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64)+番外
她想再看青渝县就跟自己养的娃娃一样,她扶着他们学着走路,等他们会走了,跑了。便可以松开手慢慢前行了。
“是,只是这样一来,百姓肯定会有闲话。”
徐典吏反驳道:“他们还怕我们发现呢,这有什么好怕的。”
苏妙轻笑:“是这个理。”
百姓也不全是狼心狗肺的人,大多数人还是明理的。
“属下只是怕钱财动人心。”
“若他们真有这个胆子才好。”苏妙哈哈笑道,恐怕这事得她快离任的时候才能看到了。
这一批次还是全收了,等那边统计了销售量之后,周主簿发现购买蚕丝的人有很多。
而苏妙这边提前得了消息,是张克回来汇报的 。他找了一个卖布织布的庄头,那边直接找张克要了三千斤的货。
“后续接触良好的话,那边的庄子应该会长期要求我们这边供货。”张克道。
苏妙赞叹:“当初在江州那边的时候,本官就觉得你是个会做事的,看来本官的眼光着实不错。”
“老爷的眼光自然是好的。”张克低头恭敬道。
“你这是把自己也夸了一遍。”苏妙让他领赏钱去,这事情既然是讨来的,那自然是由张克管着。
再说那边多要了三千斤蚕丝,又够县衙忙活好一会儿的了。
为了忙活这事周主簿还累了一场,苏妙不得不亲自去主持这事情。
这天刚忙活完了回去,在县城里面看见了几个皮肤黝黑身穿兽皮的青壮年背着筐子采购食盐等生活用品。
身形微微佝偻,低垂着眼睛都不敢看旁人,束手束脚的。
苏妙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当初那个部族里面的人,他们就连说话的语调都一模一样。
她骑着马跟在他们身后漫不经心的跟了一段距离,然后慢慢的回了自己府上,准备洗漱。
那些部族若是不下山,那便一直都改变不了。她准备等他们发现山外的县城大变样,变成了他们不熟悉的样子。
当然,这样也会造成两个极端的影响。
一个会分外想来到这里生活,另一个便会更加避世。
看着那村子里面族长的模样,八成会选择避世而居,所以苏妙准备了另一个引子。
她要让人去将他们的好奇心提起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拿过一旁的帕子擦干身体,苏妙穿上寝袍,等着玉禾送吃的过来。
“老爷,这是秦安送过来的信件。”苏妙伸手接过看起来,是她娘写的,父亲还是老样子没有醒过来。
“安府那边也送了信过来。”苏妙将手中的信看完,慢慢叠好了,这才拿过安府的信看起来。
这次的信件笔触不同,不是外祖母让人代笔时絮絮叨叨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字迹美观的瘦金体。
这应该是她舅舅们写的,安老爷子常写的是馆阁体。
信上说的是为她谋了个北边的差事,大概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的时候就会出结果。
还说让她别担心,这次的差事必定不会让人抢了。
里面又絮絮叨叨说了些让她好好干的事情,苏妙脸色沉了下来 。
她这边做得正好,凭着政绩升官有什么不好?谋了个差事,还是北方?
“老爷?”
听了玉禾的喊声苏妙回过神来:“无事,你把膳食撤下去吧。 ”
迎着玉禾担忧的眼神,又听得她劝说,苏妙好歹用了一小碗饭菜。
等玉禾撤了饭食下去,苏妙的脸上便忍不住浮现出怒气。
这种不由人掌控的感觉无力又气愤,若当初是朝官入翰林还好,天子近臣,总有办法混到前面去。
可是她因为要假扮兄长的原因不得不远走他乡,淡化自己的存在!
现在好不容易做出政绩,便要去北方,这还不等于她还未培养出自己的班底就要让她调走了!
手中的信纸不由得被她捏紧,半晌苏妙松开,她平息掉心中的怒气,将手上的信纸一点点抚平。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咱们看着,到底是谁会更技高一筹!
翌日过后,苏妙便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周主簿和钱县丞也瞧见了苏妙忙活起来的身影,也立马跟着忙活起来。
苏妙让仁叔停下手上的事情,叫他过来。
“安府准备将我调去北方。”
仁叔皱眉:“可能在这边才开始,眼见着就要有成绩了…………”
就连老仆都知晓的道理安家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这事不能成,就算成我也得捞够本。”苏妙神色淡淡的:“李章那边的事情都应下来,做了一段时间后…………你就开始在蟾洲宣扬我的名声。”
苏仁应了下来:“若是太过,会不会不好?”
“这名声有利有害,无事。”苏妙很冷静,她现在唯一的路便是将自己的声望提起来。
就算到了北方那边,只要将北方治理好,那么她便是治世能臣。
这名气她不怕大,从决定她冒充兄长参军的时候不就已经在刀刃上行走了吗?
这为难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跨过去就是。
她从来不缺孤注一掷的勇气!
苏妙这边突然将事情应了下来,李章虽然意外就只高兴了些。
而文师爷就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苏瀚之突然应了下来?
他百般不解,直到三个月后蟾洲到处开始盛传苏瀚之的名声。
听到这信的时候,李章气得一天都没有吃饭,第二天嘴角还起了燎泡。
文师爷也如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这事也说不上什么。
又过了一段时间,流言几经转变,又变成了陛下是真命天子,苏瀚之应运而生,是为了陛下来治理穷困潦倒的蟾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