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没看你(38)
邵蔻在屋内拉开窗帘,一道道雨水从玻璃上滑落,她萌生出想回家的念头。
这座城市陌生,让她分外想家,更想念梁泷。
想念一个见不到面的人,心情就像不断被漫天雨水冲刷的透明玻璃,被淹没,她快要窒息。
后面几天去宏村玩,看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住宅房沿着水塘错落有致地分散开。马头墙设计别致,她记得初中地理课上讲过这样的建筑是为了防火防潮。
村落古朴典雅,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的好似静谧的古卷,远离尘嚣,一路走来能感受到历史长河直击心灵的厚重与肃穆。
邵蔻喜欢这个地方,沿着青石路走进长窄的巷子,水塘泛着浮光掠影的金色,蓝蓝的天空衬得小村干净澄明。
自驾途径合肥,她们住了一晚,晚上出门散步,附近的商业街在举办活动,是青少年无人机爱好者的比赛。
旁边架起舞台,还有街舞表演,大家都去看跳舞,很少有人对张牙舞爪飞升的机器感兴趣。
那群参赛者穿着统一的黑色短袖,胸前印着某社的标志。邵蔻瞥去,正好看到一个年纪相仿的男生,他操控着无人机,没有转过身来。
她盯着他的背影发呆,脚步也停下了。
他与梁泷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那头短发,个子比梁泷矮些,盯着对方久了,他有所察觉,回身朝她看。
面对面难免尴尬,邵蔻避开目光,走了两步又回头,再看到他眼熟的背影,心里还是一咯噔。
晃过神才想起来,这里是安徽。
旅行回去,邵言没玩够,童鸢开导:“等高考完你们就有大把时间旅游,大学有学生证票价还优惠呢。”
邵言是乐天派,这么一听就陷入对高考后的期待中。
邵蔻午休醒来躺在床上,听到她们一言一语,脑子发晕还没睡醒,正值夏天最热几天,邵言端来两杯冰豆汤,她喝一口,凉丝丝的糖水沁人心脾。
邵言缠着童鸢问高三的生活:“是不是每天都要考试,考试有用嘛,那卷子能讲完吗,还有那些排名贴都贴不完吧?唉——发愁。”
邵蔻喝完冰豆汤,端着空杯子发呆,叹声叹气地倒回床上。她无法去想回到学校看到那间空了的教室,失去了迈入高三楼层的动力和勇气。
他毕业了,离开学校,要去哪里才能见到?
她眼眶温热,遮住眼睛,泪花缠转,悲伤要溢出来。
邵蔻眼圈通红,窗帘被掀起,离别的情绪和夏天的热风一同扑面,邵言吓了一跳,只当她是对高三和高考的恐惧。
“姐,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就一个高考,别那么紧张。”
邵蔻躺在床上,一行清泪从左眼流入右眼,敏感脆弱的感官,支离破碎。
“小姨,我不想考试了,这三年好长好长,我有努力学,可是总分怎么就是提不上来。”
这一刻,她崩溃大哭,要把泪流干。
“只是一次没考好,又不是高考,小蔻,别给自己太多压力,事情没有发生,谁也不知道结果。”
“只有最后一年,我的分数不够……差的太远了。”
多愁善感的十七岁,为成绩、排名、理想和一个少年难过。身体里好像有个缺口,不断抽走力量,哭到两手发麻,虚脱了力,撑在席子上,无助发抖。
“小蔻,你太紧张了,这样会让你自己很累。最后一年,很快,过去就好了。”
邵蔻又恨又痛,她面对的是高考的压力和失去了一个人。
高考是座山,要想过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么艰难;辛辛苦苦翻过高山,如果他不在,她心如刀割。
嗓子干枯,流不完的泪,痛心疾首,原来喜欢一个人是有代价的。
他去哪里了?去哪里了!她再也见不到了。
一把火蹿进心里,余焰狂妄复燃,油煎火燎,她隐忍不言,五内在热汤滤了千百遍。
高考有期限,可想念没有。窗外蓝天和白耀的光,像刀子扎进眼里。
一个夏天的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
第18章 蜃景
八月十号, 学校里准高三生在补课,一轮复习就要结束,第一次全市模考在国庆前后。
九月份正式搬到高三教室, 付文君从各方面考虑:“楼上安静,提早搬过去能让你们感受氛围,上一届的前几天返校, 东西比较多,等打扫完我们就到楼上去。”
补习期间不上早晚自习,下午上完四节课就能走, 且没有值日周, 一打铃老师都不拖堂, 和学生们一同离校。
班里清空, 同学走完,邵蔻和许易来到顶楼。
所有的教室都没锁门, 为了庆祝高考顺利结束,走廊上还挂着祝福语的横幅,几天前邵蔻在安徽玩,错过了梁泷回校拍毕业照。
教室里窗子关着, 里面闷热, 灰尘的味道游窜。
四月初,她溜上来偷看过他——视界中,老师在讲台上热情激昂,整个班级, 所有同学,都消失不见。梁泷坐在最后一排外面的位置,枕着手臂半趴在桌上,手里握着笔杆, 看着有点困倦。
她终于走进这间教室,坐在他的座位。
老式桌椅,木头纹路残旧,笔痕和刀痕纵横交错,面上覆着的细灰悄悄地和过去的四个月作别。
一根普普通通白色笔杆黑色中性笔躺在梁泷的桌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