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52)+番外
就这么一件事也搞了一天。
——
作者有话说:
错别字明儿改……
第190章 为官(13)
这边难民都安顿好在城外,苏妙白天又在外面守了一天,等所有人都清洗好身体,吃好饭,准备睡觉的时候才回到府上。
这会儿玉禾还在做针线活,苏妙进来她便站起来给她宽衣:“老爷可还要吃点?”
“吃点吧。”
苏妙换上常服,玉禾端来了水给她洗漱。苏妙看着铜盆里面的影子,将帕子拧了,微热的帕子覆盖在脸上她心里喟叹一声,酸涩胀痛的眼睛也舒缓了些许。
熬了两天一夜,眼下的青黑在白皙的皮肤上分外显眼。
玉禾去端了膳食过来,苏妙喝了口粥,似随口道:“近日你备上些纸钱冥钱,火烛等物。”
玉禾唉了一声,应下了。
四月五号,清明时节。这天家家户户会做上青团,讲究的人家还会摘了开得正盛的桃花煮了桃花粥。
这一大早便有男子带了纸钱冥钱,香烛等物去扫墓。
除此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活动。每年这会儿就能看见衣着鲜亮的女子行走在青草地上,清明的一切在人们眼中都是好的。
风是和风,日为丽日,坐的马车叫香车,骑的马叫宝马,走的路叫芳径,就连地上的尘土,都叫香尘。
那时候父亲告诉她,这未必没有逝者安息,生者奋发的意思。
不过现在当了官之后,她觉得只是因为清明这段时间当官的会休沐七天,这才是他们这么闲顺便到处游玩的原因。
而在这边家家户户做了吃的,去扫了墓就赶紧回了。
更别说城外的难民,他们这天也只是围着火堆絮絮叨叨的说些什么。
能活下来是好事,趁着这一天将这事告诉逝去的人,也对那段时日做一个告别。
苏妙跪坐在庭院里面,面前的火盆里面正烧着纸钱,她伸手又往里面添了些。
火光跳跃在她的面颊上,让原本俊秀的面孔沾染上一层暖光。
她在想苏晌,他与苏妙是同胞龙凤胎,据母亲说,兄长比她先出来一刻钟。
两人基本相伴长大,少时少不了她撒娇求兄长扮作他出去读书,而他扮作她在院里被母亲唠叨一天。
当然,在读书的问题上两人时常会争论一番,然后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换装偶尔会被发现,但两人依旧乐此不彼。最搞笑的便是兄长扮作她的时候还学会了绣花,每次女工师傅布置课业的时候,她便会央求兄长帮她完成。
这事连父亲母亲都不知道。
兄长是个很温柔的人,素有君子贤名。他十三开始举业,十六便考中举人,十九这年就成了进士。
他的未来应该是光鲜靓丽的,母亲原本已经相看好人家给他说亲了,待他办完进士的宴席之后,便会成为一个与他举案齐眉的女子的丈夫。
他每次出去便会买上她爱吃的小食,一次未曾落下过。
他遇见好玩的,还会央求父亲带上她一块出去玩。
她原本定了亲的,只是那人家攀上了更好的亲事,悔了婚,所以她便耽搁了下来。
就连兄长的婚事都遭了连累。
两人那会儿趁这事没少博父母亲可怜,那段时间是苏妙最快活的日子,不用想着女红,不用想着女子的规矩。每天兄长便带她去见识新鲜的东西。
两人换装游戏一直持续到兄长离开之前,他们相伴长大,感情不是一般兄妹能比的。
在她心里,连父母亲都比不得兄长亲厚。
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的面颊滑落,苏妙稍稍后退,对着赋都的方向深深拜下。
在赋都她不敢悲伤,在这她也不敢悲伤。
拜完之后她拿了酒,倾斜倒在地上,清凌凌的酒渍不消片刻便浸入了地砖缝隙中。
“等我回了赋都,那天你与我约定好回来便挖了幼时埋下的那坛状元红给我吃。现在,等我回到赋都,我把它挖出来,清明的时候再与你一起尝吃。”
“父亲还没醒,母亲身体也好,我这你也大可放心。”
妹妹,不会堕了你苏晌的名头。
所有的仇,都等到了赋都之后,慢慢清算。
庭院中的火烛依旧亮着,苏妙时不时给火盆里面添上纸钱。
月色明朗,星子在遮蔽苍穹的幕布上闪烁着,彼此连接成一道瑰丽无比的星河。
她记得,那年幼时坐在亭中望月,她娇憨的指着星星:“哥,我想要星星!”
“哥哥长大了给你摘!”
耳边是父母的笑声,一梦……经年。
“老爷?”
耳边是玉禾的叫声,苏妙伸手揉了揉额头:“进来。”
昨晚上她大概是喝得有点多了,今早起床有些头疼:“给我拿一份醒酒汤来。”
“唉。”
幸而今天休沐,虽然现在都在忙灾民的事情,但迟些去县衙也没事。
玉禾去得很快,还没一刻便把醒酒汤拿了过来。这滋味并不好,酸涩中夹杂着苦味,皱着眉头饮下,把碗递给玉禾。
早上洗漱过后,苏妙吃了早饭直接去了城门口。
周主簿一大早就已经熬了粥,让难民都吃了。观察了几天,发现生病的人大多只是受寒,没有其余太多的问题。
苏妙准备再观察几天,如果没有事情就准备着手安排这些人的去留。
城门外有没人管理的果树早在三月底便开了花,听老农说,一般在二月的时候庵波罗果就会开花,三月开花已经是迟了一月。
而这些果子大概差不多六七月才会成熟,这会儿看的时候只有一个个绿的的果子挂在上面,看起来果子的数量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