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嫡幼子日常(265)

作者: 睡不醒学不会 阅读记录

众人又赶紧说一定要品尝品尝。

“万岁爷,什么时候可以推广呢?”户部尚书忍着激动问。

“今天就推!”康熙排版,喊着三阿哥:“老三,今天就写稿子,就写水稻土豆和玉米的事情,让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大清已经快可以让他们都吃上饭了。”

“是”户部尚书和农事官对视一眼,心里很快有了算计。

“不过舅舅也说了”太子装作不经意的说:“这土豆比水稻更容易吸收地里的养分,尤其是良田,但这土豆在荒地里也能生长,所以皇阿玛,要是推广的话先不占用良田,毕竟水稻还等着呢,土豆就用开垦的荒地吧!”

康熙听见更容易吸收养分的时候就皱眉头了,不过听到了可以在荒地种植又松开了眉头,“就先在荒地种,你们几个也多让底下的人试试开,今天收的土豆多,多试试也没坏处,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就盲目的开始,先从京城开始推广,你们带人准备指导,回头要是做的好,再往江南那边推。”

“是”户部尚书和农事官赶紧点头应道。

今天这顿算是在所有人心坎上都种下了种子,户部尚书揣着能不能亩产再多点的梦想带着人去实验,康熙则是又再自己的计划书上加了一条“让所有人都吃饱!”

第140章 不对劲

因为亩产提高的事情让户部突如其来变得更忙了。

土豆的生长周期没有那么长,而且在荒地也能种植,因此农事官都想快点弄清它的生长习性,这样也可以做成册子发下去让人指导农民。

所以哪怕康熙一时兴起说立刻推广,其实也做不到立刻。

不过不能及时推广也没什么,现在不是饥荒年代,大家都有的吃,粮草调集也没那么难。

“要是撒点辣椒就更好了”胤祧咬了一口烤熟的土豆嘀嘀咕咕的说着。

“有的吃就不错了”太子没好气的说:“你们可管住嘴别随便说出去。”

“放心吧,太子哥哥”九阿哥拍着胸脯::你还不了解我们,我们的口风最紧了。”

太子表示呵呵。

因为要选良种做下半年种植的种子,所以收上的土豆康熙不打算分给人吃,一部分留着,剩下的全做种子。

好在太子偷偷摸摸拿了一个带着弟弟们烧烤。

“要是红薯这个时候成熟就好了”胤祧说:“我们就可以把它给烤了。”

“我都没吃过呢什么味道啊?”十阿哥好奇的问。

常泰上次带回来的红薯大半都给种下去了,只有小半留着了,太子给十一烤了几个,从此以后他就一直惦记着。

“甜甜的”胤祧眯起了眼睛:“特别甜,而且吃一个就饱饱的。”说着他拍着自己的肚子,最近他勤于锻炼,小肚子小了不少。

十阿哥羡慕了,上次的红薯也没他们的份,和这次的土豆一样,如果不是太子偷偷拿了几个,还是看在十一的份上,他们更没得吃。

“玉米也一样”胤祧赶紧安慰十阿哥。

他们觉得那几个土豆不够塞牙缝,干脆又拿了玉米,鸡头串牛肉串来烤。

别说自己动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十阿哥恨恨的咬了一大口肉下来:“等那个什么红薯熟了,我一定要多吃几个。”

胤祧心虚的跟着附和点头。

太子也是难得放松的陪着弟弟们吃吃东西放松放松。

“大夏天吃烧烤,也没谁了”他忍不住乐了,本来以为小崽子们也嫌,没想到崽子们只要有吃的有玩的就行。

“要是能喝一口冰镇酸梅汤就好了”胤祧瞥了一眼九阿哥。

“是啊,再来一碗冰碗就更合心意了。”九阿哥也装模作样的叹气。

“又吃冰的”太子作势要打他:“上次半夜拉肚子请太医的是谁来着?”

“没有没有”九阿哥谄媚一笑:“随便说说而已。”

太子点点他,觉得还是太舒服了,得给老九找点事做。

没过两天九阿哥的作业莫名其妙的越来越多,忙的都没时间去找十一弟了。

因为在备战,所以今年康熙没打算带妃嫔们去避暑山庄,但大夏天的京城的温度着实有些难受了。

阿哥所里前后放了两个冰盆都没降下什么温度。

看着平时端正的张师傅讲一会就要擦汗,胤祧虽然也满脸通红,但还是没忍住笑了。

“今年这天气怎么比去年热很多,太反常了。”张廷玉有些忧心忡忡。

“许久没下雨了”福僧格也开口了。

这个班就他和胤祧两个人,他一开口,胤祧就转头看向了他。

对啊,好久没下雨了,江南那边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京城周围一圈都十分干燥。

庄稼地都干的快裂开了。

之前因此农作物亩产的高兴心情因为反常的夏天而消失殆尽了。

“最迟再有半个月,要是再不下雨,地里的粮食估计就不太行了。”

户部尚书一整天都没离开过乾清宫,赶在宫门落钥之前离开了紫禁城,脸上的忧愁是夜色都遮盖不住的。

宫里很快又恢复了紧绷的情绪,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是因为更快的天灾。

“这是上天的惩罚啊,就是因为我们开了国门,要到外面打别的国家了,这不是大清应该做的,遭报应了啊!”

不知道哪里的流言蜚语,一瞬间蔓延了整个京城,甚至街上的小孩子都能说出几句怪话来。

三阿哥忙的焦头烂额的,现在也不周报了,开始了日报,管他量够不够,反正思想是要控制住的。

打擂台是吧,你传流言,我就发报纸让说书先生天天说,夜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