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术师(19)

作者: 恩养 阅读记录

我让人照做。

反正我只答应过赵澈,要保他一条命。

明闻夏平静地望着他:

「殿下,当年赈灾时躲过的饿,下半辈子可都要补上了。」

赵澈扯了扯唇,偏过头去,不再言语。

我将那支凤尾金钗放到了桌上:

「先皇后的遗物,物归原主。」

赵澈盯着那凤钗出神,突然抢夺过去,用力攥进了手心:

「她人呢?她还活着吗?」

我无比平静地看他:

「死了。」

「你……你……」他死死地盯着我,嘴唇发白,抑制不住地颤抖。「孩子没了,她打掉了。她以为李玄歌回来,还能封她当皇后。」

赵澈慢慢低下了头,双手衣袖拂过脸庞,留下两行淡淡的泪痕,扯出悲伤荒诞的笑容:

「她是个蠢的。」

我面无表情地望向他:

「你恐怕不知,我四妹是我在白云寺下捡来的。她自幼畏寒,肤色冷白,后来我又得知,她心脏奇特,生在咽喉正下。我就是用这根金钗才了结了她。」

我停了停,对上赵澈的目光:

「白云寺山脚就在江滩不远。或许当年你母后说的女婴,就被不断涌入的江水呛到咽喉,把中毒假死的她又呛活了回来,你信吗?」

赵澈猛然瞪大眼睛,像是眼眶要裂开了,手指紧扣在桌沿,指尖竟溢出血来:

「你在……胡说什么?明问秋,你胡说!」

「是我胡说吗?你父皇从未碰过她,还让她和崔贵妃偶遇。但四妹性格乖张,和贵妃冲突起来,那时贵妃尚在病中,这事就按下不提了。」

赵澈情绪激动起来:

「你这个贱人,你满口胡说八道!那个女婴死了,早就死了啊,死了……」

他从起初的喊叫着,到双手掩面,趴在桌上,呜呜地哭了。

过了好久,他抬头看我,目光黯然有气无力道:

「这样的话,你有没有,告诉过她?」

我居高临下地看他:

「没有。我不告诉她,是我怜她,我告诉你,是你应得。」

赵澈颓然地摔倒在地,佝偻着上半身,紧握着那金钗,将脸埋到地上,发出不绝的痛苦哀号声。

我和明闻夏离开了东宫。

回程时,我问她:

「我想问二姐,为何会选太子?」

我偏头看明闻夏。

「如今看来,李玄歌未必比他短命。」

明闻夏转过头看向我:

「我做姐姐再不好,也不会选你喜欢的人。」

第22章

五年后,盛国公杨劭病重。

我亲自将杨明朝送回西南,助他承袭爵位。

弥留之际,杨劭躺在床上,微微睁着眼,用粗粝的手掌,摸着明朝的脸。

杨明朝跪在床前,把脸往里伸。

「你像你母亲阿蘅,阿蘅是个乖女儿,嫌我的手粗,也不会躲开。」

杨明朝泪眼涟涟地看他:「外公。」

杨劭像是想起了阿蘅。

他笑着落泪,眼里浑浊,说话停停顿顿:

「但你不要像她,她受了委屈不说,所以外公不知道……我若是知道的话……我为你可以舍弃这江山,我为她更是可以……」

我听懂了他的暗示,上前用力握住杨劭的手。

「义父,你放心,朕会护着明朝的。」我看向七十五岁的杨劭,鼻尖微酸,「义父,你别怪朕。」

杨劭缓缓摇头,轻叹一口气:

「臣不怪,虽多年未能见到朝儿,臣知道陛下的忧虑。陛下,其实臣见过您的父亲,他测命测得很准,阿蘅成了公主,臣却当不了帝王。」

杨劭辞世了。

五岁的杨明朝成新任盛国公。

我留下了一大群心腹,替他镇守盛国公的家业,省得杨家旁支来欺负了他。

回宫后,赵明承在等我。

「陛下,臣想和您商议立嗣之事。」

我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皇叔,别开玩笑了,朕才不到二十五岁。」

赵明承跟在后面追:

「陛下,您答应过臣的!已经推了五年!陛下!」

最后他被人拦在殿外。

赵明承三天两头就进宫来堵我,非要我兑现诏狱内的承诺。

「皇叔,空白圣旨不是给您了吗?」

赵明承跪在殿中,面无表情地回禀:「陛下,您登基半年后,就把圣旨改成凤纹,臣留在手里的那个无效了。」

我笑了笑,是想起了,有这么回事。

「哦,那就没办法,朕是女子,当然以凤为尊。」

赵明承道:「陛下,你答应过臣,只做一世皇帝,会立赵氏宗族为后,陛下,不会赖账吧?」

我双手将赵明承从地上扶起:

「皇叔勿忧,朕没有忘,也不会忘。」

我得从长计议,想个诡诈的法子。

到了夜间,我与皇后共用晚膳时,我还在忧心立嗣,却发现他总碰我的手。

「皇后,举止不应过于轻浮。」

李玄歌看了看我,就把筷子放下,立时都不吃了。

我撤了膳,让所有人都退下。

「又怎么了?」

李玄歌拿出他父亲李赞的回信,里面还附着当年他劝他父亲的信。

新的信纸只用毛笔写了四个字:

【儿,孙子呢?】

李玄歌气愤地放下信纸:「这下,我成孙子了。」

我忍不住笑了,轻轻牵过他的手,放在腿上把玩着。

李玄歌偏过头来,反握我的手,淡淡地看过来:

「五年,你考虑好了吗?若是不要我的,你就再找一个。」

我顿了顿,握紧他的手:

「你说什么呢?我和你是结发夫妻。是你父亲不安分,李牧都去了五年,北疆的事务还防着他,我怎么敢怀你的孩子?」

上一篇: 西方女巫,但在修真界 下一篇: 珍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