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寡夫郎(57)

作者: 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谢青崖的豆腐做的好,切成小块用油煎,豆腐煎后的油香能叫人香迷糊。

最后出锅前淋一圈的酱油,撒一点捣碎磨细的盐提味,虽说看着寡淡,但是这又有油,又加了调料的,味道是可以的。

煎凉粉徐有芳没做到过,但她有多年做饭的经验,只要简单形容,就能将其做出来。

加热后的凉粉比较易碎,不容易夹起来。干脆直接切丁,到时候用勺子舀着吃。

凉粉裹一层晒干的绿豆淀粉,猪油烧热后放陶锅里面,锅中瞬间冒起白烟,滋滋作响。

徐有芳担心陶锅受不住,把火势又减少许多,小火慢煎。

家里的调料少,凌星磨一点辣椒粉,用于提味。

菜全做好,沈家人也都回来,谢青崖和王隽迎着夕阳来到沈家。

两人都没空着手,谢青崖手里捧着一盆豆浆,王隽手里是一本书。

虽是抄本,但也十分贵。书铺里最便宜的书,也要五百钱。

王隽知道沈家人识字,便带了一本启蒙的书,是给孩子们用的。

要是想教孩子,这书用起来方便顺手。

沈呈山不敢收王隽这样贵重的礼,王隽不知如何打交道,推拒几下后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谢青崖。

被王隽求救似的看着,谢青崖乐呵一声将那本启蒙书直接塞沈呈山手里。

“沈叔你拿着吧,你们得空教教小五他们,能识几个字,以后出去不叫人骗。也是我相公自己抄录的,就费了些笔墨纸钱,没那么贵。我还想着凌哥儿后面给我做好吃的,你们不要这书,我还哪好意思啊。”

谢青崖说话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沈呈山知他真是这样想,便收下了书。

凌星摸过来小声对谢青崖说:“我给你做了绿豆糕,凉粉也留了些,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

“我就馋你做的这口呢!”谢青崖笑道。

徐有芳捡了十个馒头,用油纸包好,叫沈回跑一趟村长家。

村长家闺女哥儿多,都出嫁了,家里两个儿子成了家。

一大家子加上小辈,也就十人,正好够一人一个吃的。

沈回去的快,回来也快。

灶屋坐了满满当当的人,十分的热闹。

沈回坐下,正好是与凌星面对面。

馒头是主食,但也煮了面糊。

用的是凌星买的好面,喝起来没有家里平时吃的面刮嗓子。

仔细品还有面粉麦香。

沈归沈来还有小春小夏看着一桌子的菜,以及好面做的面糊馒头,以为家里过大年了。

不对,过大年都吃的没今天好。

开吃之前,沈归拉着小春小夏,撺掇两孩子多给他夹一些他爱吃的。

他毕竟当爹的人,不好意思在客人面前一直夹。

但孩子还小,他们可以。

小春和小夏被沈归一口一句乖女儿,乖哥儿忽悠的脑袋发热,连连点头。

动筷子后,两孩子像是饿鬼附身,但有目标明确,一个奔肉,一个奔煎凉粉。

齐心协力的喂着他们馋嘴爹。

有客人在,徐有芳没好意思说沈归,瞪了他好几眼。

沈归美滋滋的吃着孩子们的投喂,眯着眼睛乐呵。反正他娘现在打不了他,他先享受再说。

沈来没沈归好,他坐在他娘边上,被他娘按着,都不能发挥。

还是凌星掰开馒头,给沈来夹菜在里面裹着,然后递给他。

沈来感动的不行,结果后猛咬一口。

肉真好吃啊!肥瘦相间,肥肉炖煮软糯并不腻人。黄豆因为舍得煮,不像平时有些微硬,软绵绵的十分好吃。

肉和黄豆夹在馒头里面,夹着些咸咸的汤汁,再塞一块油煎的咸香外有微焦的豆腐,一口咬下去那滋味别提多香。

见沈来吃的香,王隽也按着凌星的做法,给谢青崖夹了一份。

不过这里面夹的比较多的是煎凉粉。

谢青崖是真的爱吃凉粉,王隽也是。

因着谢青崖坐在凌星边上,他在吃到煎凉粉后,就忍不住的小声对凌星夸好吃。

淀粉让凉粉外面有微微的脆感,里面又无比嫩滑。酱油的咸与辣椒粉融入其中,舌尖微辣提味增香。

谢青崖吃了就停不下来,在人家吃饭也不好意思一直吃。

只能吃完一个馒头夹煎凉粉后,用辣红的嘴巴,轻声斯哈的问凌星煎凉粉怎么做,他回去也要做。

两人一直交头接耳的说小话。

凌星见谢青崖辣的那样,没忍住说:“谢哥儿,你怎么和二弟一样又不能吃辣又爱吃辣。”

谢青崖道:“我相公爱吃,我也跟着爱吃。”

凌星看一眼王隽,这人一身书卷气,似乎身体不太好,脸色有些苍白略显清瘦。但眉目疏朗俊逸,倒是叫人忍不住的心生亲近之感。

原先有些苍白的面庞,因为辣染些血色,看着更好看了。

凌星越看越觉得王隽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应该说是原身在哪见过,那熟悉感源于原身的记忆。

一直盯着人看不好,凌星很快收回视线。

转头的时候,发现沈回吃着馒头,嘴角带笑。

这是吃高兴了?

吃完饭,谢青崖和王隽准备离开,凌星给谢青崖装上凉粉和绿豆糕,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高兴,请完客沈呈山也觉得心里一直想着的事终于办了,松快不少。

一家子一起搭手,灶屋很快就收拾干净,洗漱好上床睡觉,结束疲惫但充实的一天。

深夜,沈回做了个梦。

梦中,他背着竹篓,带着凌星去买肉,与白天一模一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