勺子舀一口面糊,配上一些肉沫。
肉香浓郁,都感觉面糊也没那么拉嗓子眼,难以吞咽了。
“这一吃就知道是你做的,好吃的很。”
徐有芳吃两口被勾起食欲,她夸一句后就叫凌星赶紧去吃饭。
思索再三,凌星还是忍不住张口道:“娘,二郎他似乎是真的很想读书科考。”
突如其来的话,让徐有芳搅拌的动作一顿。
换做旁人,徐有芳早就叫人出去。
因着是凌星,她轻叹一声,张口时声音都喑哑许多。
“我知道。”
她自己生的孩子,她哪能不知道。
小时候的沈回背着书箱去家学读书的样子,徐有芳也都记得清楚。
那孩子不论严寒酷暑,手里都捧着书看,不论是教文的先生,还是教武的先生,都说这孩子是好苗子。
那时,不仅是她,族中也是对沈回寄予厚望。
他很优秀,不论是学文还是习武。
可是谁也没想到,好好的大家族,一夕之间就能灭亡。
他们是命大得以逃亡。
途中也是死的死,伤的伤。
最后活下来的,也就他们一家子。
徐有芳觉得这是老天爷给他们一条活路,那就安安稳稳的活着。
什么锦衣玉食,入仕为官,她通通都不想了。
她只要一家人能平安的在一起。
安逸的活了这么多年,当沈回严肃认真的说出想要科考的时候,徐有芳心里是惊讶多过恐惧。
她不明白,好好的怎么就想科考了。
上午的时候,她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
沈回一动不动的任由打骂,最后再问还要不要科考。
还是斩钉截铁一个字,要。
徐有芳知道,二儿子是认真的,不会改变心意。
她无奈之下,只能指着门口,怒吼道:“滚,我不想看到你。”
话说出口时,徐有芳也很后悔。
那孩子转身时的难过眼神,也让她揪心的疼。
不该说滚,这字太重。
可沈回离开的迅速,不给她丝毫挽回改口的机会。
“星哥儿,二郎从小就听话,从来不表露自己的喜好,给什么他就要什么。不给他的东西,不会主动伸手要。这是他第一次和我说,想要做什么,但我却让他滚。”
徐有芳哭的厉害,凌星掏出手帕,蹲在地上给她擦眼泪。
“我怕啊,你不知道,那刀落在身上多疼,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被砍死,心里多难受。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我只想一家人能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