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首相知犹按剑(289)

作者: 蜂花熊猫 阅读记录

统阳林氏林百毓,与环琅柳氏柳昭……和柳植?

柳植?

“环琅柳植见过晋赭亲王。”此人着鸦青白海棠对襟大氅,身悬玉组佩,长发束冠,露出那张精明锐气的容颜,眼睑微敛,弯眸含笑,“家父得知殿下如今在潭州大捷,特来奉上柳氏贺礼,粮草药材十车。”

秦祉坐在主位,道:“柳氏有心。”

淡漠的神色并未影响柳植半分,他见状只勾唇,命手下端上新的贺礼:“这是在下个人赠与殿下的,多谢殿下照顾我的猫。”

“猫?柳别驾不是弄丢了么。”

柳植微微直起身:“丢了便罢了,不过一只畜生,殿下高兴才是要紧事。”

话虽这么说,但眼神冷的似乎要杀人。

只可惜秦祉没有接他这话茬,三言两语的将话题引到了眼下最要紧之事:

“实不相瞒,诸位,燕安二十七年天子诞辰之际,本王曾在宴席之上,得天子诏书。”

此话一出,顷刻间满堂哗然,众人皆大吃一惊,纷纷抬首。

“诏书?什么诏书?”

“怎么算也是七年前的事了,旧事重提,莫非......”

“没错。”秦祉颔首,“诏书意义非同小可,是天子避开徐行耳目企图送出去的求救密诏,此事知晓之人不过我与浪昭两人。”

柏萧鹤缓缓侧目:你看见诏书了?

秦祉:别管。

“……”

众目睽睽之下,柏萧鹤面无表情的点头。

“那么...诏书眼下在何处?”柳植闻言,谨慎出声,眉目闪过一丝怀疑。

秦祉望着他,又转眼扫视一圈,平静说:“天子虽有意冒险,可诞辰之日多有徐氏重兵把守,无数双眼紧盯,密诏半路被截,并未传至本王手中。”

“但有一事可以肯定,那便是诏书也并未落到徐行等人的手中。”

“那是叫谁截走了呢?”贾文勰顺着秦祉的话搭了一句,但二人视线交汇中,分明彼此一清二楚。

秦祉笑了笑:“总之不得密诏,只要徐行不知,在谁那里就不那么重要了。”

林百毓闻言皱眉:“可不得密诏,一旦徐行反咬一口,你当如何?”

“所以才召各位前往,集思广益嘛。”秦祉眨了眨眼,微微一笑,“还请诸位谋个良策?”

林百毓眯起眸,觉得哪里不大对劲。

以贾文勰、林百毓、柳昭为首的一干文人武将于潭州茁玉关共议多日,终落下帷幕,秦祉不t顾他人阻拦,去意已定,决心命密探前往,寻得诏书后,兵发都邑城。

“诏书一事事关安危,殿下如何让那柳植得知?”柳昭脊背挺直,丝毫没有俱意,只一味抬眼望向秦祉,“柳植为人如何殿下不会不知,此番他定然会......”

“这竹叶......”秦祉看向她远黛间的一抹幽绿,忽而开口。

柳昭下意识抬手却又放下,解释道:“毕竟伤势在面,怕有损皇室朝廷威严。”

秦祉说:“效仿‘梅花宰相’,倒不如更近一步,梌州近些年学院学成了不少女子,各家之中上至门阀、下至百姓,皆等候举荐,其他人本王不甚放心,此事便交由你去做。”

“殿下的意思是?”

“有些人既然用着不顺心,也该换换人手了。”秦祉将琉璃盏放在眼下,说,“另外,荀谌死后,他身边有一人你一并带去,此人名为安瑾,曾是劭关太守之女,蛰伏兰干多年,替朔昭阁输送往来情报,胆大心细,是个人才。”

几句话的功夫,柳昭险些忘了自己留下的目的,她定了定心神,这才没有彻底被秦祉带跑,俯首应后,她再次开口:“殿下。”

“这事儿不算着急。”秦祉端起琉璃盏,小啜一口,旋即蹙眉,轻啧一声,这才道,“此番行动,你暂且跟着本王。”

柳昭没有继续再问,聪明如她,不会看不明白秦祉的意思,这人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眼下看来竟是故意说给柳植听的,她抿了抿唇,双手抱拳行礼,退了出去,反手关上木门。

“让她跟着?”屏风后,柏萧鹤几步跨出,探手在秦祉额角摸了摸,歪头喃喃道,“不热了。”

“发热了那么久还不够,拿我当暖炉呢。”秦祉笑眯眯地将琉璃盏往前一推,“尝尝?”

见柏萧鹤举杯靠近唇边,秦祉支着脑袋说:“柳昭如今虽坐在太守之位,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旁柳氏虎视眈眈,纵使如今本王在这,也难保哪日不会中了他人的计谋。”

“都邑这一回,未必没有好戏可以看,看多了自然就会了。”她说着,略微抬眸,却见柏萧鹤神色古怪,笑问:“怎么了?”

柏萧鹤单手撑着书案,单膝跪地支在秦祉身侧,将人围在身前,琉璃盏一转送至她唇边:“上等茶叶,你也尝尝。”

“不,好喝的话你自己留着品......”话音未落,柏萧鹤将剩下一口饮尽,从秦祉的角度只能看清肩颈侧颜优越的线条,但喉间没动,瞬间,秦祉暗觉不妙,连忙往后一躲,被书案拦下,“柏...!”

柏萧鹤的身形压了下来,漆黑晦暗的双眸带着股疯劲,秦祉挥手一挡,两下交锋被他生擒,堵了个猝不及防。

第164章

兵发都邑 “直捣黄龙,营救天子”……

茶水是涩的, 回甘候韵都无,实话说算不上难以入口,但向来养尊处优的人喝不惯倒也称得上正常。

秦祉纯粹是顺手捉弄着人, 只是没曾想柏萧鹤当场报复回来,愣是借着这股力道将热意从口中渡出。

秦祉抬手抵着他胸膛,被迫尝尽了苦涩之意,连同书案都撞移开。

上一篇: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下一篇:继兄折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