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111)

作者: 张其数 阅读记录

还愿还能还一半的?本悟看看明新微,又看看桌上的金条。寺里收到最大方的还愿不过一头毛驴,还是头眼瞎的老驴子,但就这样还是寺里最贵重的资产之一。至于金子,说来惭愧,本悟只听说过,还没见过。

他捏起一条小黄鱼,龇牙咬了一下,凑到眼前细看,道:“金子还真是软的!” 他不好意思地一笑,用袖子将小黄鱼擦擦干净,放回桌上,往明新微面前推了推,这是不收的意思。

本悟眼神澄澈:“明施主,一般民间所谓捐金身,不用真的捐金子,是说买庙里铸的铜佛像,一尊不过五、六寸高。” 本悟用手比划了一下,继续道:“明施主,愿望达成就好,还不还愿倒是无关紧要,再说,我们现在庙里也没有铜像可请。”

“菩萨面前许的愿,白纸黑色,如何能不认?” 明新微将小黄鱼推还过去,“我眼下也不用请佛像,左右不过是还一半的愿,等所求真得全了,再来请佛像不迟。”

本悟摸摸下巴,为难起来,解释道:“这却难了,我同师兄不久后便打算各自云游修行去了,不知多久远才能回来一次,等明施主想要请佛像时,未必能找到我们。”

“这个不急,你不是说要去东京修行吗,巧了,我家也在东京,有缘自会再见。” 明新微道。

本悟本就是个天真性子,不太拘泥凡俗,对于什么有缘自会再见之类再是认可不过,当下也觉得难题得解,欢喜道:“那明施主的佛像想要铜夹铅的和纯铜的?要几寸的?我去拿戥子来,绞一小块应当就够了。”

明新微心想,要铜夹铅的还是纯铜的?多质朴的言论,东京大相国寺里明里暗里攀比的都是铜鎏金和纯金的佛像。

她道:“都可以,诚心供奉不在意这些。金条也不必绞了,多的就当我的随喜功德。”

“这……空得明施主这么多香油钱,师兄只怕要骂我了。” 本悟挠挠脑袋。

“多吗?随喜讲究凭心而论,多与不多,没有定数。多可以是少,少也可以是多,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本悟觉得这位明施主真是同他心有灵犀,当初他去兰考县卖山货,顺道给某富户批八字命盘,得了整整一贯钱的随喜功德,回来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却被师兄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他拿旁门左道招摇撞骗,枉为佛门弟子。但本悟心里有自己的成算,渡人嘛,不拘手段。

而且这次这话可不是他自己说的了,而是捐钱的施主说的,想来师兄总不能找茬了吧。

本悟双掌合十,行了一礼:“明施主慧见!”

第64章

近在眼前 踏破铁鞋无觅处。

本悟不是高僧, 也不作高深,谢过对方后, 又发自内心感叹道:“多亏了明施主雪中送炭,这下能给师傅买一个好一点的舍利塔了,还有他老人家念念不忘的门楣匾额也能换个新的了,不然别人还真当这里是无名野寺呢。”

明新微就爱他直白爽利的性子,又问:“什么匾额?”

本悟道:“就是我们寺的门楣呀,去年冬至刮大风,将那块匾额吹掉了, 摔得裂开一条缝。” 他一指明新微身后, “喏,就在那儿,我和师兄给抬回来的, 死沉死沉, 师傅说是前朝的好木料呢, 没有偷工减料。”

明新微转过身去,果然, 墙根靠着一块裂缝的匾额。她走过去,蹲下身来,抬手轻轻拂去上面的蛛网和浮尘,露出剥落残缺的几个字:兀右寺。

兀右, 元若。

踏破铁鞋无觅处。

她轻声问道:“不知寺里可曾有一位了凡禅师?”

“那就是我师傅呀!” 本悟道, “明施主也知晓我师傅法号?”

也?

“还有旁人来此找过了凡禅师吗?” 明新微侧过头, 喉咙发紧, 问道。

“有呀!就在师傅坐化的前一天夜里,师兄说有一剑客来找过师傅。” 本悟道。

明新微连忙追问道:“那你可见过他?那剑客现在何处?”

“啊……我夜里睡的沉,打雷也醒不来, 是师兄开的门。” 本悟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等我早上作完早课,他已经走了。不过听师兄说,他似是要去东京。”

东京

此处离东京确实不远,杨束要回大理的话,途径东京采买整顿也能说得通。

从元若寺出来,明新微便问石谨可否漏夜赶路,这样第二日一早便能进城。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石谨心中早就怕在最后关头出乱子,听了这提议,非但不反对,反而松了口气,一口答应了下来。

四更天不到,一行人就抵达了新宋门外。此时尚有一刻钟才开城门,门口却已经排起来长龙。

今日正是大相国寺的望日瓦市开市,住在城外的百姓,有要去望日瓦市贩货的,天不亮便来此处等候。一眼望去,车担相接,逶迤数里,家禽山兽,时果鲜蔬,脯腊土布,琳琅满目。

明新微一行排在末尾,在他们前面的是一对面庞黧黑的兄弟,板车上层层叠叠放了十几个铁笼子,用黑布罩得严丝合缝,不知装着什么。

石谨被陈籍派了这么个不明不白的任务,一路上神经都甚是紧绷,到了这入城的最后一步也丝毫不敢放松,如今猛地见到这类蒙着黑布的不明之物,顿时心生警惕。

大约是他打量的目光过于明显,那两兄弟也回头来看了看他。其中那个瘦一些的眼珠子一转,冲他嘿嘿一笑,脚下一腾空,从车上跳下来,冲他奔来。石谨眉心一跳,呼喝众人:“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