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街情缘(90)+番外

作者: 阡陌蓝 阅读记录

茶馆的摆设和离开前一模一样,落地窗被擦得干净明亮,桌椅和柜台上没有一丝灰尘,显然是被精心打扫过了。

墙上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之前茶馆正常营业时大爷们下棋的影像,热闹嘈杂声从扬声器里传出来,但现实的茶馆大堂里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

时隔一个多月,再次踏入茶馆的门,眼前的画面让余念念恍然生出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上到二楼,桌上仍摆着象棋学校小孩们用的棋谱和她从颜喜书画斋要来的少儿字帖,甚至连下了一半的棋局和已经干涸的砚台都保持着原样。

余念念轻轻叹了口气,心里生出对白老的一丝愧疚——按照常理来说,出了事的茶馆理应在她走后重新装修、转租,至少抹去前一任商户留下的痕迹,这样才最符合店铺主人的利益,但白老就这么把一切维持着原样,不知是相信她一定会回来,还是在默默地为她守护住一些什么。

走在通向三楼的楼梯上,余念念突然反应过来,今天的摄影展至今只有她一个人,不知是她到得太早,还是有人刻意安排。

但很快,她的目光便被正对着楼梯间的一副巨大照片吸引了。

照片里看到的摄影展海报被换成了她的巨幅背影照,微曲的长发任性地占据画面中心大大一块篇幅,随风拂动的发丝清晰可见,在那背影注视的方向,落日向天空和地平线平等地洒下一片金黄,勾勒出让人一看就心生暖意的老街剪影。

余念念的眼眶在一瞬间发烫,她想起了这张照片的诞生,想起了这一切发生的起点,想起了银杏树下和村长的第一场谈话,想起她开老街茶馆的初心。

——要爱上一座城市,就先爱上这座城市的一个角落,爱上这个角落的某些人。

她找到了这个角落,爱上了老街,也因此在崇安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找到了归属感。过去的一个月,她以为自己彻底丢失了这份爱,但此时此刻,喧嚣褪去,她又一次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她还爱这里,她舍不得这里。

这张照片之后,许多张照片左右交错着,在天台上形成了一条蜿蜒的回廊。

她顺着回廊走过去,看到无数个老街。

晴天的,雨天的,雾汽弥漫的,大雪纷飞的……

春夏秋冬的,节日里热闹喜庆的,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

晨光里的,白日烟火气的,日落低垂的,夜深人静的……

手写公告栏,老街茶馆,老孙早点铺,和李婶家一样的普通人家,挂着老旧招牌的老潘照相馆,书卷气十足的颜喜书画斋,居委会的小白楼,厚重而气派的安福楼……

最后,猝不及防地结束在一座低矮的建筑前。

陈帆家的老屋门前和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盛开的鲜花,将这座原本老旧的平房装点得像一个童话小屋。旧砖石砌成的院墙上,绿植长长的枝条垂下来,相互交错,盎然绿意覆盖了半面墙。

余念念定定地看着那座房子,脑中浮现起那个在老街待了一辈子的女人的脸,生前总是那么瑟缩,走得却那么决绝。现在,她的儿子虽晚熟却勇敢地出门流浪去了,老街街坊送来的这些鲜花和绿意应该能陪伴和抚慰她的心吧。

正入神地想着,脚步声传来,白砚缓缓从照片后走出来,眼珠不错地看着她。

一瞬间,时间像是静止了,余念念与他对视着,置身在这个从开头到结尾都明显为她专门设计过的所谓“告别老街”却除了她以外没有第二个人的摄影展之中,与他长久地对视着,却说不出话。

通向天台的楼道里,白家的两个男人隐藏在视线死角处,从门缝里偷偷打量着天台上白家的第三个男人。

“爸,能看清么?我这个角度看不到儿媳妇,急死我了!”白父焦急万分。

“深情对望着呢,你急啥?”白老于不甚沉稳的动作之中努力维持着语调的沉稳。

白父将头伸得更长,恨不得伸上楼梯去:“爸,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的照片,这么高规格的私人摄影展,我可真是一掷千金呐!怎么样,儿媳妇感不感动?”

两人正鬼鬼祟祟你拉我扯着,一道刚正清直的身影从他们身边经过,轻飘飘地扫了他们一眼,眼神里透露出明显的不理解也不尊重,径直朝楼上走去。

“哎我说老常你那是什么眼神?!”白老一下子直起身子,跟着常主任走了上去,白父在最后跟着,不敢多言。

楼上两人的对视被打断,各自低垂下头,有些慌乱地整理着表情。

“小余,你回来啦!”常主任的态度跟刚刚七百二十度大转弯,语调饱含深情,手伸出去,又迟疑地停在半空中,像是不确定会不会被接受。

余念念眼中发烫,一手挽住常主任,一手挽住白老,笑着道:“常主任,白爷爷,我回来了。”

“哎!”

“好!”

两个老人齐声应道,都是长长地舒了口气,面上露出欣喜万分的笑意。

余念念眼神瞄到白老身后站着的中年男人,问:“这位是?”

男人嘴角扬起标准的微笑,整理了一下衣领,往前踏了一步,手微微举起,正要开口,被白老一把扯回身后:“哦,这是这次摄影展的赞助商,不是很重要,下次再单独介绍给你认识,现在呢,常主任有话对你说,去吧,去二楼好好聊!”

余念念有些狐疑地又看了眼那位双目圆睁的“赞助商”,跟着常主任下了楼。

“爸!我只是赞助商么?您怎么不跟儿媳妇介绍我!”白父极为不满地小声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