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术师(9)

作者: 恩养 阅读记录

崔宋坐了下来,似在沉思:

「你是说,我什么都不管?如今朝中形势,一触即发,想当纯臣,也难免不会……」

「大人可以辞官,带着杨蘅母子回到西南,生下孩子送给盛国公,你和阿蘅归隐田园。」

他坐在那里,沉默良久。

天渐渐黑了,院子里各处点起灯来,崔宋却要留下来过夜:

「我去见阿蘅,总是觉得心累。倒是在你这里,心绪安定几分。」

我默默地盯着他,扯了扯唇,心里只觉得好笑。

崔宋见我在笑,兀自弯唇,环顾室内,相中了窗边的软榻:「我就睡那儿。」

「大人自便吧。」

我指向鹦哥前方的那扇窗:「别关窗,我睡觉不喜关窗。」

几个月来,崔宋在我这里留宿了七八回。

以至于这段日子,我去见杨蘅,都被她拒之门外,连她身边的下人,也在暗地频频议论我。

我就不再去碰壁了,不如让她好好休息。

其中的道理很难辩得清楚。

崔宋决定要这么做的时候,我和杨蘅就做不成朋友了。

因为杨蘅爱他。

夜色如墨,我听到异常声响,从床上爬起来,经过熟睡的崔宋身前,往前去推开窗户。

极小的黑影,交替掠过。

鹦哥稳稳落在鸟架上,晃得影子落在窗上。

我正要回去。

大半夜,鹦哥发出短而急促的叫声:「逆子!」

我后背发凉。

鹦哥继续叫道:「遗腹子!」

我一时都站不稳了,往后退了两步。

透过鹦鹉发红的眼睛,仿佛能看到它,越过漆黑的都城,飞进宫檐长廊,落在窗前架上。

灯下鸟影,投在万寿屏风上,被拉得细长,但并不引人注意。

因为屏风上正映出两道浮夸的人影,一人撑起那人的下巴,一人灌下什么东西。

黑暗里,有双手从身后揽住我的肩膀。

我神思恍惚,不知身在何处,猛地咬住手指,不敢惊叫出声。

「是我,别怕。」

崔宋也醒了。

他依旧扣着我的双肩,看向推开的窗子,再去看那只红血鹦哥。

「逆子……遗腹子……不知道哪儿学来的……」

崔宋面无表情地重复着,眼里情绪蓦地深了几分。

我也冷静下来。

太子已经动手了。

帝位更迭,指日可待。

第12章

清晨,卯时,城门刚开,行人稀少。

我送李玄歌乔装离开京城。

「你一个人路上要小心。」

我取出一枚平安符,放到他的手心里:

「此去不知何时再见,我给你绣了个平安符,你也留个信物给我吧。」

李玄歌盯着我目光深切,将那平安符攥进了掌心:

「问秋,京城形势凶险,你跟我回北疆吧!我若称帝,封你为后。」

我坚定拒绝:「不行,我不能走。我的家人都在京城,你的家人也在京城。」

他微微抿唇,叹了口气,低头去打量自己:

「我身上没什么信物。」

「你有。」

我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

「玄歌,当初你父亲北疆运马祝寿,千里迢迢,兴师动众,我猜那些人还藏在京郊尚未撤离。你把令牌留给我防身吧。」

李玄歌怔愣:「那我一个人回?」

「那你要小心。」

李玄歌抬眸,静静地看我,犹豫了一会儿,将平安符小心揣进胸口,换出李家令牌给我:

「也就一千人,都给你了。」

他将我拥入怀里:

「明问秋,等我回来。如果有人要杀你,你就让他来找我,我赎人。」

我垂着的手,还是动了动,轻轻回拥他:

「你会平安的。」

回府时,杨蘅的院子里难得有些人气,听闻是崔宋去见杨蘅了。

我准备回去休息,但想想不太对劲。

我硬闯杨蘅的院子,推开众多仆妇,看到崔宋在喂她服药,我上前一手打翻,摔了个稀碎。

崔宋脸色微变。

杨蘅将手撑起在床侧,盯着满地碎片,眼神由震惊转为空洞。

崔宋站起来,让人收拾掉,又看了看我,转身就走了。

杨蘅已经躺下了。

「阿蘅,你要将此事传信给盛国公。」

「你出去。」

她扯着被子,侧过身去。

我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女人,更叫不醒一个装睡的孕妇。

她美丽又柔弱,还孕育着生命,只需用力拥着被子,就能与风刀霜剑相抗。

秋起,京城风紧。

李玄歌提前遁逃的事也被发觉了。

我没时间围着杨蘅转,只能从李玄歌给我的人手里,抽出几个高手安插进崔府。

我担心杨蘅要出事。

去年初见她时,我就看到崔府大火,她身怀六甲,写完绝笔信,在我面前咽了气。

那封信是写给盛国公的。

我猜测是求救信。

自寿诞后,皇帝就再没露面。

太子虽还没拿到御林军,但和贤王关系缓和,地位可谓稳固。

若非说有隐患,也就是北疆李家、西南杨家了。

崔宋暗中投靠太子。

他既不要杨蘅的孩子,也就不要盛国公入京。

但杨蘅不知在想什么,迟迟不给父亲报信,以至于盛国公还不知道女婿的心思。

那一日,杨蘅主动上门来找我,想要借崔贵妃的玉锁。

「那是贵妃娘娘的遗物,好像收在崔大人那里。」

杨蘅没再说什么,坐了一会儿。

临走前,她看到堂前架的鹦哥:「你还会养这种玩意儿?」

上一篇: 西方女巫,但在修真界 下一篇: 珍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