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59)+番外

作者: 貔貅爸爸 阅读记录

好好的阜城不待,跑青渝县这里来做什么?

她迈步走进去,以往忙碌的县衙现在一片安静,苏妙进去的时候知府正坐在高堂之上。他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模样,脸颊消瘦,下巴上留着一小把山羊胡。

“下官拜见知府大人。”苏妙行了礼,而后笑道:“下官还想过些时间等灾民都安顿好了再去与大人汇报,却没想到大人这会儿来了,正巧把这事与您说了。”

知府听了这话,眉头动了动,他旁边站着的是他的幕僚,这会儿正垂首安静的立在那。

“本官来的时候看见城外还有灾民聚集,为何不把他们安顿了?”

苏妙神色未变,面上依旧带笑:“这不是现在才把濉河村的事情办完,县学也才修建完整,春耕之后庵波罗果的采摘,百姓又养蚕,河道清理,这么一忙活就忙到了现在。”

而后又庆幸道:“也幸得远在赋都的外祖给了下官机会,把庵波罗果一路卖至赋都,不然百姓们也挣不了太多银钱。”

她说了一大堆,坐在高堂之上的知府这会儿依旧肃着脸,语气也好了些:“你外祖?”

苏妙恍然了一下:“啊,下官外祖官至太子少保,名唤安奉先。下官写信跟他说了难处,他便给了下官路子。这也多亏了下官外祖,今年的庵波罗果才卖了出去。”

太子少保只是一个虚衔,但耐不住它离未来储君近,说出来就唬人。

知府脸上的肌肉抽动一会儿,半晌才道:“安大人远在赋都却还心怀百姓,当真是我辈楷模。却是不知贤弟怎么不留在赋都?”

说完他叹了一口气:“地方官听着是好听,天高地远的,虽然自在了些,但是…………唉。”

苏妙却一脸正色,大义凛然道:“这有何不同!下官本该入翰林清贵一生,但下官不想如此,便求了外祖得了这个外放,下官想为百姓多做些事情。”

知府原本想说的话便被哽在喉咙,按照原本的设想不应该是与他诉苦吗?

而后你来我往一番,这感情就近了。

心里想了一通,面上笑道:“哈哈哈哈,贤弟你说得对,咱们地方官就是来做实绩的!”

苏妙低下头,略腼腆:“大人说的是。”

“那贤弟有没有时间带我在青渝县走一趟?”

“自是可以的。”

好似没有察觉到知府态度的变化,苏妙一如既往的带着他把青渝县逛了个遍。每每说到怎么治理青渝县的时候她便侃侃而谈,其余时候便是憨笑或腼腆。

等到晚上的时候请知府到府上做客。

知府以早点回去为由拒绝了。

苏妙站在城门口 等到马车不见踪影,这才回头。脸上腼腆的笑容消失不见,眼底隐隐浮现出不耐。

周围有百姓跟她打招呼,苏妙笑着应下了。

而另一边回程的路上知府李章问幕僚:“你觉得这个人,当真就是他表面上的那样?”

幕僚沉吟一会儿:“若是上面有长辈看着,而他又是这种性格,被派到地方来干实事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他未免太过滴水不漏了。”

要说他们这次的目的,不过是最近青渝县的动静太大,每一个地方官想升官,要么就靠政绩,要么就靠门路。

李章这次的知府完全是捡漏得来的,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升官。

他想得到政绩,那么就得看苏妙识不识趣。但是这一遭却被他四两拨千斤的挡了回来,还冒出了个安大人,这下子他就不敢朝青渝县伸手了。

“就是如此,本官如此低声下气的称她贤弟,你可曾听她唤一声兄长?”

“大人何不请她帮忙外销其余县的果子?养蚕这事也不止他青渝县一家能做。”幕僚提议道:“这也不算为难他,他不管怎么样都会接下来的。实在不行,您今天这一省贤弟也不是白唤的。”

“你这主意可以。”李章笑起来,略微黄浊的眸子闪着微光,心里悄然盘算起来。

而苏妙回到府上,叫来玉禾:“捎上一包果干带回赋都安府,待我写了书信寄回去。”

“唉。”玉禾有些疑惑,又补充道:“大奶奶那边要不要送些过去?”

“送吧,再做两套衣裳,我最近没时间买头面过去,让仁叔准备。”苏妙补充道,细想了一下:“给安家的礼让仁叔补充,看着送。”

“是。”

把这边的事情吩咐下去,苏妙便开始提笔写信。当初没有通知安家人离开,现在必须得想个理由圆了。

蟾洲……苏妙笑了,提笔将信写下。

瀚之一时悲愤,年少气盛…………

……………………

七月二十六不管城里还是城外的人这一天都歇了下来,带着孩子在县城门口排起长队。

“你家准备了多少?听人说有五百文的,也有八百文的。”

“自然是八百文的!”

“我挣了那么多钱,不就三百文,咋样都得添上。”

“也是……”

人群里面都在叽叽喳喳的议论着,长队缓缓前行,好一会儿众人才进入城内。

这会儿日头大了起来,卖水的,点心的,尤其是那扛着一大串糖葫芦走动小贩,引得娃娃们的视线不停在那红彤彤的糖葫芦上面停留。

今天日子好,大人们等得也热,几文钱买上一大碗茶水,又买上一串糖葫芦让自家大娃娃开心一下,也没什么。

若是以前他们定做不出这举动,现在嘛……钱没了再挣呗!

有底气极了。

报名的人特别多,还有衙役专门走出来维持秩序,以免人群出现冲撞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