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她掉线了(274)+番外
“这是怎么了?”苏安氏问。
“我就是好奇。”
“行,这交给我。”苏安氏有事做,立马让李嬷嬷去把她的头面都拿出来整理。
“老爷,陆家,陈家都送了礼过来,陈家的比较重,老奴退回去了。”
苏妙拿了茶盖撇去茶面的浮沫,轻嗅着茶香:“贵重的记上名儿。”
“是,老爷。”
第二天一早,苏妙就拿着文书去了府衙,这边的衙门修建得十分气派,还有府衙家眷门住的官宅。
她可以在里面挑一处住下,但为了不那么麻烦,干脆让仁叔在长临府买了一处三进的宅子。
府衙门口立着两头石狮子,她一进去,官差看了一眼,具低头唤:“属下拜见大人!”
苏妙看了他们一眼:“起来吧。”
她来得早,衙役带着她熟悉公堂,又道:“现在大人们都在忙,可能会晚点到。”
说完就看了一眼苏妙的面色,见她没甚表情,心里有些打鼓。
要说最近的事情还真不少,也不知道这位大人何时到的,又在长临府待了多久。
至少他觉得这位大人挺眼熟的。
“无事。”苏妙转悠了一圈,没有提出去看什么地方,衙役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只站在一旁伺候着,不敢怠慢。
这位大人瞧着年轻,却耐得住性子,一点都不着急。
苏妙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等着她的属下们。
第200章 为官(23)
不过苏妙没等到他们,反倒是听到了急报,与远处草原接壤的滁县再次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袭击。
苏妙听完,问道:“何时的事?”
“两天前。”
眉眼低垂,苏妙转动大拇指上面的白玉扳指:“调兵前往滁县,本官……亲自坐镇。”
说完又看向报信的小吏,脸上带着笑却无端的让人心里胆寒:“若是滁县在援军未到之前破了,本官要办事不力的人为滁县的百姓偿命!”
小吏脸色煞白,惶恐应了。
苏妙看向那衙役:“叫陆千户过来,以及让人通知一下本官的属下们。”
“是。”
衙役慌忙离开,没等多久人都过来,苏妙看向来的一群人。
同知年纪稍大,体型稍胖。可能来得比较急,这会儿正气喘吁吁的,脸色涨红。
通判三十多岁左右,已经蓄上了胡子,他缩着脖子站在一旁,没说话。
陆千户,也是三十多岁左右的汉子,身材高壮,他一来就显得其余的人就跟小鸡仔一样。
其余人缩在一旁,苏妙站起来踱了几步,神色肃穆:“想必各位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没有说话,苏妙摸着手上的扳指:“陛下调本官来邓州,为的就是邓州的这些事情。上次的事情,看来各位尽到了职责?”
她语调轻缓,脸上带着笑。陆千户连忙道:“大人有何吩咐,属下立马照办。”
“立马增援滁县,本官不想看见另一个禹县!”话落,兵符敲在茶几上发出脆响,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那块兵符。
苏妙看向众人,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调兵前去增援,本官会派人取粮草,同知可要备好。”
“属下尽力。”
“本官要的可不是尽力。”
刘同知脸色讪讪,不敢再说话。
“陆千户先行。”
“是。”
“各自做事去。”苏妙拿起兵符:“付安,备马!”
“大人!”有人喊了一声,问道:“滁县距此数百公里,行军易疲惫,粮草易费,不如大人征调滁县粮食?”
苏妙侧过头,眼神冷淡:“你在教本官做事?”
随后看向刘同知,意有所指:“不想干的,本官上书吏部,或者本官上书陛下,想来这位置不会缺人做事。”
说完苏妙没看他们是什么表情,直接走出府衙,门口付安已经备好了马,苏妙直接骑马转去就近的营地。
这邓州的关系比她想的还要复杂,陆家,柏家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打马飞奔,到了营地调兵倒是迅速。
营地的兵将只认兵符不认人,铁打的将领,流水的士兵。
将事情说了,苏妙看向那人:“劳烦将军,还要派人去看守一下粮草。”
“无事,本该我做。”
他不过是个五品参将,苏妙这是高抬他了。他心里还有些惊讶,这新来的知府手里竟然还有兵权,看来上面有人。
一般的知府只能调动衙役,若是边疆会酌情考虑,但大多数知府手里都没有,战事来时他们会就近请援。
“本官与你同行,滁县之事不可多等。”苏妙眉头微蹙,一副忧心的模样。
参将点了点头,出去了。
当天下午近千的士兵从营地出发,赶往滁县。
这次那些鞑子来得奇怪,不冬不秋的,来抢什么?
他们现在不去放牧吗?
这些苏妙都来不及思考,连续行军两天才到滁县,苏妙登上城墙,过了一会儿滁县的知县慌忙前来,近了她还能闻见他身上的脂粉味。
“这是从哪个温柔乡出来的?”苏妙轻笑一声,后退一步离他远了些:“看来滁县的事情并不着急,是不是?”
“下官、下官,下官其实今早才睡下。”掏出帕子擦了擦脸,滁县知县不敢抬头,只低着头看苏妙的官袍。
苏妙没再说话,转头与参将走开,商量事情:“先派斥候打探。”
“是。”
“相信你们对付骑兵自有一套。”
“下官这就让人安排。”
苏妙点了点头,站在城墙上遥望远方,能看见大块的青绿色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