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我助闺蜜成诰命夫人(292)+番外
他喜上眉梢,老怀大安,我大宋不愧为天命之子!
何惧西夏小儿。
他亲自书信一封,将前线战况急报给朝廷,这场仗,可能已经不需要他出面了。
送完书信,他又马上派出使臣和斥候前往西夏兴庆府一探究竟。
当李昭亮心情愉悦的处理着军务时,黎小草可没那么开心了。
郭遵带回来的四万多俘虏,其中还有数千人被炸药波及,受了不少的伤。
这些人,她治不治呢?
“遵郎。以前你们是怎么处理俘虏的?”
“要是受了重伤的,直接给他个痛快,若是还能动的就带回去,和对方交换,把兄弟们换回来。”
“若是对方没有我们人呢?”
“那健康的就留下来做辅兵,或者让其成为屯田兵。”
“若是受伤的呢?”
青年明显有些为难,但还是认真的回答,
“军需紧张,草药是有限的,我们得留给自家兄弟,若是受伤的,最多给他们一口饭吃,熬的过去就留下,熬不过去,就没办法了。”
“哦,我知道了。”
“娘子,难道你是想医治他们?”
“我不知道,我总觉得他们也是一条生命,而且你说过,这些都是辅兵,是些老弱病残,上不得战场的,如果他们没沾过我们同胞的血,我可以医治吗?”
“这......我问问大帅吧。”
郭遵去请示李昭亮的时候,黎小草也问了杨洁洁同样的问题。
杨洁洁笑着说:“这些俘虏虽然是敌人,但确实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咱们不妨换个思路,把他们变成对大宋有利的资源。
这些受伤的辅兵,大多是老弱病残,上不了战场,可他们总会有些其他的技能。
咱们可以先对他们进行一番筛选,把那些会手艺的,比如木工、铁匠、织工、牧农挑出来,安排他们在后方工坊劳作,为大宋生产器具。
至于剩下的,就让他们参与到边境的建设中来,修筑城墙、开垦荒地、修缮道路。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们发挥价值,也不至于白白浪费草药去医治。
而且,他们在大宋的土地上劳作,一举一动都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闹事。
等他们劳作一段时间,表现良好,再考虑给他们一些自由和身份,说不定还能为大宋所用,增强咱们的国力呢。
这样既救下了他们的命,又对大宋百利而无一害,大帅那边想必也会同意的。”
“嗯嗯 ,那太好了,我还以为你会说我圣母呢。”
“怎么会,其实只要西夏被大宋纳入版图,那这些人也就是我们大宋的子民了呀,救助自己的子民,怎么会是圣母,而且咱们库房里的药多的很,好些再也不用都快过期了。”
杨洁洁一番话,打消了黎小草的心结,她欢喜道,
“洁洁,你真好,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会支持我。”
“谁叫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呀,对了,我给你买了这些东西,记得按时吃哦。”
杨洁洁掏出一大堆即食燕窝、孕妇奶粉、有机坚果复合维生素片。
“好,我会吃的,你放心好了。”
不一会儿,郭遵回来,模样有些为难,“小草,大帅的意思是,如果是健康的俘虏他会安排去屯田,但是那些有伤病的,他的建议就是不要管了。”
黎小草想了想,“这样啊,我知道了。”
杨洁洁的办法是极好的,但李元帅不愿意,她也懒得去劝说,因为她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她去到刘平的营帐,“刘知州,我有事跟您商量。”
“郡主快请坐,郡主有事,召唤我便是,何必亲自前来。”
黎小草摆手笑道,“是这样的,咱们不是抓回来四万多俘虏吗,郭郎说其中有3000多个伤兵。
我想看看其中有没有能治好的,这些人大帅是不准备要的,如果我能治好了,可以把他们分给之前捐献了银子的军士们。
他们可以带回去给家里种田或者畜牧,只要给一口饭吃就行了。”
刘平先是脸上一喜,若是这些人都能留在延州城里,也等于多了一份劳动力。但他马上又想到一个难处,“郡主,可是这药材...那么多人,我们药材也不够啊。”
“放心,我来提供,就算是为捐献银子的袍泽的一份回报吧。”
“好!这敢情好,那我去给大帅说!”
刘平是个亲民官,听闻黎小草的提议,心中瞬间暗自盘算起来。
在他治下,诸多贫寒农家并无耕牛可用,每至春耕,只能凭借人力,一锄一锄艰难地翻整土地。那劳作之艰辛,耗时之漫长,往往令农户们苦不堪言。
若是有了奴隶的帮衬,情况便大不相同。奴隶与农户一同劳作,以往农户独自翻耕一亩地,少说也得花费四五天,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时常错过最佳农时。
如今二人一同翻耕,仅需两三天便能完成,可节省一半时间。
农忙时可以忙农活,农闲之时,奴隶可以编竹筐、制农具。家中用不完的物件,拿到集市售卖,又能为农家增添一份收入。
畜牧之事,诸如喂养牛羊、清理圈舍,皆由奴隶承担,农户便能腾出手来,去做其他营生。
等家畜养得膘肥体壮,卖个好价钱,又是一笔可观的进项。
细细想来,不过是多添一口人的吃食,却能换来如此多的益处。刘平越想越觉得可行,便急匆匆的去了帅帐。
第260章
再无宋夏之分
黎小草让刘平去交涉,她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了,至于后面,就看他们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