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42)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这院子是在学校的后身儿,过了马路,得转一圈儿,从正门进学校。也得走上个五六分钟,但就是在学校的围墙外面。

人家一听那些预算,就知道家里人口少不了。肯定有孩子念书,想的很周到。

院子里有两排房子,不是正合院那样的倒座房,跟东北的门房差不多,临街的也是正房。那边儿的习惯多是老人住在临街的房子里。因着门口有排水沟,厨房一般都在门房里,倒脏水啥的方便嘛。

连着厨房一般有火炕。齐中这边儿,冬天没有暖气,就是烧炉子,有火炕比只烧炉子暖和得多,老人身子弱,不扛冻,只孩子的话,就得更得住火炕了。

沈默能让老婆孩子受冷吗?就跟周成说,让给前后院都安上暖气。不就是钱的事儿,他家又不差钱,没必要没苦硬气。

早早把钱就给汇过去了,也不怕周成跑。

就没往那上想过。

钱搁在头里,那啥事儿都好办,不用垫钱,支个嘴跑个腿儿的事,有啥办不成的。

“我假期到九月份,你自己先去上任吧,我暑假陪孩子去。”

沈默的课马上就要结业了。

“嗯,我去再把房子收拾收拾,晾上几个月,把孩子转学办了,开学刚好搬家。”

他是去上任的,先住几个月招待所也委屈不着他。

而且到任前几个月,肯定是调研,下乡摸排真实情况,也不会在县里多待。

“没车也不行,还是得买辆越野车,那破路,五十公里和跑一小时。没车你天天上班怎么整?

还是说在得在县城里住?周末回家。

那咱不成了牛郎织女似的?”

洛清微也算是去过一回齐中市了,市里面都没一条像样的公路呢,更别说穷得掉底儿的县里了。

“行,买吧。有空咱去看看车去,回头把勇哥调来。”

没上任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还啥低调不低调的呀。他家财产都上报备案了,清清白白的,还天天骑自行车那是装犊子。

不高调点儿,背后那一帮子也是真蹬鼻子上脸。

“你下周不是要去特区调研了吗?回来的吧。”

毕业之前他们党校组织学员去特区调研,为期一周。

回来还有半个月,写了论文就毕业,办完毕业典礼,除了有特殊安排的,就回原单位等着升迁,或是已经升迁了到新单位报到。

“行。”

等沈默一走,洛清微这边儿,学校里要期末考试,她给老师代的课都上完了,监考几场,学校的事儿算是完成。

医院也得交接,不再出门诊,手头上的患者全送出院,她就开始放假,医院也不用去了。

之后的课程,就是边工作边自学,每学期回学校考试。工作就是实践,不是非得在附属医院上班才是实践。

“……古大哥老领导的老母亲,省城治不了,抢救过来到京城看,在京城医院,没联系上好大夫,拖了半个月了。”

沈默打回来电话,让帮着安排一个病人。

那肯定得安排。

京城医院她没待过,但是熟人不少,大学同学一半都在呢。

过去一看,老太太是脑血管破裂,救过来了,但是血管钙化太严重,随时有可能再破裂。

再是有同学吧,她不好越俎代庖在京城医院治病。

老太太身边陪护的是一个五十多岁很有气质的阿姨,看穿着打扮肯定不是保姆。

“阿姨您好,我是古景明古大哥同学的爱人,也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夫。受古大哥之托来帮忙。阿姨,您看,方不方便给老人家转到我们医院呢?”

要是家属只认京城医院的牌子,那在这边找专家也不是不行,就是得搭上人情,这就是古景明和沈默之间的事了。

阿姨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说话,进来一位大叔,拿着暖水瓶。身上的气场看着应该是个领导。

只是地方上的领导,进了京,派头是端不起来了,人看着挺憔悴的,护理病人哪有不熬人的。

“你好,是洛大夫吧?景明跟我说了。都听你安排,转院就转吧。我去办手续去。”

这位很痛快。

说起来也是一地的大员,在当地也是说一不二的。可这到了京城,想给老母亲找个好大夫,愣是求助无门。找了好些个关系,才算是安排了一个床位。想找专家?来的都说是专家,可是病例一看,都摇头,只让养着,控制血压。

生生的能把人气死。

他这才退休不到一年,真是人走茶凉了。

以前哪怕是在京城呢,也不至真就一点儿关系找不到。

现在,谁理你?

说起来古景明,还是十多年前,给他做过一任三年的办公室主任,大管家。调走之后,就是年节有个往来,没再多交往。

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的消息,结果就辗转打了电话过来,求了党校同学给安排大夫。这得舍下多大的人情。

他都退了,又没啥能帮到他的地方,不能不叫他感动。

所以,真是啥也不怀疑,就听着安排。

第123章 好心会有好报的

把岳老太太安顿好,给安排了一个单间。

当天又求了二舅在下班后来了一趟,岳山河在京城里跑了十多天,孟尚书大夫的名头他是听过的,从来也没想过能请到这样的大国手,哪怕是把孟老的学生请到,都是他现如今能力之外的事。

孟大夫是给大首长们看病的,老年病,还是常见的老年病,那还真就是手拿把捏。

当场给开了方子,还安慰老太太,“老姐姐,放宽心,药按时喝,用不上俩月,就能走能撂了。但是得注意啊,年纪大了,往后大鱼大肉可不能再任性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