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48)+番外
“这个我统计过了,砖瓦房一般都还能用,大致要重新修缮一下,一家给上三两银子的修缮费就够了。而濉河村的砖瓦房总共才两家,其余的都是黄泥屋,一共一百零一户。其中黄泥与砖瓦参半的屋子,一家也是五两。而其余的泥土和木头框架的屋子,一家三两便可起了屋子。”钱县丞翻着册子道。
“家具补偿算进去没?”
钱县丞摇了摇头:“往年也没这个,现在是要加上吗?”
“这样吧,县里组织一个施工队,召集闲时的百姓帮忙做工,不仅可以给他们增加收入,修屋子的速度也快一点。”苏妙思索片刻道,而后看向其余三人:“你们觉得如何?”
“这也可以。”一般百姓修缮屋子都是等自己的族人有空,或者亲戚有空的时候才能开始动工。
若是有专人帮忙,那速度就快了。
钱县丞与徐典吏都没什么意见。
“那这事便快点宣扬出去,寻上二十人的队伍,每天完工之后便到县衙领工钱。”
“这工钱便每天一百文,如何?”
想了想,周主簿:“包吃吗?”
“包。”
周主簿点头应了下来。
苏妙而后看向钱县丞:“等水一退春耕便开始了,这如何都不能耽搁。”
“属下知道。”钱县丞点头。
“本官看一些人家有桑树,可以让他们养些蚕,本官这边有卖出去的路子。”
钱县丞眼睛一亮:“属下这就安排下去。”
“这事不急,先把春耕弄好。”
“是。”
“徐典吏,最近县里的治安就麻烦你了,那些难民不管在本县落户还是要回去,这些你都看紧点。”
“是。”
把所有事安排下去,所有人都开始忙起来。苏妙这才有时间给家里回信。
苏安氏已经带着她爹回到了老家,她走了之后安家的那些舅舅们也有些惊讶,很是生气了一番,苏安氏在里面的一番周旋自是不必多说。
这信到的时候这边正在发大水,那段时间她没来得及回信,现在才抽出时间好好的写回信。
把信写好,苏妙叫了苏管家来。
“仁叔,这信你帮我寄回老家。顺便给我娘带些老家没有的东西回去,对了,这边比较精细的头面也买一套回去送给她。”
“这头面是老爷亲自去挑,还是老奴代您去挑?”
“你先帮我挑一套,去阜城挑,那边的应该好看一些。”
“对了,上次拿来的那些东西在阜城卖得如何?”
她说的是从赋都那边一路买过来的东西,大部分都留在阜城那边卖。
“卖得不错,前儿那段时间挣了近三百两银子,还有各个庄子秋冬的出息也出来了,老爷打算怎么办?”
“多的就卖了,折算成银钱。这边的庄子出息直接送过来。”
“还有,现在水退了咱们就倒腾各洲的东西卖。先把路线熟悉好,到时候把蟾洲的果子一并找地方销出去。”
“这边果子的储存法子老奴倒是找到了,老爷要不要看看?”
“现在还有保存好的果子?”
苏仁点了点头:“不是果子,老奴让人做成了果干。”
“果干?味道如何?”
“老奴下午送来一批给您尝尝?”
“好。”
苏妙点头应下,等事情说得差不多了,苏妙就让他先去忙。
等她在县衙小处理完事情过来,便收到了苏仁送过来的果干,黄橙橙的,咬下去特别有嚼劲。
“你这是怎么做的?这些天可都是雨水。”
“老奴让人做了一个暖房,直接烘干的。”
“不错 ”苏妙将一块吃完:“要是庄子里面还有多的,那就先试着拿到外面去卖 。”
“是。”
苏妙还把果干带到了县衙去,见着周主簿他们,还把果干送给了他们一人一份。
“这是什么?”周主簿拿了一块嗅了嗅,感觉闻起来有些熟悉。
“庵波罗果做成的果干,尝尝?”
几人吃了,只有徐典吏喜欢。
周主簿和钱县丞的牙不行,吃不了太硬的东西。
“可以给你们家孙子吃。”苏妙笑道:“这东西做成果干,到时候拿到外面去卖。 ”
“这倒是可以。”庵波罗果不易保存,这才是它不好卖出去的原因。
徐典吏几口吃掉一块:“这东西甜,都可以当糖吃了。”
“那明年就让百姓做了,看是由咱们衙门出面卖,还是他们自己卖。”苏妙更倾向于他们自己卖,但是前期肯定需要他们这边的人带动找路线和铺子。
铺子她不想牵扯进去太多,到时候也不好分开。
“他们自己卖吧。”周主簿想了想道:“银钱的事情咱们还是得和百姓算清楚的好。”
苏妙点头:“这事怎么着也得今年五六月才做,本官让名下的庄子做了一些,如果卖得好那今年就快速跟上。”
“有大人先探路,那自是错不了 。”
庵波罗果的事情就这么告了一段落,等到三月初,水位虽然还没有退回至原本的位置,但濉河村也可以重新安置下来了。
朝廷的赈灾银两又下来了四万两,县衙一下子不缺钱用,立马把施工的队伍召集齐了。
有原本就是濉河村的汉子,还有一些难民想加入进去挣些银钱的。
“好了,都安静。丑话说在前面,你们顶着衙门的名头若是在外面偷工减料被发现了,我这可是直接会把工钱扣了的。”周主簿拍了拍桌子,等他们安静下来道。
“大人放心,这事儿我们肯定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