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绑定游戏,快乐种地(340)+番外

作者: 古木架 阅读记录

叶舒见此,郁闷了下。

不过转念一想,能有个免费的劳动力也不错,就这样吧!

转头继续忙工厂的事情去了。

一阵忙碌的秋收过后,地里粮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先前大家从叶舒这里购买种苗种下的各种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

她按照之前的计划收购过来,扣除成本后,家家都赚了一笔钱。

于是,原本还只是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人,个个心中火热地还要接着种,还要扩大规模种。

叶舒对这个发展也很乐意。

不过,有些人想下一季也继续赊账买种子的,叶舒就不乐意了。

先前说得好好的,方便只有一回,这次成本要自己承担。所以都无情拒绝了。

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收上来了不少货物。

工厂仓库堆得满满的,盘点一番,都是生产原材料啊。

按照产品种类,比如大豆、花生、葵花籽、油菜这些榨油的,算是一条线,做鲜花饼一条线,做果酱一条线……看起来多,其实很简单,一目了然。烘干机、泡菜缸也搬了进来。

此前陆续得到的生产设备,总算都集中到一起,有了专门的生产区。

而秋收后闲下来的村民,正好可以进厂工作。

目前工厂规模还不算大,需要百十个工人而已,叶舒招人还是挺严格的,除了身体健康,还要考察品行,个人卫生、生活作风也是有要求的。

可不能产量上去了,品质降低了。

因为工资待遇不错,来应聘的人可不少,本村的外村镇上的都有。叶舒和曾越忙绿筛选了三天,总算招好了。

然后工厂热热闹闹地开工了!

叶舒自此多了一个“厂长”的称呼。

她很果断地把曾越任命为副厂长,由他负责平日的监督和管理,自己只要定时听取生产销售汇报就行。

——这就是当老板的感觉啊!

美滋滋地继续躺平。

产品产量上去了,店铺货架总算不是“售空”状态,粉丝狂喜。

看着销售额蹭蹭涨,朝着小目标前进,叶舒也狂喜。

第127章

番茄不是蔬菜:咱们农场都开工厂了啊。

小风扇:对啊,看着一步步做起来的,真挺有成就感的。

秋风:现在已经不是纯粹的农场了,建设家乡, 带动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对当地贡献不小了。

烤肉拌饭:老粉看着很骄傲,也感慨不已。

口牙:别感慨了, 我就想问咱工厂还招人吗?

我是犟种:楼上你干嘛,想去应聘?

口牙:不行吗?听说工资待遇还不错, 重点是每天上班八小时,还有双休, 这不比黑心工厂两班倒强多了? ?

大香蕉:+1我也想去, 现在还有八小时不加班的, 难得了。

猪猪要开心:+2我正好失业了, 所以厂长, 咱还要人不? @舒舒服服种地

……

一时还真有不少人讨论起在舒心工厂找工作的可能性。

不仅是工资待遇好,村里还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城郊糟糕的产业园区好了不知多少倍,不少人甚至说在这里长住会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说得本来没有这个想法的人都心动了,并且纷纷艾特厂长。

没有艾特出厂长,倒是有别的粉丝有不同的看法。

咸鱼:你们别想了。工厂开工前,招工面试现场也不是没有粉丝去问过,不行的。

躺平了:为什么啊?

冷冰冰:对啊,难道只要本地人,外地人不行吗?

咸鱼:确实是只要本地人,但也不是歧视外地人的意思。大家知道,加工厂只有一栋建筑而已,是集中的生产区,并没有建多余的宿舍、食堂,因为本来想招的就是本地人或者附近村子的工人,吃饭住宿都在家。要是外地人,不是还得自己找地方住吗?伙食费住宿费都是一笔支出,还不如在城里的。

秋风:其实不奇怪,在村里的工厂,首先当然是要促进本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算是帮扶当地发展,当然首先招当地的工人了。

奶茶续命:说得也是,外地人去竞争的话,这些农民都没机会了。

在一些现场了解过网友的细心解答下,加上其他能看到问题本质的人的补充,其他人也都基本想明白了,理解之余,只能遗憾叹气。

小星星:咱们农场做得真棒,现在都有扶贫性质了,真正改善了整个村的经济收入。赞赞赞!

行走的帅哥王:可不是,上级单位都点名表扬了。

大富大贵:确实很好,请继续做强做大。

榜一大哥一如既往地评论支持,带动了一片“加油”“点赞”。至于偶尔冒出来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或者被删除,根本掀不起风浪。

……

叶舒其实在窥屏来着,只是不发言。

看氛围还是那么欢乐和谐,就放心了。

不愧是她账号的粉丝,就是那么理智客观! (因为不理智的,早就被筛选拉黑了)

当时招工,确实有不少人闻风赶来,但叶舒坚持优先招本村的,然后是邻村的,就近原则。除了考虑到吃饭住宿问题,也是因为开在村里的工厂,需要本地人的支持,才能长久下去。

跟本地人利益相关,他们就会自动维护和支持工厂的。

所以她不考虑招外地工人。

粉丝们偶尔在农场里做个兼职就好了,来长期工作就不必了吧。

今日监控评论区任务√

“姐妹姐妹!你可终于下楼了!”

当叶舒离开办公室,拎着篮子下到酒店大厅时,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