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述己志(72)

作者: 西有长庚 阅读记录

杨济已是被逼到极限的模样,眼里全是恨意和绝望,刘琮越是看他这般心里越是惬意。

他将将转身。

忽觉身后有风扑来,他轻巧一躲,闪开,杨济从地上跃起的一撞。

杨济已是抱着宁死不屈的态度,要和刘琮决一死战。

嘴里不停大骂刘琮卑鄙无耻。

刘琮心里突然冒出怒火,他几步踱到杨济面前,拎着杨济的头发,将他的头领起来,上下一巡视。

目光最后落在杨济的脖子上,道:“想必杨将军这脖子,搭了剑也是割不断的。”

杨济眼神一变,不知这人要做些什么,直觉头顶的手猛地用力,将他往左拎去,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未及,刺骨的疼痛,便洪水一般,席卷而来。

他一声嘶吼,抗拒起来,奈何那人狠狠的摁着他的脑袋,将他的面庞摁在旁边的炭火盆里。

杨济未曾想到,刘琮会这般做。想他一生戎马居然受到这般耻辱。

脸又被抬起。扔到了地上,疼的他全身都在颤抖,他眼睛看不到,火辣辣的疼痛深入骨髓。

他支着脖子,以免脸贴在地上,又引起疼痛。

五感已失,他心里一片空白。

刘琮半蹲在地上,微微伏下身,凑进杨济的耳畔说道:“只怪你碰了你不该碰的东西。”

他又厉声向外吩咐道:“来人,将杨济给本将严加看收起来,等晋帝夷他三族,再送他们一家团聚!”

司马瓒躬身进帐的时候,将将看到面目全非的杨济,被人拖了出去。

他脚步一顿。

帐帘放下的那一刻,司马瓒心思一转。

他上前见礼:“大将军,下官有一事不明,恳请将军示下?”

刘琮知司马瓒要说些什么,他随意从案几上拿起一本兵书道:“说来听听?”

司马瓒道:“杨济胆敢只身匹马夜袭我军大营,上次本有机会可以一举歼灭,但将军说此人忠勇,或可一用,甚至以身犯险带一千轻骑,深入祁连山,截获此人,为何偏偏此刻要指他于死地?再者,此刻损伤他的颜面,他定会怀恨在心,不为将军所用?”

司马瓒未曾抬头,都能感受到上头看过来的目光,他一拱手,站在下首,等待将军解惑。

刘琮道:“杨济此人,却是忠勇可谓,但此人顽固不冥,卑劣奸诈,将此人留在我身旁,日后定会后患无穷,本将历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只这般,本将只好除之而后快,以免日后成了心头大患。”

炭火盆倒在地毯边缘,此刻着了木炭,有了点燃地毯的趋势。

刘琮高声呼唤胡近侍进帐。

胡车儿进了帐篷,便闻到一股奇异的肉香味,但和刘琮在崖底烤的的肉味又略有不同。

司马瓒和刘琮都是一脸阴沉,刘琮拿着兵书坐在案几后,司马瓒低头弯腰,作辑的模样。

不知说了什么话惹得刘琮不开心,刘琮并未让他起身。

车儿放下帘帐,听刘琮问司马瓒:“司马大人可还有疑问?”

司马瓒这回直了腰身:“大将军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车儿嘴巴一憋,想赶紧往帐子里头走去,却撞到了刘琮递过来的眼神。

她动作一僵,赶忙加快了动作。

肯定是她的错觉,为何会觉得刘琮在崖底的时候会很是随和,她问什么她也会耐心答她什么。

但是自从她归营之后,刘琮又摆起了臭脸,对她爱答不理,老吩咐她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有时候甚至还会用阴郁的眼神盯她,车儿做事便更加小心敬慎,深怕触了这人的霉头,让刘琮拿自己撒气。

刘琮道:“平城现下如何?”

司马瓒道:“平城秩序现已安稳,城中叛逃的将士又五万之众,四下逃跑的王公贵族也都收入大牢,等待将军发落。”

刘琮道:“李域可有传信?”

司马瓒道:“下官便失为此事而来。”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信笺,递给刘琮:“李域将军从留城送来的军报,请将军过目。”

刘琮一目十行,匆匆掠过司马瓒递上来的军报,吩咐道:“书信一封,交与李域,让他死守留城,拖住石勒的大军。”

言毕,便吩咐司马瓒退下。

车儿低头将地上的燃着的碳火小心的拨到炭火盆里,视线里突然出现一双着暗色翘头履。

这是文官的鞋履,车儿知这人是司马瓒。她只司马瓒不喜欢自己,也没有抬头。

她微微挪了动作,给这人腾了地儿,让他过去,但那一双履就是不离开。

她皱着眉头抬起来,看着一头布巾的司马瓒。

司马瓒也皱着眉头盯着地上的胡车儿,若有所思,这是司马瓒头一回见到胡车儿面庞干净的模样。

他眼里有惊艳,这般女儿之态,在军中怎可做的了掩饰。

他一甩衣袖,愤愤的离开了。

车儿不明所以,早已习惯了司马瓒对她冷嘲热讽,一脸不耐的摔袖离开。

她也看不上这个人。哼,就你厉害!

车儿用火千子将火盆立正,回头看了一眼刘琮。刘琮从司马瓒走后就一直一脸认真的观摩兵书。

车儿正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的悄悄离开营帐。

听身后刘琮唤她:“奉茶!”

声音低沉,似有怒气。

车儿手脚麻利,泡了一壶上好的茶水,水流淙淙,落进碗里,她将茶碗推到刘琮面前:“将军用茶?”

刘琮等了好一会子,才放下兵书,慢悠悠执起茶碗,目光落在车儿面上:“本将记得日前听你说过,你脸上有丑陋不堪的胎记,才日日以灰涂面,本将今日观之 ,胡近侍你脸上并未有任何胎记。”

上一篇:继兄折娶 下一篇:浊酒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