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42)+番外

作者: 貔貅爸爸 阅读记录

这会儿坐在书房里面的苏妙也知道了这件事,让一直守着河道的衙役回去休息,又安排一个会骑马的衙役过来:“你骑着马过一个时辰就去看一次,看看现在河水漫到了哪。”

衙役立马应了下来。

苏妙道:“辛苦了。”

“为大人做事,不辛苦!”

苏妙笑了笑,她就喜欢这么勤劳肯干的人。

县城的地势比较高,毕竟是经历过那么多次重建之后一点点调整位置建立起来,只是现在雨势越来越大,她不得不多想一点。

她去穿上蓑衣,准备去城楼上看看。

“大人准备去哪?”钱县丞刚进来,看见苏妙的动作便问道。

“本官准备去城楼上看看。”

“那属下随大人一块去。”他身上的蓑衣没解下来,正好也不用穿了。

苏妙点了点头,和钱县丞一起出去了。

半路上说起濉河搬迁的事情,钱县丞道:“说起来,比起我们这边,邻县濉河县比起我们要严重很多 。”

苏妙回想了一下,问道:“你说的就是有码头的濉河县?”

比起青渝县,濉河县要富裕很多,大部分都依靠码头的收入。

而且濉河县地势平坦,比不得青渝县地势高。

“是。”钱县丞点了点头,不只是有码头的原因,还有濉河县的县令。

虽然不熟,但都是当官的,彼此有什么都清楚。只是背后不好说人言,钱县丞便没继续说。

“等这事情过后,倒是可以去那边码头看一看。”

“大人这是……”

“看看从他们那处到北边路程是不是要近一点。”苏妙想着,对方应该也有准备,不至于让百姓受损,劳民伤财的。

“还是等这事情过后,我们去那边走走。”

钱县丞应了一声,两人顶着风雨爬上城楼,苏妙眯着眼看向远方。

其实看不到多少,两人又上了瞭望台也没看见什么。

“这什么都看不到。”

苏妙笑眯眯道:“看不到是好事,说明那块距离咱还远着呢。”

她心情好,又看了一会儿才带着钱县丞回去。

继河水翻涌直接淹没了下游之后,又过了七八天,一队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的人群敲响了城门。

雨水淋湿了他们身上衣物,麻布衣裳贴合在他们身上,雨水不停的落下,他们只感觉眼前一片模糊。

………………

“你是说,有难民过来了?”苏妙翻看了书,便听见徐典吏汇报。

“是,大概有十几二十个人。”

“先让他们进来,接下来有难民进来便单独安排在一个院子里头。”苏妙放在桌上的手指点了点,抬头便看见徐典吏一脸欲言又止。

“你有事就说。”

“属下觉得这怕不是第一波,后面的难民会更多。”

这也是一个麻烦事。

“先让他们进来,最近你们幸苦一点,不仅要看着城里,还得看着点以免偷鸡摸狗的混了进来。”苏妙想了想,她还是不想放过这么一波人:“正好李巡检他们也在,可以让他们也帮帮忙。”

徐典吏应了下来。

“你安排好后续的事情就安排给钱县丞,让他安排药和大夫。还有,每一个人的户籍姓名做什么的,都登记清楚。”

“对了,有空就多搭点棚子,给后面来的人一个住处。”

“是。”

徐典吏说得对,这不是最后一波,而是每天都有人进来。

原本才得闲的衙役又开始忙活起来。

付秀才是带着妻儿回娘家才躲过这么一遭的,而回去的半路上就正好看见发大水,他来不及害怕,马上叫车夫转头看向去青渝县。

他也不知道青渝县会不会开门,但是他们现在就距离青渝县最近。

回到车上他抱着妻儿安抚道:“我们先去青渝县,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

妻子点了点头,儿子不安的蜷缩进他怀里。半路上又遇见了许多一同去青渝县的,他也打听到了一些事情。

因为濉河县县令没甚安排,这次大水直接将县城淹了大半,也不知道里面的人如何。

现在逃出来的,大半都是下游的村民,运气好的扛了过来,运气不好的连尸体冲到了哪去了都不知道。

他赶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车才看到青渝县城门,这会儿城门大开这着,外面还搭着一个大大的草棚,里面站满了人。

他们才走过去便有衙役走过来,指挥着他们排好队,看见老弱病残的,还会先给他们端来一碗姜汤,让他们先喝了,暖暖身子。

“大哥,这边排队是让我们做什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直接进城?”付秀才抓住一个衙役的袖子,问道。

衙役显然被问得多了,没有不耐烦,但语速很快:“门口有大夫,先看看你们有没有病。然后,我们大人还要求要登记你们的户籍姓名,以及做什么的,登记完了这才会让你们进城。”

付秀才惊讶了一下,他思虑片刻便知晓县令大人为什么这么做了。

往往难民来了,最怕的便是那些偷鸡摸狗的。他们随意便可以将原本治安很好的县城搅乱,现在这么一安排,那些人心里便有了顾及。

至于看病他想不出什么,但总归是好事,他不禁感叹:“你们县令当真仁善。”

衙役立马点头:“那可不是。”有了话头,便站在这与付秀才说起苏妙的好来。

第186章 为官(9)

大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滴落在瓦片上,这段时间苏妙已经习惯了雨水滴落的声音。

她披上蓑衣,带着付安等人往难民住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