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青梅竹马的万界之行(130)
慈安环视了一圈朝堂,突然看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的载湉。
第199章 解救光绪帝6
慈禧又看着奕䜣道:“你说得对,这大清还是爱新觉罗家的,这一点可是明明白白地摆着的。光绪这孩子还在皇位上坐着,他的地位可没人还去撼动。”
载湉听到慈禧这话,大概也是知道了她的打算。
这一次人证物证俱在,若还想保留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力,必须得让出去什么。
奕䜣等人当然是不同意的,载湉是慈禧妹妹的亲儿子,而慈禧那个妹妹和其丈夫又是个软弱无能的性子,最是好拿捏。
拿捏住了亲生父母,又能控制光绪这个傀儡,慈禧以后岂不是要一言堂?
说是把权还给爱新觉罗,实际上还是谁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载湉这时候回道:“载湉年幼,如今还在上书房苦读,所有政务,还是得仰仗各位爱卿才行。”
呵!
瞧瞧这话说的,所以这两人并不相合?
也是,谁会愿意做一辈子的傀儡!
宝鋆:“待再过几年,陛下也该成年亲政了,提前几年适应一下也没什么。”
能让载湉和慈禧斗起来,军机处的几个人恐怕是最开心的。
虽然这个傀儡皇帝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实权,但他的存在不就是最好的身份吗?
其他几个大臣对视一眼,最终决定以后议事时,载湉也能参与政事讨论。
至于他的意见是否重要,这不是重点。
载湉也慢慢将自己的能力展现了出来,每一次政事讨论时,其建议也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载湉也逐步有了些许话语权。
但这并不算什么,能掌权,最重要的是得到兵权。
这样的机会在第二年终于来临。
作为附属国的邻国约国多次上书请求大清前往支援,赶走发国的入侵,但多年来大清迟迟未发兵力。
再过几个月,发国的军队就要攻进他们的一大城市,到时候约国会放弃抵抗。
如果大清这时候前去支援,事实上也是会任务非常艰巨的。
约国的领土基本上被占了快到百分之八十,大清的军队过去,跟送菜也没太大区别。
十三岁的载湉决定御驾亲征。
这一决定让朝堂一片震惊。
任谁都知道,此次出兵,胜算是极为渺茫的。
才不过十三岁的少年去了,那就是送死!
朝堂上,反对声浪越来越高,最为愤怒的是慈禧。
载湉无视所有人的反对,坚定道:“吾乃大清帝王,多年来享子民供养,附属国亦是年年上供,若我们不能护着他们,谁还能护着?再则,邻国若全部被攻下,下一步就是我们大清了!”
傀儡始终是傀儡,慈禧不应,下面的众人莫不敢不从。
但载湉是谁啊,他可是有两个外挂的人啊!
一回到养心殿,载湉叫退众人,与钱星星和仲时遇商议道:“此次前往约国并非是我一时兴起,我们的军队训练有素,其军事力量比起租界那些来说也是过之不及的。我有信心,这次我们一定能赢,也能向所有人展示我们反抗的决心!”
第200章 解救光绪帝7
钱星星看着少年帝王,温柔道:“你想做,就去做吧。如今军队中亦是有你的人,他们会跟随你一同前往的。”
在军队有载湉的人,但朝堂上却并不多。
大多数都是一些官职相对较低的。
想要让众位大臣同意他带兵前往约国,必须还要得到军机大臣的同意。
至于慈禧,就干脆让她病着几天。
等他出征之后再好起来。
毕竟还得靠她在国内稳住这些大臣。
当天晚上,在仲时遇的帮助下,载湉去见了所有的军机大臣。
对不同的大臣,他早已有相应的对策。
经过一夜的奔波,载湉和每一个军机大臣最终达成了共识。
再次早朝,果然慈禧一脸病态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载湉再次提出前往约国御驾亲征,军机处各大臣纷纷同意。
迷迷糊糊的慈禧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同意了。
为以防生变,不过两日就将大军点出。
本来从皇都出发,带上大军前去约国,没个一个月以上是不行的。
但是此时时间紧迫,再晚一点那边是真的就要放弃抵抗了。
所以只能让钱星星和仲时遇帮忙,最终不过七天就到达了约国的战场。
大清皇帝亲征,这一消息被钱星星和仲时遇两人散布到了整个约国。
所有人都受到鼓舞。
第一次战争,载湉是带着自己的军队前往战斗。
原本从大清带过来的军队则被安排在了后方。
毋庸置疑,这一次战争载湉轻轻松松便胜利了。
先进的军事武器加上用兵如神的能力,载湉这个皇帝此刻在大军心中不再是那个无能的傀儡形象。
他在所有人心中,已慢慢有了帝王之威。
一路前进,载湉带着百万雄师军队与发国军队作战,不出半年,约国境内的所有发国军队都被赶了出去。
这样的能力当然要告诉整个大清的子民。
他们的少年皇帝,开始向世界展示打跑侵略者的决心!
远在皇都的慈禧和诸位大臣慌了。
他们本以为这次载湉前去必死无疑,连新皇帝的人选都想好了。
现在这个小皇帝不仅平安,还打跑了外国侵略者。
这直接打乱了他们原有的计划。
大清的子民听到这一消息,更是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