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111)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鸡、鸭、鹅这种常见的牲畜她早就将其幼崽放进空间养着了,如今也有了不小的规模。后面又费了些九牛二虎之力,从几个牲畜贩子手里买了几只猪仔,小羊羔放进空间里散养。

空间里有粮食,肉,菜和水果,这些足够她舒服的度过这个年代了。

时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儿。

一九五五年,大姐结婚,随军离家。

一九五八年,大锅饭时代到来,全家搬进城里。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全国闹饥荒。

赵晓娟趁此机会,清掉空间里的一些粮食,每隔一段时间,外出一趟,将粮食卖给黑市头头,大部分都是土豆和地瓜,极少部分是细粮。

饥荒过去,赵晓娟也不再往黑市卖粮,哥哥赵子安大学毕业后,被留在了京城,回来与喜欢的人结婚,然后携妻子离家工作。

而她赵晓娟并没有考大学,而是在高中毕业找了个百货大楼的工作。通过自己的一番运作,她只需负责售卖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贵重物品,因为东西不便宜,购买的人很少,所以一天下来甚是轻松。这样的好工作,却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弟弟赵子康和小叔家的堂弟们,还有表弟们到年龄的,都相继被安排进了厂,等到文革来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家没有被波及到。

一开始,因为哥哥姐姐成家都晚,父母也就没有着急催促她的婚事儿。

等到她二十八岁时,全家人都不再淡定了,不是在催婚,就是在催婚的路上,让赵晓娟烦不胜烦。

外面在闹革命,家里也在闹,只不过家里被闹得人是她。

赵晓娟干脆找了个时间,向父母挑明这辈子都不愿结婚的意思。之后虽然没有人在她耳边再提结婚的事情,但是小动作仍然不断,今天不是她爸的徒弟上门,明天就是哥哥的同学上门,为了耳根清净,赵晓娟申请了员工宿舍,搬了出去。

更有意思的是,有的男同志不想下乡,竟然把主意打到她的头上,结果可想而知。

大姐赵晓红听闻她的事情,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劝说,反而羡慕她。因为她现在被三个孩子吵的头疼不已,三天两头的不打一顿,就要上房揭瓦。

一九七零年的某一天,她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熟悉的故人王二丫,出于好奇,用精神力探了探她手里的篮子,没想到啊,里面竟然有两把枪。

赵晓娟好看的眉头忍不住挑了挑,随即跟了上去,经过一番探查,发现敌特的窝点,反手匿名举报给公安。隐藏在幕后,看着敌特被一网打尽,她才松了一口气。

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国内的政策逐渐放松。

一九八三年,大姐赵晓红辞去原有的工作,下海经商,遭到父母婆家的反对,而这时,作为一家之长的爷爷,大手一挥,表示绝对支持,并拿出他的棺材本,当然大姐没有收。

赵晓娟也辞去了工作,以保护大姐为借口,跟着四处跑,给空间又添加了一些新物种。

她还用一部分黄金换了钱,在京城买了两座四合院,在几个城市囤了几块地,把爷奶,爹娘都接到了京城。

二叔和姑姑、舅舅等人见她们干的有声有色,也开始学做起了生意,在她们姐妹的建议下,没过几年,就在京城买了房,拖家带口的搬进了京城。

至此一家人在京城团聚。

一九九零年,外婆一家改回原来的姓氏,并把宝藏图交给了国家,因为李家宝藏大多都是文物,与其在他们手里被惦记,不如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国家,而接手的人正是当初与她们姑侄同行的张胜利。

由于她常用空间灵泉给家人调理身体的缘故,爷奶,爹娘他们都活成了百岁老人,死的时候都是笑着走的。

某一天,大姐心血来潮,问她是不是穿越的?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因为有空间这个秘密,赵晓娟这一生都未嫁人,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无聊了就逗逗几个侄孙儿和侄孙女。

之后的日子里,大部分财产,都让她换成了物资,塞进空间里,毕竟谁也保不齐她还会不会再穿越。

感觉自己生命到了尽头,给自己叫了个殡葬一条龙服务。然后将剩余的财产平分给了侄子侄女的孩子们,就当是他们孝顺的报酬。

闭上眼之时,赵晓娟还在想着这一切会不会是个梦?如今是到了该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