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青梅竹马的万界之行(231)
官员问道:“附近的村民都是用海那边流进来的河水灌溉,这样是不行的吗?”
钱星星:“海水是苦的,也是因为盐太多。想要改变这个情况很难,我们只能改变一部分,另一部分就直接在盐碱地上种适合的农作物即可。”
仲时遇这时候也附和道:“附近有水库或者湖泊的,周边的地就改变一下。没有的,就将种植的东西换一换。”
钱星星:“除了换水灌溉,第二步就是深耕。
在春耕前,我们需要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对盐碱地进行深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到下层,从而减轻表层的盐害。
同时,深耕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为作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王妃请放心,附近的农民有的是一把子力气,就是农具缺了些。”
仲时遇安抚道:“农具的事情本王会解决,半月后王府会下发,包括牛,这些事情都能解决。”
西与国虽然未立太子,但仲时遇这个大皇子基本上就是铁板钉钉的。
对于他的话,众人自然不无不信。
“王妃,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深耕完成后,第三步就是你们需要从附近的农村收集大量的农家肥,包括猪粪、牛粪、鸡粪等。”
“王妃,目前农民们施肥都是人粪较多,这些牲畜的少啊!”
钱星星:“为什么?”
“牲畜养得少,农民自己都吃不饱,每家每户最多就养一两只鸡,为了吃鸡蛋。”
仲时遇:“这个办法王府会解决。”
既然什么都由王府想办法,那他们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可。
仲时遇:“即使是收集不了多少,也尽量去周边的农户处收集一些,能有多少是多少。”
“王妃,最后一个步骤是什么?”
“改变种植。在一切都没有完全改变之前,先种一两年的新植物。”
想到空间里的种子,有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对盐分的耐受能力较强,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
通过种植这些耐盐作物,可以减少盐分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钱星星决定回去先想个办法拿出来再说。
第367章 种田能救世4
把接下来的事情给官员们安排好,钱星星和仲时遇起身回城,决定先去一趟皇宫。
这样的事情仅凭他们两人,是暂时无法做到的。
毕竟还没掌权,一些命令还需要皇帝下发。
两人来到皇宫,仲时遇率先走进正殿,找到正在批奏折的皇帝。
“父皇,儿臣和王妃对农事有了新的办法。”
此刻的明皇听到仲时遇这么一说,二话不说就先扔了手上的笔。
赶紧跑过来,一脸激动地问道:“真的?你且说说。”
仲时遇把钱星星的办法同明皇讲了一遍,听完后,明皇仰头大笑。
“哈哈!我就知道,我儿定是有大能之人!等着,这事儿明天你就可以自己做主了。你们夫妻二人暂且回去休息,时间不早了。”
“父皇告退。”
第二天,仲时遇和钱星星终于明白明皇所说的自己做主是什么意思。
上朝之时,在大殿之上,明皇下旨:
“自古皇位传嫡长子,以确保皇室血统纯正、国家稳定。朕今已年老体衰,为皇室未来、国家繁荣,决定传位于朕之嫡长子西音。
……”
后面的话其他人已经听不下去了,实在是太过震惊。
西与国建国也不过才两年,这明皇才当了两年的皇帝,还年轻着呢,怎么就年老体衰要传位了?
“众爱卿,朕意已决。礼部,尽快准备继位大典,最好是本月就能完成。”
礼部尚书出列,“臣遵旨。”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人互相看了看,没人动身。
明皇满意地点点头,示意旁边的大总管。
“退朝!”
仲时遇在退朝后来到明皇的宫殿,此刻明皇已经脱了龙袍,穿上了打满补丁的便服。
在原身的记忆中,其实父皇一直这般节俭。
衣服都是穿得不能穿了才会换新的。
他们这些孩子,即使现在成了皇室中人,也没有其它的变化。
父母的榜样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明白为什么我突然传位?”
明皇在仲时遇面前坐下,倒了一杯茶。
“不明白也实属正常,你老子我本来也不是什么能管国家的料。当初起义推翻前朝成功,也不过是憋着了一口气。”
仲时遇静静地看着他说。
“但你就不同了,从小你就不一样。你聪明又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王府都比我管理国家要更出色,我自然是对你有一百个放心的。”
仲时遇没有推辞,端起一杯茶,敬了一下明皇。
“儿臣定不负所望。”
“行了,明天你就搬过来皇宫住,我和你母后搬去城外的庄子。我信你们的新方法,这事儿很重要,我得去盯着。”
“父皇放心,最多一年,儿臣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好!不愧是我儿子!”
仲时遇在皇宫用完午膳回皇子府,钱星星正在清点种子。
“时遇,你回来得正好,我们要不要多种一些甜菜?这个可以提取糖,是战略物资啊!”
仲时遇摸了摸她的头,看着她亮闪闪的眼睛,温柔道:“你决定就好。”
两人正商量着要在哪个地方再种一些其它植物,米同突然带着一份书信急匆匆地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