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我助闺蜜成诰命夫人(164)+番外

作者: 南瓜月 阅读记录

说到最后,青凤眼中盈盈有泪,她的娘亲就是因为得病没及时医疗病故了,最后她爹爹娶了后娘要把她卖给一个傻子给弟弟换彩礼,她偷偷跑出来,因缘际会才来到了黎小草的医学院的。

黎小草看她这样,心里也挺难受,她牵住青凤的手,“现在好了,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有我在,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们了。”

然后又转头看着灵竹,轻快的说,“我刚刚逗你们的呢,不就是没病人么,小菜一碟,看我的。”

第146章

高烧的孩子

馆里有些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几个女孩子都围在她身边,急急的问,“县主,您准备怎么做呀?”

黎小草胸有成竹,她让二妮拿出怀里的告示,告示上大字写明:

诚邀城中身患疑难杂症且久治未愈的女子前来免费诊治,由青凤、婉兮、灵竹三位女医亲诊,若医治无果,医馆愿赔十两纹银。

十日为限,过期不候。

中华女医馆

她站在门口,看着二妮将告示张贴妥当,笑道:“此告示一出,定能让众人知晓我们女医的本事。”

除了这个告示,黎小草在过来之前就让人抄写了很多传单,由街面上的小乞丐们四处散发。

果然,没过一会,就有一位衣着粗布衣裳的女子抱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进来,大冬天的,她连一件棉袄都没有,衣服上全是补丁。

这位女子神色慌张,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大夫,求求你们救救我家闺女,她得了风寒,已经昏迷不醒了。”

她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怀中的小姑娘小脸烧得通红,眉头紧皱,气息微弱。

青凤见状,立刻迎了上去,伸手轻轻探了探小姑娘的额头,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发热得很厉害,得赶紧处理。灵竹,你去准备冰袋和退热药。”灵竹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向药柜。

黎小草也上前帮着青凤将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抱上楼上的病床,轻轻解开她的衣物,以便散热。

青凤一边仔细观察着小姑娘的症状,一边轻声安慰着心急如焚的娘亲:“您先别慌,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救治的。”

不一会儿,灵竹端着冰袋(鹿皮制成)和药品匆匆赶来。

青凤将冰袋敷在小姑娘的额头和腋下,以降低体温。

“药取来了。”

灵竹拿来的是“乙酰氨基酚”,这是她根据赤脚医生手册中关于儿童发热用药的记载准备的。

手册里明确提到,乙酰氨基酚对于儿童发热有着显著的退热效果,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六个月以上儿童的高热情况。

灵竹一边拿出量杯,一边对青凤说道:

“按照手册里的剂量说明,这小姑娘体重约二十斤,应该服用稍多于一方寸匕(古代量勺)。”

青凤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灵竹便仔细用方寸匕取了的药水,倒入一个小瓷勺中,准备给小姑娘喂服。

这位娘亲看着那陌生的药水 ,眼中满是疑惑和担忧,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夫,这是啥药?不需要煎就可以直接服用吗也不用扎针刮痧吗?”

青凤在一边耐心地解释道:“大姐,这是风寒特效药,能有效退去孩子的高热。最近天寒,发热的孩子不少,所以我们馆里提前备好了。”

“您放心,我们都是按照医书里的法子来救治,不会有问题的。”

这大姐的听了,虽还是半信半疑,但看到女大夫们镇定自信的神情,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也是没办法了,女儿发热已经有几日,去那些大医馆,大夫们一看就说让她回去,只道是这病症棘手,他们也无甚良方,劝她莫要再浪费钱财。

她家中本就贫寒,为了给女儿求医,她已经把自己的夹袄都当了,可孩子的病情却愈发严重,今天上午都开始说胡话了,她这为娘的心就如同被千万根针扎着一般。

如今这中华女医馆愿意免费收治,哪怕对这些女大夫们不甚相信,她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青凤将盛着药水的瓷勺轻轻送到小姑娘嘴边,轻声哄道:“小妮,来,把这药喝了,喝了药病就好了。”

可小姑娘烧得迷迷糊糊,牙关紧咬,药水根本喂不进去。

灵竹眉头一皱,思索片刻后去取了些蜂蜜,“用蜂蜜调和这药水再试试。”

“好”青凤点头,她将蜂蜜滴入药勺,仔细搅拌均匀,又重新尝试喂药。

这一次,蜂蜜的甜味似乎起了作用,小姑娘微微张开了嘴,青凤趁机将药慢慢喂入她口中,待喂完药后,又喂了几小口温水。

青凤又把了一次脉,对那母亲道:“从脉象来看,这孩子体内的热毒虽盛,但好在气息尚稳。需得时刻留意她的体温变化,若能在今夜将热度降下来,便无大碍。”

那大姐听了,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对着青凤和灵竹连连作揖,嘴里念叨着感激的话语。

灵竹轻柔地给小女孩盖上被子,又细心地掖了掖被角,轻声对孩子母亲说道:“大姐,您先在这儿好好照料着,有任何情况,您就大声唤我们。” 说罢,几人便下楼继续候诊。

别看青凤灵竹刚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其实她们心里也在打鼓。

她们学的医术有两种,第一种是洪大夫悉心传授的传统中医,诸如针灸、诊脉、望闻问切等精妙技法,由于她们只专攻妇人科,倒是比一般的学徒进展快许多,特别是她们这三个极有天赋的优等生,老师说应对一般的妇人病应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