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181)

作者: 慢慢同学 阅读记录

“具体的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清楚,肯定得自己拿,但是等咱自己交的部分扣完了,就是国家出了。总之呢,你们只要知道,有退休金拿,还能买房子就成。”

这些年,两口子在家里干活儿,真是实心实意,李老实人如其名,没有话,一年到头听不到他说几句话,人却闲不住,总能找到活儿干,一天到晚脚不沾地的忙活。

家里的院子,有一个土坷垃他都得马上扫了。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板板正正。

李嫂子活儿干得少,除了刘姨做饭她打打下手,就是干点儿零活儿。但她拿事呀。这点跟老太太有点像,精神头够用。

家里有啥事儿交给她,肯定能办得明明白白的。

这么些年,处得好,互相磨合得也很习惯了。洛清微真挑不出来啥毛病,给买个房子才多少钱,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又不是买不起,做为感情投资,哪怕只为了让李老实两口子对家里多尽心呢,也值。

这不,她没说那么细,可李嫂子在家里待这么些年,耳濡目染的,也不是啥都不懂,“你不说我也知道,肯定都是你在背后给拿老鼻子钱了。我俩这钱挣得,跟捡来的似的。啥也没干,你说说,拿这么些钱算咋回事呀!”

“咋能说啥也没干呢?没你们两口子在家,这些年我和沈默能这么放心,说走就走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哪能这么放心。

要按你这么说,活儿是谁都能干,可是别人想干,我也不敢用,不能放心用不是。

咱们之间,说这些就见外了。嫂子,啥也别说了,没意思了啊。”

李嫂子到底没说出别的了,感激得什么似的,找老太太哭了一鼻子,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

回头,洛洛跟老太太先走一步回京了,洛清微放暑假,和沈默一起要出发的时候,李老实两口子不跟着进京,要在家里看家。

李嫂子把存折直接给了洛清微,“我俩就这些钱了,洛老师你看着给买两套房子吧。我们自己去了也看不明白啥,能信得着你。”

存折上有十七万多一点钱。

可不算少了,“嫂子你是真能攒啊。”

洛清微夸了一句,存折收下了。

工资是没少给开,可能攒下这么些,也是够厉害的。

“你说我要是跟李嫂子这么会过,咱家是不是更有钱?”

飞机上,洛清微跟沈默开玩笑。

给沈默说得都无语了,“你快拉倒吧。你跟咱奶奶一样,就不是会抠抠搜搜过日子的人。再说了,你省下那三头二百的,省一年,能省几个?您那分红一年多少?还差那两个?还不够你买个包的呢。”

一个包好几万,是他一直就不能理解的事情。金子打的,也不值那些啊。

又不是珠宝首饰,哪值钱呢?

“我可没买过包,不兴污蔑的啊。我的包都是二表嫂给的。不是,就算是买了,那也正常,奢侈品嘛,不贵咋叫奢侈品呢。人家卖的就是一个牌子,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

这跟台县的蔬菜水果一样,只要说菜是台县产的,老百姓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这菜好吃。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那手工皂,你知道现在卖多少钱一块不?普通的三百八十八起步。加了黄金的那种,一千六。金子才多少钱一克?八十多。那一块皂里,连一克都加不上。再把最名贵的药都算上,成本都用不上两百。

我在家里做过,你是知道的。普通款的那些,做得多的话,成本有没有十块?

但是顾客就是认啊。二嫂把专柜放在港岛,内地的有钱人,专门从港岛带,就觉得用着好,说出去都有面子。

跟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一个意思。”

经济学她是不懂,但是吃穿用,奢侈品这些,她懂呀。

学经济学的沈长官,反而是对这些不是很理解。

直男嘛。

第149章 宠妻这个事得看点儿天赋

“我在米兰的小镇上收购了一个作坊,花大价钱请了老师傅,以后咱们家人穿衣服,再也不用找品牌定制了,咱自己家作坊做,更放心。”

非常难得的,无论是孟家这边儿,还是沈家,这个夏天,聚得特别齐。

连孟先泽大表哥一家三口,都回京了。

大表哥进京开会,大表嫂带孩子也回来了,龙老爷子想孩子,望舒一放假,就老让人接孩子回京城,大表嫂有空就跟着回。

难得一家三口都在。

在大舅家聚餐,洛清微和表姐、表嫂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提起沈默理解不了女人为啥爱背名牌包,穿名牌衣服,用贵的化妆品。

二表嫂说起来,定制衣服的事。

“你可真能折腾,不就是衣服,穿啥不是穿啊。以前咱穿的确良,碎花布我也觉得挺好,多好看啊。现在样式多了,穿不过来了。

对了,我这又给你们一人织了一件毛衣了,明儿个拿来试试,有不合适的,我好改。”

长玉大表姐手里不离织针。

“我的姐哎,您这是真清闲了,啥现成的毛衣买不着啊?非得自己织?”

大姐夫家的丝绸店已经发展成了服装公司,有自己的品牌了,走的还是高端定制,进商场有专柜,卖得很贵。真材实料的,不缺识货的人,销量很好,每年收益也有个几十万,能过得很富足,又不会压力特别大,是过日子最舒服的那么一个状态。

“现在我也不管账了,店里基本不咋去,公司除非你姐夫让我去送饭,要不然门我都不进。你说这一天天的,在家里待着,孩子上学了,家里就剩下我跟保姆,不找点事做,干瞪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