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人嫌证道后[穿书](159)

白蝶即便是被白沐扶着,却还是陡然趔趄一下。

这也是她和白严的想法。

他们也都认为,证道无情后的白沐要比曾经的白沐好。

因为觉得白沐变得更好了,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没有他们带去的磨难,白沐不可能成长得如此出色,所以他们对白沐所遭遇的一切心安得,所以他们在面对白沐时毫无愧疚心。

毕竟如果不是他们,白沐又怎么可能变成现在这副人人尊敬的样子?

可现在白沐这个当事人却对她说,“但我并没有觉得我变好。”

黑发黑眸的少年眼睫微垂,这个动作让他变得更孱弱了,他眼帘处被印下的阴影,更是给人一种他在哀伤的失落感。

“如果……”

白沐顿了一下,他并没有说如果后的具体内容,但白蝶就是指尖猛地一颤。

“我希望我一直都是曾经的性格。”白沐在对白蝶说话的时候,更像是在跟曾经的自己说,“那才是我曾经最想成为的人。”

白沐的声音很轻,他在没有了之前的冷漠后,总是显得羸弱又需要保护。

可白蝶就是觉得字字诛心。

“可惜,这种性格让我没有办法承受住所遭受的痛苦和恶意。”黑发少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又变成诉说事实的平淡了。

“我原本以为我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我不够坚定。”如果他能熬住这些痛苦恶意,如果他熬得能再久一点,他或许现在还能是原本的样子。

现在变得无悲无喜的他,更像是某种逃避后的自我防御。

“但现在,我发现,我会变成这样,是因为我缺了保护。”

白沐的声音还是很轻,不含任何锋锐和攻击性,可白蝶就是觉得就如平地惊雷般震得他手脚温度持续消退。

——没有你们,我也能照顾好自己。

这是她把白沐送进村落里,看到白沐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却不主动开口和她说话,指责白沐是白眼狼时,白沐回应她的话。

当时的白蝶被气得不轻,现在的她才意识到,这短短几个字其实包含着白沐曾经所有悲痛的过去。

它就是曾经的白沐一直努力做的事情。

白沐一直在艰难又笃定自己可以地,努力照顾着自己。

恍恍惚惚间,白蝶又想到了她帮白沐衣衫发型,将他打扮得漂漂亮亮,成功引得其他小朋友主动和白沐玩耍时,白沐眼中泛起涟漪的模样。

——原来真的会不一样。

原来有人照顾,和自己摸爬滚打真的完全不一样。

“你们告诉我,原来我本来是应该得到保护的。”只要受到些保护,那些恶意就不会让他伤到如此地步,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到无法忍受。

白蝶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句句刺骨。

不是白沐不够坚定,是他从始至终就没有得到丝毫保护,他没有办法攫取任何力量。

——我们又不是他的什么人,只有他父母有义务照顾他好不好。

——真的是,他们就是在欺负白沐无父无母。

曾经从白蝶自己嘴里说的话,如巨石般压得她完全喘不过气来,每一个字都仿佛悬崖上即将断裂的绳索般揪得人惴惴惊惶。

白蝶和白严没有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做,但那确实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我变成这样并不是我的错。”如果他生活在正常的家庭,遇到正常的父母,过着正常人该过的人生,他还是会像自己曾经期待的一样明媚灿烂。

“从您喜欢的模样变成您讨厌的模样也并不是我的错。”

这话简直字字戳心。

白蝶面上的血色越来越少,但最让她瞳孔骤然一缩的,还是眼前的白沐在说完这句话后,脸上笑容一点一点地消失。

刚刚的鲜活灵动,仿佛只是人的幻觉,白沐又变回了那副无波无澜的样子。

逆生珠幻境彻底破灭的那一刻,白蝶看着眉眼再度清冷疏远的白沐,清楚地意识到,白沐刚刚的模样不过是学着曾经的自己演出来的。

是一种对过往自己的永久释然和道别。

就像这消失的幻境一样,一切皆是已经发生的过去,无法逆转,覆水难收。

*

重新回到白家的那一刻,白蝶甚至都顾不得感知周围的变化,也顾不得周围人瞬间惊疑讶异的表情,她就像溺水的人一样,大口大口喘着气。

但身体的生本能很快就被惊慌失措的情绪压制,白蝶根本没有会自己这副狼狈的姿态,她仓皇地看向再度出现在眼前的白沐。

黑发黑眸的少年安静地站在原地,好像对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无法伤害到他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能意识到,这是他受尽痛苦后的惨烈结局。

白蝶颤着手,就像在幻境中试图抓住白沐一样,在现实中也朝白沐伸去。白家并没有刚刚幻境中的地动天摇,白沐也不是会阻止她行动的性格,这次即便不需要白沐帮助,白蝶也成功重新扶上了白沐的肩膀。

“……对不起。”

这句话从嘴里冒出来的时候,白蝶自己都震了一下。喉咙像是被卡住了一样,白蝶忽然说不出剩下的字了。

相似的字眼又让她想到幻境中,她说自己不会跟白沐道歉时,白沐那对她毫无期望的态度和那句平淡的我知道。

心脏骤然高悬,白蝶的脸上出现了恐慌。

特别是——

白沐再度善解人意地听懂了她所有未说完的话,并开口后。

“我之前确实很不解,你们为什么会那样轻易地抛弃我,为什么笃定我会因为灵根的事情心生怨恨,会因此伤害嫉妒白越,将整个白家闹得鸡犬不宁。我之前一直觉得,你们这种在事情还没发森*晚*整*生前就给我定罪批判我的行为,对我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