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寡夫郎(9)

作者: 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禹朝刚建立没多久,物价高的很,但老百姓赚的钱却不是很多。

村子里一般都是以物换物,基本上不会用铜钱。

就连每月十五赶乡集,也是能用东西换就不拿铜钱用。

在村民们看来,钱是顶金贵的东西,来的慢,去的快。

轻易不能花,一花就没。

除了每月固定的乡集,逢年过节的还有镇集,县集。

沈来只去过乡集和一次镇集,还没去过县集。

只晓得县集最热闹,每三月举办一次。在当月的第一天。

凌星大致了解了这边的物价情况,又问了沈来集市里卖的吃食有哪些。

“糖人,糖葫芦,麦芽糖,高粱糖,芝麻糖,花生糖……”

在说了一串的糖后,沈来流了口水,沈小春和沈小夏也跟着流口水。

糖啊,好吃,馋。

凌星想找个帕子给他们擦擦嘴,就见三人已经用袖子擦完了。

他只能坐好继续听沈来说。

“面条,炊饼。”

凌星等了一会,“没了?”

沈来点头,“是啊。”

“包子,馒头,馄饨,饺子没有吗?”

沈来有些奇怪,“这是大哥夫你家乡的吃食吗?”

凌星一愣,细细的回忆起来。

不是,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这些。

各种小吃也没有,这里食物匮乏,菜色单调,有些像前世汉代。

凌星眼睛一亮,有些激动。

他能赚钱了!

他知道好多好吃的做法,哪怕味道做不行,但胜在新奇啊。更别说他做的吃食,味道还是很可以的。

刚惊喜完凌星又蔫了,按着沈来刚刚说的物价,他连包子都卖不了。

他身上是一文都没有的,沈家也没那个钱资助他。

哎,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老天爷就不能莫名其妙掉几两银子给他吗?

凌星突然想到什么,又问沈来,“豆腐有吗?”

沈来道:“大哥夫你想吃豆腐了吗?等二哥他们卖柴回来,我找娘拿钱去村子里买。王夫郎家的豆腐做的好,得早去才能买到。其他家的不好吃。”

凌星摆摆手,原来已经有豆腐了啊……

他还想说,要是没有的话,他能用豆子磨豆腐。这个虽然累,但是成本低。

而且听沈来的意思,村子里不止一家卖豆腐,那他就算做估计也卖不出去。

凌星撑着脑袋想了一下,实在不行,就写个方子拿镇上或者县里卖了,至少有个本金。

不过这事要和沈家人商量才可以,因为穿的这具身体是个哥儿,他根本没办法独自做生意。

凌星打定主意要赚钱,这种吃麦麸面糊的日子,一天两天可以,多了不行。

人会出毛病的。

“对了小五,你后面别在堂屋睡了,和我一起睡吧。”

东头房的床挺大的,睡三个人都绰绰有余,多一个沈来不成问题。

沈家人不和凌星提这事,但凌星不能真的当没看见。

他还要在这生活好久,不想在这些小事上,磨灭沈家人对他的关心。

听说能在屋里头睡,沈来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他凑到凌星边上蹭他,撒娇卖乖笑的合不拢嘴,“大哥夫你真好!”

凌星也比较喜欢沈来直来直去的性子,他跟着笑了一声,让他把手放被子里放好取暖。

临近中午的时候,沈家其他人都回来了。

徐有芳烧了热水,给几人倒上喝着暖暖身体。

“卖的怎么样?”

“压了价,七文一捆。”

沈呈山眉头紧锁,眉间已经有深深的沟壑。身为一家之主,他身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生活磨平他的棱角,也加重了他脸上的皱纹,白了头发。

徐有芳听着价格,忧心的叹气。

这会天气还冷着,柴是卖的上价的。虽然不比年节那段时间卖个十二文一捆,但也能卖个九文十文。

夏日里不缺柴烧,一捆柴都五文。

“这是一百四十文,你收好。星哥儿他身子不好,再给他抓副药回来吃。”

四人一上午弄了二十捆柴,沈回一人弄了十二捆。

沈呈山把今天卖柴的钱全部交给徐有芳,草药都金贵,尤其是冬日里,价格比起其他时候都翻着倍。

上次给凌星抓的,一帖就百文。

徐有芳没说不行,数了足数的钱出来,“成,过午后我就去邻村请孙大夫来。”

对于要拿大部分的钱给凌星买药吃的事,老两口拍板了,沈回和沈归夫妻二人都没有说什么。

曹满月不仅没介意,还道:“娘,大哥夫他身子弱,今晚要不要弄个炭盆放他屋里头暖暖?”

第6章

这天确实还是冷,徐有芳之前想着凌星身体不好,怕他冻着半夜去屋里看过。

幸好是去了,那孩子脸都冻的发青,炭盆烟气大,徐有芳怕人睡熟了出事,只能寻沈还之前盖着的皮袄子给凌星身上压着。

又守了一会,看凌星没那么冷了,这才离开屋子。

徐有芳点点头,“也成。睡前的时候烧一阵子,有个暖和气。大郎临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新娶的夫郎。这孩子在大郎走后,也差点跟着走了。刚嫁进来就叫他守了寡,我们沈家是最对不起他的。他身子不好,家里总是要多记挂一些。”

说着徐有芳拉着曹满月的手,轻轻的拍一拍,“四郎媳妇,你是个好的,等开春娘能接绣活,赚些钱后给你和两孩子纳双鞋子。”

曹满月笑着摇头,沈家虽然穷,前头更是为了大哥掏空家底吊着命,可她也毫无怨言。

赚到的钱都上交公中,没有一文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