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162)
缺油少糖的日子,谁能真不喜欢吃肉吃糖啊。
王栓子闷不吱声的给他爹夹肉,王铁生不要,他自己也就不吃。
僵持一会后,父子俩还是平分了肉片。
王铁生边吃边想,他啥时候能叫家里人可以痛痛快快的吃一顿肉呢?
村民们的陶碗都是自己带的,容量不小。
沈家供饭大方,没有说不让人吃饱的。
村里人干活都很卖力,加上村长之前筛选过一遍,给沈家找来的都是老实本分的,房子进度还挺快。
在沈家真的做了一顿肉后,来干活的村民们干的就更卖力了。
速度又快,做的又好。
没一个敢偷奸耍滑,不为别的,就怕沈家人觉得他们干的不好,再把人给换了。
现在村子里可不少人都盯着,就等着有人被换下,自己能顶上。
在沈家干活,工钱合适,还管吃管饱,两天能吃顿肉,村里就没有不想来干的。
陈翠花把家里仅剩的白菜码好,用粗盐腌制了几颗,留着冬天的时候吃。
“娘,吃肉!”
六岁的王柱子瘦巴巴的手里抓着一片肉,这是王铁生昨天带回来的肉菜。
陈翠花忙着腌白菜,闻着肉香咽口水,“你咋还没吃完?娘不爱吃,你自己吃。”
王柱子身上套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这是大哥王栓子换下来的衣服,早已破旧不堪不能再缝补。
但陈翠花还是想着法的拆开,弄了两件小衣服出来。
最小的老五还是光着屁股,现在天冷,陈翠花怕孩子着凉,只能把人关屋里头。
王柱子听说娘不爱吃肉,眼睛瞪的老大,小小的脑袋实在没办法理解他娘。
怎么可能呢?
怎么会不喜欢吃肉呢?
王柱子吸溜着口水,高兴的把藏了半晌的肉塞自己嘴里去。
陈翠花见孩子吃的高兴,心里也开心。
她盘算一下家里的钱,想着镇上粮食降价一半,她也卖了白菜,丈夫和大儿子每天有四十文钱,包吃又节省不少口粮。
秋到冬这段时间,不必再和前面一样,紧巴巴的不敢多吃一口。
毕竟现在多吃一口,冬天就少吃一口。
现在天气没那么冷,少吃没什么大碍。冬天那样冷,再没什么吃的,人是真的活不下去。
“柱子,你在家照顾好弟弟妹妹,娘去买块豆腐回来。”
听说要买豆腐,王柱子蹦跶起来。
“好!”
他爱吃豆腐,软软嫩嫩可好吃了!
陈翠花把腌菜坛子放好,从屋里箱子底数出五文钱,小心的揣好,把门关上去买豆腐。
她已经半年没买过豆腐了,自己也想的慌。
要说豆腐,还是谢青崖做的最好,陈翠花自然想买到好吃的豆腐,便先去了他那。
谢青崖的豆腐生意是村子里最好的,不过他每天都有定量,卖完就没了。
来买豆腐的人多,院子里也热闹。
有好些也不是买豆腐,就是闲的没事,过来找人聊天。
陈翠花到的时候,院子里站着好几波人,都在眉飞色舞的说着话。
“陈婶子来啦,要多少豆腐?”
谢青崖把卖完的一板撤下,又抬新一板上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陈翠花指着中间的部分,“给我五文钱的,要中间的。”
中间部分四周都嫩,陈翠花觉得这是一板豆腐最好的地方。
五文钱买这里,比其他地方要值不少。
跟在陈翠花后面来的大娘见自己就差一步,懊恼的一拍大腿。
哎呀,可惜!
谢青崖也知道村子里的人爱中间的部分,但这部分有限,只能先到先得。
切好豆腐,谢青崖直接装在陈翠花带来的陶碗里。
豆腐的味道让陈翠花的心情又好了几分,她正准备走,就听见后头于大娘尖细的声音在挑剔着。
“哎?王夫郎你怎么回事?那块缺了一个角,多不吉利啊,重新给我划。”
谢青崖看着被刀带下去的小拇指盖大小的角,重新给于大娘划。
“这块也不行,太靠边了,硬的很。”
谢青崖闻言又换一个方向,继续划。
“这也不好,我觉得这块地方没其他的白,是不是做的有问题啊?”
谢青崖看着和其他地方一般无二的豆腐,停下了手里动作。
什么缺角,硬,不白,全是找事的借口。
都是一板豆腐,怎么会又硬有软?
“于大娘,你说你想要哪,直接指。”
于大娘布满皱纹的脸一展,“你下一板不是还没动,我要那中间的部分。”
谢青崖呵一声,“这一板不卖完,下一板不会卖。想要下一板,于大娘先等着吧。”
于大娘一听就急了,“不成啊,我家姑爷晚上来吃饭,家里等着豆腐下锅呢。”
谢青崖看一眼日头,奇怪道:“这会才下午,也不耽误事啊。”
当然是不耽误事,于大娘就是不想等,也怕等了之后排不上她。
有的会在上一板最后一块的时候,连买两块,这样就可以挑选下一板的豆腐了。
而谢青崖一整板的豆腐,就还有一板。下一板等不上,今天就买不了了。
于大娘不干。
“王夫郎,你就先卖给我吧,反正你也是要卖的。”
谢青崖想也不想直接摇头,这个口子哪能开,只要开了,后面就都会要他中间的那块豆腐。给谁都是得罪人,他可不要这样。
“于大娘,你还是等等吧。”
见谢青崖油盐不进,于大娘收起了好颜色,嘴角一耷拉,“我说你这夫郎怎么这样不讲情?都说了我急着豆腐下锅,你还一个劲叫我等?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