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22)

作者: 张其数 阅读记录

“桔皮。” 杨束虽没吃过这菜,但嗅觉极佳。

明新微没想到他居然这么配合,也兴致高昂的介绍福云都是从哪里淘来其余的配料,诸如白梅、栗肉等等。

“最难得的还是这鲈脍,秋珍刀工了得,你看看可是薄如新叶,洁白如玉?”

杨束挑剔地看了一眼,心想这也算刀功了得?他能切得薄如蝉翼,但不好过于佛了对方面子,便道:“尚可。”

“那快试试,配上这粳米饭,绝对是秋日美味。”

明新微此时虽已身体大好,胃口大开,但还是多给自己加了少许姜丝,然后把鲈脍往酱齑上一裹,配上一片紫苏叶,风味绝佳。

众人吃过饭,杨束回了东厢,门窗未掩,还能听到堂厅里的对话。

福云说山上有一片板栗林,到时候可以去捡栗子,秋珍说那林子里会不会有蛇云云。

突然,冬珍跑过去喊道:“女郎——梅花豹把你写的词踩了好几脚!”

福云问道:“可是卢小娘子要的那首?”

明新微拿过来一看,正是之前答应帮卢小娘子填的《江城子》,押九青韵,只等中秋定了情,要拿去宣誓主权的。

“女郎写的什么?” 福云好奇道,“说是又要有他俩的名字,又要画面美、意境美的表白词。”

“那你且看看。” 明新微闻言,便把那纸笺递给福云。

“独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镜池明。万朵芦花,开过尚盈盈。和风吹来双白鹭,弄照影,多娉婷。” 福云读道。

“这一阙好懂,写的是这立安山的景!” 秋珍道。

“朱颜镜里鬓华英,落秋星,自含情。一寸相思,何用付瑶琴?塞外知音云外信,千万里,短长亭。” 福云继续读完下阙。

见三人齐齐回头望着自己,明新微便解释道:“正是妙龄云鬓,目若秋水繁星,顾盼含情。”

“如此佳人,又何必单相思,弹些哀筝怨曲?”

“若是真有知音,心心相印,自然不辞走过千里万里,长亭更短亭。”

塞外知音云外信,千万里,短长亭。

第14章

辛酉中秋 夜凉如水,晚来风急。……

转眼便是中秋节。

这日,明新微同福云等人在家中拜了月,便去虎头滩点卯。

负责勾花名册正是卢姑姑,她冷着一张面孔,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给几人分了竹牌,让挂在胸前:“戴好了!别弄混了!”

此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明新微也没来得及问是何意,便被挤了出去。当然就算她问了,卢姑姑也不一定会好心解答就是了。

“女郎,我的是三只喜鹊,你的是什么?”

福云凑过来一瞅——明新微拿的一对儿鲤鱼,而秋珍和冬珍的牌子上却是几株芦苇。

“这是干什么用的?分组吗?”秋珍失望道,“那我们要和女郎分开了吗?”

明新微也不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此时滩头扎了个高台,一位头戴红色头巾的胖大伯立于其上,手提一面小铜锣,明新微听众人叫他“宣福博士”。

这宣福博士铜锣一敲,中气十足,声音洪亮,高声道:“辛酉中秋——金乌已落——玉团高悬——合山上下——欢饮达旦!”

此言一出,众人便欢呼震动,有跳脱的郎君打着呼哨,高举双臂,作水鸟飞翔状,又有小孩尖声笑闹,一时虎头滩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厨司的娘子“啪啪”将四周摆着的酒坛开封,一旁桌上摆着各色杯盏,供人随意取用。

冬珍受此氛围感染,跃跃欲试:“女郎,这山中确实大手笔,咱们也去喝一杯?”

“中秋正是新酒上市,虽不费几个钱,但却应景。”福云也笑起来,来山中这么久,也就今夜稍微畅快些。

明新微对酒水不感兴趣,但也不想扫兴,便让她们自凑个热闹喝一盏,而自己则躲去宣福博士高台后面,只想等着流程走完,分好队伍,上山猜灯谜。至于队友,她并不在意,谁来都一样。

“日月之行——出于江海——放——祈福水灯!”

带了起祈福水灯的小娘子便都涌去了水边,星星点点的水灯从虎头滩荡漾开去,好似天上繁星落入这万里水泊。

只是美中不足,水泊上还有舢板小舟无数,上面坐了些赳赳武夫,将这诗情画意破坏了个彻底。

“锵——” 宣福博士见祈福的水灯放完了,水面也亮了起来,便再次敲了铜锣。

“绸缪束薪,团月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请诸位小娘子——放——娘子花灯!”

这便是功课之一了。不同于祈福水灯,是不能捞出来的,这娘子花灯便是用来明目张胆传情的。

山中强制未婚小娘子都须做一盏,明新微对此有些微词,于是只故意做了个丑丑的**水灯。

“你在这儿呢!” 卢白鹭从旁边蹿出来,笑道,“可让我

好找!”

她双手抱着一只硕大的白鹭水灯,几乎挡住了整个人,此刻偏着脑袋来看明新微手里的水灯:“哎呀,这就是你做的水灯呀,好小好丑呀!你这是故意考验杨将军的眼神还是身手呐?”

“一会儿他要是没抢到,或者找不到,你可不要哭鼻子!”

“你的灯倒好找,朱将军必定一把就捞起。”明新微并不在意,转了话题,“说起来我还未见过他,你指给我看看,究竟是哪路神仙,让你如此神魂颠倒?”

卢白鹭此时已然觉得明新微和杨束是一对儿,便不再藏着掖着,大方道:“呐,就是你家旁边那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