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白捡娇夫郎(155)
味道意外的不错,糖葡萄还是甜中有一点酸,很好吃。
傅言深又买了许多吃食,都一并分给孩子们吃了。
对孩子们来说,没有比跟希哥哥们逛街更开心的事情了。
小孩子玩的可疯了,整天在村里县城里乱逛乱跑,他们的父母在地里干活很晚才回来。
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在这里的安全。
准备回去的时候,一个通知一个,大家一伙就回去了。
路上同行的人渐渐变少,走到路口的时候跟李大妹他们分开,就只剩下四个人了。
到了榕树下,闵希道:“奇了怪了,那套红衣裳跟鞋子怎么就没有了?”
傅言深轻咳一声,道:“是呀,好奇怪!”
闵希眨眨眼睛,看看夫君原本胀胀鼓鼓的包裹此刻已经松瘪下来,忍不住笑了笑。
中元节眨眼过去了,翌日清晨,大家一大早就聚到了正屋那边。
闵希起得早,带大家认了些字,对姑娘们遇到的问题,稍作回答就开始带着不学刺绣的孩子们准备伐木造纸。
带着一群孩子到路边砍甘蔗,已经跟人说好了,整遍田甘蔗都买下。
黄皮甘蔗小小一棵,皮特别硬,但是很甜。
闵希之前有看到人做腐竹的,就是将豆子磨成浆,然后煮之,上面结膜,取之晾干便是腐竹。
那腐竹皱皱巴巴的,造纸肯定不能直接捞起来晾干。
他们可做纱网装纸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将甘蔗搬回去,大家都放下手中活计,开始啃甘蔗。
这边物产丰富,糖虽贵,普通人不怎么能吃到,但甘蔗是不少吃的,特别是小孩子们,一个个“牙尖嘴利”啃甘蔗啃的贼快。
大家松闲下来聊天,一片欢声笑语,多希望能将纸做好。
甘蔗皮就不要了,用去当柴火,蔗渣留下放在一堆,到时开始造纸。
如何将甘蔗渣磨成浆,这一点闵希就费尽了心思,放水到石磨里面磨,把石磨都堵住了,也没磨出来。
傅言深到书店翻阅古籍,完全没有!
或许是他们这里太偏僻,又或许是技术太值钱了,根本没人将自己的技术分享出去。
他们甚至往甘蔗渣里放入鸡蛋清搅拌。
往里面倒油盐酱醋。
往里面丢菜,丢水果,丢柠檬,丢辣椒。
甚至丢喝剩的茶叶。
他们已经进化到可以泡茶叶喝了,很有些小钱。
将甘蔗渣不断的捶打成酱,又将它们放在沸水里面煮。
……
折腾了许久,那是备受折磨的甘蔗渣!
什么东西都丢进去了,吃的、不能吃的,最后还丢了用过的石灰粉。
大家啃甘蔗啃得嘴都要歪了。
大人们已经不行,还有小孩子在**。
过了几天,闵希终于将几张粗糙的纸晒出来了,颜色却不甚乐观,脏兮兮的。
大家都十分开心,终于造出来了!
因为往里面加的东西太多了,闵希道:“从今日开始,我们一样一样试,看到底是哪一个东西起了作用!”
于是大家分工合作,连手中的针绣活都不做了。
有人领了黄瓜,有人领了茄子,有人领了西红柿,有人领了石灰石,有人领了竹子……
还有喝剩的茶叶等等,之前丢进过去的东西全部分开来试验。
之前加的东西太杂,这一次他们加大了剂量。
不过那些贵的东西还是被闵希划掉了,比如说鸡蛋清、油盐酱醋,这都有些太贵了。
大家分工合作,其力断金,没多久结果出来了。
有蔬菜也有水果、石灰石与茶叶都可以将甘蔗渣软化成浆制成纸。
这时候做出来的是黄色的纸,等中元节那天洒在路上的元宝纸差不多,又黄又粗糙!
这个先不提,唯一一点是嘴啃甘蔗,实在是太费嘴了。
才不过几日,小孩也扛不住了,一看到这甘蔗就直摇头。
他们甚至搬到县城里便宜卖,一文钱一家人任吃任挑,但是要他们直接在那里吃完,不可以带回去。
大人啃了一根嘴就累了,张着嘴在那里怀疑人生。
“甜是甜,但实在是太硬了呀!”
老人直接啃不动。
闵希只能另寻他法,比如像磨磨一样,再定一套专门用来磨甘蔗的工具。
不但要磨出甘蔗渣,还要磨出甘蔗的汁,甘蔗的汁水才是最有作用的。
他们能够研究出如何制糖,特别是制白糖,那就最好不过了。
想到这里,闵希就很兴奋,他好想现在就来熬一下糖。
将甘蔗的水全部熬干,不信成不了糖!
但是他们还没有磨来磨甘蔗,只能自己抬起磨盘将甘蔗压扁,甘蔗汁顺着磨槽流下来,如此沉重的磨,还不能完全将甘蔗压扁,还需要再锤几下,不过再锤的话,磨盘都要裂掉。
实在太麻烦了,傅言深索性自己用刀背来将甘蔗的汁水砍出来。
这也不能完全砍干净。
又扭住甘蔗的两头像扭衣服那样将里面的汁水挤出来。
忙碌了一天,终于得到了小半桶的甘蔗汁,人都累得半死。
将它用布过滤掉甘蔗渣,连续过滤了好几次。
开始烧锅熬汁,水去了大半后不断的翻炒,手都发麻了,大家轮流上,又熬到了半夜。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甜味,谁闻到过如此好吃的味道,从来没有!
大家都舍不得走,眼睁睁的看着。
正房堂屋里,灯火通明,大家还在刺绣。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快来看啊,快熬干了!”
不但是熬干了,都已经有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