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282)
老大两口子放暑假,把孩子扔给他姥姥带,陪着我一块儿进了趟京城,算是看着姑爷一眼。
长得好,嘴也甜,可我这心里就是不落底儿,太会说了,亲啊爱的挂嘴上,老觉得假。
原本我去,是带了钱的,跟老大两口也都商量好了,给他八十八万嫁妆,再把京城的两个门市转到她名下,要是她想自己开店,费用我也给她出了。
可是一见姑爷那个样儿,大包大揽的说他养家活口,我那些准备都没拿出来,给了八万块钱,多的没有。
连亲家也没见着,说是在南省,家里亲族不少,那边儿生意忙,没时间。
京城的公司,说是小两口一起经营,我这也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买卖了,就寻思着,也没加乐乐的名儿,也没给她股份,咋就是两口子一起经营了?
说让乐乐防着点儿,她也不听,一心觉得姑爷对她绝无二心。我这当妈的,说多了也不好,好像挑拨她跟姑爷的关系似的。
反正我是想好了,不到我死那天,钱和店我是不能撒手,她现在脑子不清醒,我不帮她捏着这些东西,将来有个啥变化,可怎么整。
我自己被男人害得惨,不愿意相信任何男人。
就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洛洛在电话里也说,乐乐的老公嘴特甜,甜言蜜语张嘴就来,看着有点假。
这会儿程雪雁又这样说。
“洛洛让人查了那个陈修远的公司,没什么问题。咱家乐乐长得漂亮,招人稀罕,能理解。而且,我听说乐乐外语好,情商高,帮着男方谈成了好几笔生意。长得又好看,工作上又能帮上忙,谁家儿子娶了这样的媳妇儿,都能乐坏了。”
这是往好里想了。
程雪雁叹气,“只能希望是这样了。小两口互相扶持着,把公司经营好,同甘共苦创业,也行。那我也真能放心了。”
做父母的,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力。
心里再怎么着急,使不上劲就是使不上劲。
第229章 四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
孩子们的心思,洛清微实在是无法理解,也不能感同身受,哪怕是看过那么些小说、短剧,还是不能理解像乐乐这样的恋爱脑行为。
“咱们那时候,是苦水里泡大的,从小到大,除了吃苦就是吃苦,享着啥福了?就是你们城里人,跟现在的孩子吃的用的,能比吗?所以,在咱们的脑子里,天大的事儿,也没有吃饭饭大。
她们呢?从来就没为吃饭的事担心过,即便是我家乐乐,小时候挨过饿受过罪,那也是七八岁之前了。
吃饱穿暖了,她们一心想的就是谈恋爱,谈恋爱,没啥时候比她的爱情更重要。
你是不知道,她跟我梗着脑子捍卫她的爱情的那个德性,能把人气死……”
程雪雁是这么理解的。
洛清微不想再说这些代沟相关的话题了,问起别的,“老家那边儿怎么样啊?今年水气大,运输不方便,菜有没有影响?厂子生产还顺利吗?”
说到这个,程雪雁就笑了,“有一些洼地减产的,地势高的地方,那可真是大丰收了。天气不好,病虫害多,但是好在咱们县里发展经济作物早,跟省城农业大学有联合实验室,农药不缺,害没起来。
就是一点,水气大,菜长得好是好,味儿差劲,不如旱天时口感好,都水了吧唧的。咸菜厂今天成本增加最大的就是盐,水气大,盐量消耗就大。
还有啊,这不是国家开始推菜篮子工程嘛。咱老家的菜农算是赶上了,本来就挣钱,再有补助,好家伙,好几个镇上,都不种主粮了,专门种菜。主要还是葱、蒜、胡萝卜、白菜和大萝卜。
咱县城里原来的批发市场,施展不开了,在北郊专门建了老大老大一个三辣交易市场,一半供国内,一半出口。出口的好像还要更多一点儿。
厂子产量多多少少能有点影响,但是价涨了,总体来说,利润还是涨的。
咱们老县城的城区,你们好几年没回了,现在回去看看,外界都传什么塞外小江南,富得流油。哈哈,这是咱们说,早年随便做点买卖的,现在可不是都富着呢。
上班的,挣得少是少,好在一个稳定。再加上这些年,拆迁占地,都随着单位往外挪动,也都换了大房子,手里还都有钱,不说像做买卖的一样手里余钱那么些吧,肯定也不缺钱用。
只要不败家,没有吃喝嫖赌。我敢说,县城的老户,没有穷的。
现在扩出去的,原来郊区的地方,新建的房子是越建越好,外来的人也多,都是打工的,苦点儿累点儿,肯干的话,也比外面挣得多。
这些年,咱那地方,送出去多少大领导了。一个两个的,干上一任,全升官了。你家沈长官那就是老洼金的名片。
这回他再回东北,老家多少人都念叨,咋就没回寒省呢……”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算是沈默一任县太爷没白干。
洛清微笑着给解释,“不能回原籍任职,这是有规定的。”
除非是一辈子没挪窝,一路从基础走上去的。
沈默这种的,不行。
“你们怎么样啊?还适应吧?听说那位宋书记可不好惹,我原本寻思着乐乐毕业,就到楚池市开分店,让她干。先期跟张燕来过好几回楚池看市场。
每次来都是修路修路修路的,各种修修修,来一趟那个费劲。连路边做买卖的小商小贩都知道,宋书记要政绩,想当省长呢。”
哎哟,这知道得还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