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缚春恩(32)CP

作者: 莲卿 阅读记录

许是第一面就这般狼狈,钟云鹤连始终胀红着脸,听到谢暄问他,忙道,“是……是在下。”

说完,似乎又想起来什么,磕磕巴巴地说了几句奉承的空话,“在下,在下一直没敢叨扰殿下,未曾拜见,还请,还请殿下见谅。”

“殿下您快让他平身吧。”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家的三公子杜怀川,“如雪一紧张说话就不利索,见着您就更是钳口结舌了。”

谢暄嘿嘿一笑,这里数他年岁最小,却是最尊贵的,其余几个忙依次向后调了座位,将他奉上了主位。

霍应章是主家,自然与其他几人极为隐晦地说傅行简也在,惹了谢暄不快,这才来他们这儿的。

那几个马上了然,忙站起给谢暄碰上一杯道,“自打殿下成婚,咱都多久没一起喝过酒了,酒中没有烦心事,今天咱们一定陪殿下喝个痛快!”

四起的附和声中,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什么意思?”众人顿时声歇,都看向了钟云鹤,只见他目露茫然地问道,“那个他也来了,他是谁啊?”

霍应章脸色微沉,“殿下的事少打听。”

“啊!对,对不起。”钟云鹤紧张地站起来,手捏这衣角,越着急就越是磕巴起来,“在下……在下……”

“罢了罢了。”谢暄抬抬手,不以为意道,“不知者不怪。”

钟云鹤感激地谢过,这才敢坐下,只是后面始终低着头不自在地捏着面前的杯子,看起来无所适从。

真不像武宁侯的儿子。

武宁侯身坚如铁,声若洪钟,曾一把将年幼的谢暄举过头顶,当场吓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可钟云鹤却肤白若雪,长相清秀,据说是先天不足,武宁侯宝贝似的养在侯府里,结果到头来还是不得不送做质子。

可见生在这将相王侯之家同样是概不由己,到不若一介平民来得自在。

上辈子时谢暄对钟云鹤没什么感觉,可如今一见却心生感触,多了份怜悯之意。其余几人暗下相觑,忽而沉默,不明白平日里会生气的谢暄,怎么反而对钟云鹤有了相护之意。

门笃笃响了两声,霍应章以眼神询问了谢暄后,这才高声道,“进来。”

随着门开,一股有别于天阙楼中酒菜气味的清香扑面而来,谢暄看着面带媚笑,鱼贯而入的八个小唱顿时有些发懵,忽然记起了自己今天到底是来干嘛的。

八人里有一个抱着琵琶,一个握着笛子,其余六人原本是霍应章他们一人一个,可如今多了个谢暄,霍应章便指着那个握笛子的问道,“叫什么?”

“回公子,奴婢玉桥。”

“你过来伺候本公子。”说着,霍应章笑着低声对身边的谢暄道,“没料到小皇叔来,我原本那个你就用着,特别会伺候人。”

谢暄却好似没听到一般盯着玉桥,霍应章左右看看,了然一笑,拉着玉桥塞到了谢暄旁边,“这位是潞王殿下,好生伺候着。”

玉桥原本怯怯,听到谢暄名号明显一怔,迅速抬头看了一眼,又赶紧唯唯诺诺地垂下了头。

“玉桥……”谢暄似乎回过神来,“这个名字本王甚是喜欢。”

没想到竟这般顺利,谢暄嘴角扬起一抹微笑,傅行简你就等着刮目相看吧。

第25章

碧云阁中推杯换盏,笑语不歇。

谢暄原还记得不可多喝,但他有大半年不曾与这些人饮酒作乐,他们又怎肯放过,不一会儿七八杯酒就下了肚。

谢暄腹中空空灌下几杯,不免醺然,他指指眼前的酱牛肉,玉桥愣了下才夹起一筷子送到他嘴里,动作有些拙笨。

也幸好身边是刚入行不久的玉桥,若真是霍二那个,恐怕已醉了。

谢暄瞟了眼玉桥挂在腰带上的笛子,笛身上缀着的一枚小小的香囊映入眼帘,他心头一震,“这笛子是你的?”

“是奴婢的。”应是头回遇着身份如此贵重的客人,玉桥声音发紧,一直透着仓惶,“殿下若想听奴婢就与玉叶和上一曲,为爷们助兴。”

玉叶指的就是弹奏琵琶的那位,霍应章听见了,颇有兴趣道,“本来小侄嫌这个太嫩,但鸨母说他笛艺了得,小皇叔要是舍得就让他吹上一曲。”

“怎么不舍得。”谢暄笑着将玉桥推起来,“来个拿手的。”

离了宴桌,玉桥的眉眼明显松了些,他与玉叶低声商量几句,起身竹笛横于唇上,微微吸气后,一个悠扬的调子乍起,如一截轻纱翻飞轻拂过脸颊,待回神却已不知踪影。

调笑声戛然而止,这静默的瞬间琵琶骤起,玉桥垂眸细细辩听着,再次将竹笛靠近,轻启了唇。

饶是这些公子哥见多识广,这一瞬也被玉桥的笛声所震撼,忘了作乐。谢暄虽也微震,可他心里却为那个笛子而纷乱,根本无暇欣赏乐曲。

那枚香囊上所绣纹饰与江由木簪上的一模一样!

而这个玉桥又知道多少事?

待耳边响起叫好声,谢暄才恍过神来,原是一曲已毕。

“你这笛子是跟谁学的,这样的年纪竟比教坊司那些人吹得还好。”霍应章十分好奇,其他人也纷纷侧耳。

“奴婢的阿翁名叫崔玦。”

崔玦这名字一出,在座几人心头俱是一震。

“崔玦?”一直默不作声钟云鹤忽然出声,“是那个催笛声声入杀阵,直捣狼烟取胡首的崔玦?”

玉桥眼神微黯,颔首道,“回公子,正是。”

崔玦生平是个如传奇般的存在。

他原本在当时的镇国将军麾下从军,一次操练间歇兴起吹奏了一曲,竟恰好被巡营的皇帝听到,一时惊为仙乐,当日便从兵营被调入了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