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偶像小娇妻(95)
比如替他们去和景国交涉……
未曾想侯嘉宸什么要求没提,反而将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军队奉上。
楚燃无法不怀疑他的用心,将兵符推回去:“舅舅当年南下是逢父皇之命,如今楚国已亡,将士还在,全凭你费心,我如今回来也不是为了权势,还望舅舅莫要误会。”
“我莫要误会?”
听他这么说,侯嘉宸怒气顿生,一把攥住他的领口,“我看是你小子是觉得舅舅在试探你吧?是不是觉得你收下兵符,我定会想办法处置你?”
楚燃挣开他的手,整好领口,从容道:“我相信舅舅不会伤及我性命。”
“但你不信我会全力护你。”
楚燃不否认。
侯嘉宸原本就看不惯他,现如今他突然回来,他怎么会全力护他。
他的沉默,彻底激怒了侯嘉宸:“臭小子,早知道你是这么个没良心的人,当初我定要劝姐姐不要生下你。”
一提侯嘉音,楚燃伤心难免。
若是能重来,他也希望母妃不要生下他,这样他也不会一生都背负着对她的愧疚。
他眼里突然涌现的悲伤,触动了侯嘉宸的心。知道他定然是在为姐姐难过,气莫名消了些。
他其实不怨李定安。
姐姐离世的时候,他去看过他。至今仍记得刚出生的李定安有多小,比他手掌也大不了多少。
记得那时,他正因姐姐的离世而悲伤,见姐姐面无血色地躺在棺椁里,便想替去看看这个姐姐拼命也要保下孩子是何模样。
没想到尚在襁褓里的李定安,眉眼便英气逼人,和侯嘉音一般无二,他越看越喜欢。
后来李定安一点点长大,眉眼出落得愈发像姐姐,不过性子却随了宣帝。
阴柔,寡言。
小小年纪便行事老成,不见半点少年人的童真。
每次看到他老气横秋的样子就来气。想惹恼他,让他露几分孩子气。
可李定安从未恼过。
每次都会一本正经地跟他讲道理,次次都讲到让他无法反驳,显得他多无理取闹一样,让他更是恨得牙痒痒,恨不能将这个臭小子打一顿。
可能因为总是不欢而散,随着李定安长大,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后来老国公离世,宣帝登基,李定安成为太子,他们更是生疏得像普通君臣。
这样的关系一直维系到李定安九岁那年。那是他第一次主动前来寻他,喊他舅舅,让他帮帮他。
弄清李定安的意图,他果断拒绝。任何事他都可以帮,看这唯一的外甥用性命去换他们这些人苟活的事,他办不到。
不欢而散后,宣帝又来找他。
说李定安性子拗,若让他苟活,他定是不愿意。
宣帝承诺他届时一定会保住李定安的性命,他这才带兵南下。
未曾想这一别竟是十年。
这十年他没有一天不自责。
怨他当初太相信宣帝,没有多留下些人手看护,以至于姐姐用命保下的孩子流落在外,生死不明。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将人盼回来,没想到竟对他误会这么深。
侯嘉宸心里又气又痛。
不愿再让他误会下去,压了压火气,没好气地问:“舅舅承认很多人为那至高的位置,杀兄弑父,手足相残,争得头破血流。”
“我不是这个意思。”楚燃想解释。
侯嘉宸不留情面地打断:“是,你不是这个意思,毕竟你信我定不会杀你。”
这话,越说越扎心。
侯嘉宸忍不住叹气:“殿下,枉你熟读经史,你看自古以来有哪个舅舅夺了外甥的江山?”
楚燃细想,确实没有哪本史书记载舅舅夺位。
自古以来,皇子夺权最大的依仗便是母家,倒是有无数舅舅帮外甥逼宫失败,最终落了个乱臣贼子的名头。
楚燃歉意躬身:“是我误会舅舅了。”
“别说这些客套话。”
侯嘉宸把兵符丢给他,“自己的兵,以后自己带。”
兵符上尚残留着侯嘉宸的体温,这样的温度就像这侯嘉宸此刻的话一样,是他从未感受过的温暖。
不愿再疑心他们之间的嫌隙,楚燃将兵符重新递还给他:“既然舅舅说会全力护我,那辛苦舅舅再帮帮我。”
看他态度转变,神色不如最初的防备,侯嘉宸心里舒坦不少。
深知两国之事迫在眉睫,现在不是分你我的时候,侯嘉宸没再客套,收起兵符,将他引进营帐,直言道:“殿下回岭南的事,我昨日便已经派人大肆宣扬出去,相信用不了几天,我楚国太子归朝的事便会尽人皆知,届时景国必定会做出反应,殿下别想再丢下我们躲清净。”
“我没想躲。”
他回来是为了替楚南夕治病不假,但南行这一路,真正了解楚国和景国的现状后,他想再为百姓做点什么。
和侯嘉宸将多年误会解开,心里压着的大石头被移开,楚燃对所谋之事更有把握。
没再藏私,坦言相告:“不瞒舅舅,我回来真不打算夺权,但我也不想再见楚国百姓被欺辱至此。”他手指桌上的沙盘,“我打算拿下分城,让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景国境地。”
“拿下分城?”
侯嘉宸震惊道,“殿下你也看到了,分城南面环山,除却两个关隘,皆被群山环绕,地势特殊,景国又派大量精兵把守,想要拿下这座城池,并非易事,即便强攻进去,我们的兵将必将折损严重,届时景国援兵一到,还是守不住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