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嫡幼子日常(242)

作者: 睡不醒学不会 阅读记录

不过比起朝鲜还是东夷更重要。

康熙让张廷玉出去后,简单的和张英说了陈廷敬的事情。

“这么看来,东夷也不怕和大清开战。”毕竟这么对待大清使团。

“大清也无所畏惧”康熙冷笑,他们做了这么准备哪里能随便放弃。

知道自己的君王是什么性子,张英也不多劝。

万岁爷之前是有意识的给自己塑造成仁慈的君王。

只是在这个时代仁慈的君王是不行,他虽然没有出使过别的国家,但是看朝鲜的模样,真真是连前朝最惨的时候都比不过。

那朝鲜的君王也是个不成器的,虽然惧怕大清很是老实的给了很多东西,但看着他们这样估计不用大清出生自己就要出事了。

和康熙汇报结束后张英出去了,外面他儿子正在和十一阿哥说话。

“十一阿哥有没有好好读书?”张廷玉笑眯眯的问。

看着师傅笑的很开心的样子,十一阿哥咽了咽口水,他知道师傅笑的越是开心,就越是有事情。

“好好读了”胤祧弱弱的点头。

“那师傅来拷几个问题?”张廷玉继续笑。

“啊,你阿玛来了,你赶紧回家吧!”胤祧伸手指着后面说。

真是倒霉,他只不过想来找阿玛玩,结果被回来的师傅看见了,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胤祧心里流泪面上还得好好的说话。

“给十一阿哥请安”张英笑着上前给胤祧请安。”不必多礼”胤祧有些别扭,师傅都没怎么给他请过安呢,现在师傅的阿玛来了,真真是害怕。

“十一阿哥在说什么呢?”张英饶有兴趣的问。

胤祧眼珠子转了转说:“您不知道吗?师傅说他从朝鲜过来觉得很有感想,所以想编一本书,作为弟子我表示大力支持。”

瞥着张廷玉变了的脸色,张英不动声色的笑:“是吗,看不出来他还有这个志向。”

张廷玉刚刚成婚不到两年,脸皮还没进修到位。

“是啊是啊”看着张廷玉想说话的样子,胤祧快刀斩乱麻:“不说了师傅,我要去找阿玛了。”

看着十一阿哥跑远的样子,张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小子有福气。”

张廷玉都要气死了,还福气。

张英看着儿子的样子没说话,等坐上了回去的马车后他才说。

“万岁爷是不满足于当下的,大清估计还要往上走走,还有太子爷也是,父子两人一脉相承,大清的盛世估计就不远了,你啊,留在十一阿哥身边当老师,也能得到太子的青眼,你小子福气在后头。”

张廷玉回去的路上也想通了,虽然是孩子的玩笑,但是也提醒了他,他觉得写一下见到的事物也没什么。

正好可以去京城周报上刊登。

现在抢着写的人很多,而且周报也分了好几个模块,其中之一就有旅行类的,主要是介绍外地的事物。

张廷玉觉得自己回去就可以写一写。

至于他阿玛说的太子的事他也不能多说什么,他阿玛是提了一下,阿玛他们也是坚定的保皇党,在不损害自家利益的情况下,他们只跟着万岁爷走。

第128章 去香山

“阿玛”胤祧磨磨蹭蹭的跑到康熙那边期期艾艾的喊着。

康熙斜眼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阿玛”胤祧伸手拽住了康熙的衣服,康熙没拒绝,胤祧觉得有戏。

“我们能不能去跑马?”胤祧问:带着大姐姐她们一起。”

康熙本来还要拿捏一下,听见大公主的名字眉头皱了一下。

他左手旁边压着的最底下的折子就是班弟的,蒙古那边下个月就要来了,宫里其实早就做好准备了,只是看见班弟还是有些道不明的生气。

“那行吧”康熙松口了,皇后把格格们也给接过来小住。

康熙是考虑不到那么多的,皇后也是想着连太后这个年纪出门都开心,那格格们肯定更高兴,她也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格格们过的好,她也高兴。

很快几位阿哥要去香山跑马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还带着所有的格格们。

“肯定是大姐姐的功劳”二公主笑着拿着扇子。

“是十一的功劳”毕竟是十一先提出来的。

“这小子可是打着大姐姐要出嫁的消息向皇阿玛讨好呢!”二公主笑的促狭。

“你呀!”大公主摇摇头,无奈的很。

出发的那天由着太子领队,康熙回了乾清宫,他要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对付东夷。

反正肯定是不能和朝鲜一样,但也要给个教训。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他就感到一阵火热。

自从改革之后这要钱的地方是一处比一处多,福州的船政局要资金维持,开放的港口也要钱要兵守着。

最关键的是修路,目前打算全国范围内推进的话,国库是绝对付不起来的。

所以太子的那个办法还是很好用的,让地方豪强帮忙出钱出力,他们给他们家孩子入学的名额。

还可以给他们建一个功德碑,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功德碑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饶是知道要被坑很多钱,还是忍不住,再说了他们名声好了,自己的孩子也能跟着好,现在有了入学的名额,好好考试,将来出来做官,可以把家族带的更上一层。

为稳赚不赔啊啊!

再次就是建立在天津南京的军事基地也需要资金,还有京城的印刷厂也需要资金投入。

目前印刷厂已经可以达到了自负盈亏中,但其中花销最大的是是培养一部分技术性人才,因为这样以后就可以派去江南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