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男主的冷漠原配觉醒了(99)
宿舍朝南,有个小阳台,她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李固言正坐在楼底的一张长椅上等着,他生得俊俏,女宿舍楼下来来往往的都是女同学,路过他时都要往他身上瞥两眼。
舒英瞧着这副场景,没忍住笑了笑,又放眼往外面望过去,他们刚才进来的校门被教学楼挡住,教学楼高大雄伟,暗红色的外墙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校园里的绿化郁郁葱葱,树下经过的是三三两两的学生和老师,手里捧着书,脸上扬着笑,身上浸染着知识分子的气质。
蓬勃向上让人不免生出无限的向往。
仔细想一想,她上学的日子好像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年,久到她都有些记不清了。
说实话,她的母校,安城卫生中专在安城不论是校园坏境还是师资力量都算是很不错的了,但它毕竟只是中专,和大学相差甚远,她目光有些贪婪地看着四周,暗下决心,不论如何,她一定要考来这里。
“嫂子?”
舒英听到声音,恍然回神转过身,“怎么了?”
“我想说,你跟哥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带你们在学校里转转?正好也让你们看看我们百年名校的风貌。”
她话说完,旁边的舍友笑着戳了戳她,道:“哪里有百年?我怎么不知道?”
“哎呀,快了快了,马上不就百年了吗?”
“你这个快了,可得再过十好几年。”舍友毫不留情地笑起来。
李固萱被戳穿也
不恼,一把把谷雨抱起来,又顺势荡了两下,可把谷雨高兴坏了,闹着还要玩。
舒英沉声“嗯?”了声,谷雨小嘴一撅老实下来。
舒英这才笑道:“你不提我也想说呢,我这来也是想在沪大转转。”
“走走走,刚好我今天下午没课,有时间带你们好好玩玩。”李固萱抱着谷雨也不嫌重,一溜儿就跑到楼下去了。
在学校里走了一段路,舒英见谷雨在她怀里有点往下坠,估计是累了,但瞧着她的神色像是还新鲜着,她胳膊碰了碰李固言,示意他把谷雨接过来。
“谷雨给我吧,你再抱一会儿,胳膊该累得抬不起来了。”李固言伸手。
李固萱也是真的有些抱不动了,将谷雨递给他后,转了转有些发酸的胳膊,又捏了捏谷雨的小脸:“小家伙长得真快!身上的肉真结实。”
在李固萱这个本校学生的带领下,舒英在学校里转了个遍,沪大的校园很大,她眼中看着,心里估算着,大概有安城卫校的三四倍四五倍,各项设施齐全,校园里有湖泊,有草坪,有小树林,风景优美,令人目不暇接。
他们参观了食堂、教学楼、图书馆,没来之前,沪大在她心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知道它是名校是无数人的梦想,来了之后,亲眼见到它后,沪大的形象在她心里越发具体,它自由、开放,从各地而来的无数莘莘学子在此求学,学习先进知识,追求心中理想。
今天过后,沪大也将成为她的梦想。
第43章
新事业
舒英和李固言在沪大里转悠了一下午, 跟李固萱一起吃完晚饭后才回了招待所,回去的路上灯火通明,哪怕是在夜间也能让人清晰地看清楚这个城市, 欣赏城市里的美景。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后, 第二天一家三口早早就起床,带着谷雨下楼去吃早餐。
来了沪市,那就不能不尝尝这里的薄皮小笼包, 葱油拌面和葱油饼。
三人到早餐店里坐下,点了两碗葱油拌面,两个葱油饼和一笼小笼包,安城也有小笼包, 不过安城的小笼包就是正常包子的缩小版,跟沪市的小笼完全不同。
葱油拌面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拌面,面卧在青瓷碗里码得很整齐,上面点缀着几根有些发焦的干葱, 李固言拿筷子将面拌开, 分量不多,一碗面, 他几口也就吃完了。
面, 安城也是常吃的,手擀面、板面、挂面、凉面,各式各样的面,各自不同的做法, 家里不想费劲做饭的时候,就会随便下点面吃,一碗面下肚,再就点小菜, 往往吃得很满足。
谷雨现在还不会用筷子,手里拿着勺子在小碗里扒拉,舒英在她碗里放了俩小笼包,怕里面的汤汁烫到她,提前给戳了个洞,让汤汁流到碗里,谷雨扒着碗将两个小笼包吃完,舒英又给她夹了一筷子拌面。
李固言吃得多,舒英和谷雨都吃饱后,他又要了一份葱油饼拿着吃。
吃完早饭后,一家人慢慢悠悠地出门,这次没抱着谷雨,而是牵着她在地上走。
昨天两人都计划好了,今天要去逛城隍庙、南京路,最后再去外滩转转,这几个地方离得都不算远,一天足够走个遍了。
今日秋高气爽,天气晴朗。
两人抱着谷雨坐上公交车,谷雨现在还小,连票都不用买,坐在李固言腿上。
舒英怕她会晕车,拉着她的手逗着她玩,谷雨是个爱笑的小姑娘,咧着小嘴乐不可支。
李固言看着母女俩一起笑得开怀,也跟着轻轻扬起唇,只是眼底却闪过一丝酸涩,等去了浙省,他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她们一面。
一想到这里,哪怕一家人还没分开,他心中就已经开始产生不舍。
李固言转过头看向窗外,窗外场景飞快地向后掠过,很快到达他们的第一站——城隍庙。
今日计划要去的几个地方都是沪市有名的景点,节假日都是要人挤人的,只是好在他们没在节假日的时候过来,人多,但还不挤。
李固言脖子上挂着相机,对着母女俩随走随拍,还特意找了路人帮他们一家三口拍了几张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