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后小傻子被宠入怀(35)+番外
宋怀夕从一众好吃的中抬起头,看着中央的赵景铄。
那日绮梦楼他还记得他,是坏人!
指着他扭头问赵昉烨说:“那个坏人在干什么?他也要跳舞吗?”
大殿上的歌姬都不见了,只剩下赵景铄跪在中央。宋怀夕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满脸疑惑。
听着他的发问,赵昉烨撑不住笑了:“怀夕说的不错,跳梁小丑罢了。”
“啊?什么好丑?他很丑吗?”
宋怀夕更听不懂了。
摸摸他的耳垂,赵昉烨给他夹了块如意云酥:“不必理会他,不是喜欢面食吗?皇宫里也就厨子还不错,尝尝。”
“好!”将云酥塞进嘴里慢慢咀嚼,宋怀夕舒服的眯起眼睛。
真好吃,赵昉烨还记得他爱吃面食。
大殿上,赵景铄慷慨陈词:“父皇,今日除夕。我们享受着美酒佳肴,而千里之外的西北百姓却苦不堪言啊。”
此话一出,众大臣纷纷议论起来。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西北来了?
“西北是宁王的封地.....”
“是啊,这和太子有什么关系.....”
皇帝的脸色明显凝重起来,目光沉沉的看向底下的太子:“太子此话何意?”
太子见时机成熟,从怀中拿出一叠书信对着皇帝和一众朝臣激动的说。
“父皇,宁王赵昉烨在西北割据一方。豢养军士招兵买马,一个藩王竟然拥有数万兵马。这将天子威严置于何地?”
“更让人痛心的是宁王为了养这些士兵对百姓强征赋税。百姓民不聊生。”
说完,他将书信交给皇帝身边的掌事太监:“这是当地百姓的陈词,请父皇过目。还望父皇收回宁王的兵权,严惩宁王还当地老百姓一个公道!”
皇帝接过匆匆扫了几眼,一张张纸上写尽了民间疾苦。
但皇帝对百姓过着什么日子不关心,他甚至有些高兴。
高兴终于有借口能将赵昉烨手中的兵权收回来。若不是当初需要他带兵抵御外敌,他不会放任赵昉烨拥兵自重。
即使将他召回京城,他心里还是不踏实。
唯有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他才安心。
将手上的书信扔在地上,皇帝龙颜大怒一拍桌案:“宁王!你还有什么可辩驳的?”
大臣们也对他的行径感到吃惊,纷纷看向赵昉烨。
靠在椅子上,面对皇帝的质问。赵昉烨丝毫不畏惧,眼中带着讽刺。
整个皇庭何其虚伪。
赵景铄最看不得他这副毫不在乎的狂妄样子,上前怒斥道:“大胆!父皇在问你话!藐视天威,你这是要造反吗?”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一时间大殿中的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宋怀夕被这架势给吓到了,手上一抖糕点落到地上也顾不得。
紧紧拉着赵昉烨的手,嬷嬷说的不错真的有人要欺负赵昉烨。
在桌子底下,赵昉烨轻轻拍了拍他拉着自己的手笑了一下以示安抚。
赵昉烨站起身掠过赵景铄,目光直直看向皇帝。
语气漠然:“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陛下不就是想找个由头收走兵权吗?”
被戳中心思的皇帝也气急败坏起来。
猛地拿起桌上的酒杯砸向他,厉声道:“放肆!”
一众大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
酒杯在他脚下碎裂,赵昉烨抚了抚被酒水沾湿的衣摆,望着皇帝脸上毫无波澜。
此时几个太子一党的老臣也开始出来帮腔:“宁王这般狂悖,还请陛下即刻收回宁王的兵权。”
“臣附议!宁王拥兵自重,恐对社稷不利....”
“宁王性子狂妄,以下犯上。拥兵自重无视百姓疾苦,难道是有造反的心思?”
几个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一顶接一顶的帽子扣在赵昉烨的头上。
生怕他还能翻身。
见此情景,太子和萧贵妃眼中尽是喜色,露出胜券在握的神情。没有了兵权他倒要看看赵昉烨还有什么能耐能和他争。
自己消除父皇的心头大患,父皇只会更加信任自己。
而丞相望着大殿上站着的赵昉烨,脸色如常。慢悠悠的喝着酒水。
和丞相一派的大臣见他这般闲适也跟着安定下来。
倒是坐得比较远的宋尚书有些着急。王爷要是有难,那怀夕必然没有好日子过啊。
况且,他觉得宁王不像是会做出奴役百姓的事。
虽然他身在尚书一职,却没什么实权。因此也没有站队。此刻就算有站队之嫌他还是站起身坚定的走到大殿上跪下。
“陛下,宁王收复西北抵御外敌。是我朝的肱骨之臣,纵然有错也可能是无奈之举。几封不知来源的书信实在不宜妄下定论。”
第28章
听见宋大人的话,赵昉烨侧目望着跪在地上的人有些讶异。
没想到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之,下第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竟然是在朝中毫无权势的宋尚书。
大殿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看着赵昉烨站在大殿上,又看见宋子艮跪在地上。
宋怀夕急得不行,心中不安。眼眶微红颤声喊了一句。
“爹爹....”
声音不大,却足够在场所有的人听见。
太子闻声,不怀好意的打量着宋怀夕那张漂亮的脸蛋。
踱步到宋尚书面前,出言讽刺:“呦!宋尚书才将儿子嫁进宁王府多久?就开始偏袒宁王了?”
太子的话无疑是将宋子艮直接划分到宁王一派,加上皇帝本来就有想收归兵权的意思。
宋子艮现在出头,只能是让皇帝厌恶,并不能帮到宁王半分还将自己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