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77)
“同志,找人还是看病?看病这里挂号。哎呀,这不是洛大夫吗?你啥时候回来的?不是搬去京城了吗?”
洛清微一看,老熟人,卫生院时药房的于咏秋,就笑了,“昨儿个回卫生院看大家,才知道你调到县里了。没想到今儿就见到。”
老李院长和老马叔当年对她都很照顾,这些年也没断了联系,她每年都定时给邮膏药,过年给邮年货。俩老现在都退休了,但是马叔一个人,没地方去,还是在卫生院打更,不做饭了。领着退休金,还多挣一份打更钱。
几年时间,世事变幻,原来卫生院的人,只剩马叔和张凤英,张凤英和他那个抠门对象没结成婚,人家回城把她扔下了,她整天看书,看了个寂寞,啥也考不上。嫁了农场子弟,一直在卫生院当护士。
其他人,调到县城的,调到省城的,其他市医院的,反正都想着办法调走了。现在卫生院里都是新分配来的卫校的毕业生,感冒发烧都不太敢开药,严重一点的病全处理不了。
“我八零年就来了,我家男人在农机厂,就对面儿。你这是?”
于咏秋趴在窗口,没出屋,跟洛清微聊起来,隔壁打更大叔出门站在一边听。
“我工作分配到咱们院里了,来报到的。”
洛清微抬抬手里的档案袋。
于咏秋这才一拍大腿,从屋里出来,“上礼拜院长去县里开会回来就说上面给派了一位京城医院的大专家,原来是你呀。
这可太好了。
走走走,我带你去找院长报到,他在办公室呢。”
嗯,院长办公室在第五间,中间的三间,第一间是门诊,里面有两个大夫,六张病床。第二间一样的格局, 第三间里八张病床,上面躺着四个护士。
办公室里,四张办公桌,也放着一张单人床,一看就不是病床。
四张桌后都坐着人。
靠窗光线最好的办公桌后坐着个花白头发戴着老花镜看报纸的大夫,于咏秋带洛清微往老大夫方向走,“牛院长,这是洛清微洛大夫,来报道的。”
牛院长没放下报纸,眼睛从镜框上面看了洛清微一眼,就落下眼皮,接着看报,说了一句,“找莫主任。”
莫主任是坐在院长对面的四十来岁有点胖的秃顶大叔,站起来笑眯眯的,“洛大夫,来,把档案给我就行。咱现在没有那么多诊室,你先在第一诊室过渡一下,小于啊,你叫上老刘,去食堂搬张桌子过来,给洛大夫当办公桌先对付着用几天。”
什么都没问,态度已经不是一般的敷衍,说完就坐下了,接着研究他的棋谱。
办公室另外两位,更是连头都没抬过。
于咏秋不以为意,看上去很习惯了,带着洛清微又出门,“走,洛大夫,我带你去第一诊室。”
总共俩诊室,第一诊室就是药房后身的那一间呗。
“祖大夫,高大夫,这是新来的洛大夫,莫主任让洛大夫之后跟你们一起办公。”
于咏秋也不等俩人回应,转头跟洛清微道,“洛大夫你先坐一下,我找老刘去给人搬办公桌去。”
说完转身就走。
好的,真是棒棒哒!
第65章 谁都能当大夫
“今天上班怎么样啊?”
在办公室里枯坐一天,出去院子里转了八圈,上了十回厕所,总算是熬到下班,回到家,沈默已经在家了。
“别提了,一整天,一个患者都没有。同事们织毛衣的,看棋谱的,纳鞋底子的,就我一个啥准备没有,连本书都找不到,望天儿望了一整天。
三十一个职工,就那么白养着?”
中医院,新成立才两年多,太新,老百姓不认是一方面,中医断层,也没啥正经中医大夫了是另一个方面。
“还中医院呢,那药柜子全是摆设,药连十样都没有。更过份的你知道是什么不?那病床边上立着点滴架子,打吊瓶的。这不是闹笑话嘛,中医院,打西药。药房里西药倒是挺全乎。”
洛清微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中医的困境,上辈子她是整个体验了一遍的,一直到五十年之后,才算是翻过身来,只是中医大夫培养起来太耗时间了,没个二十年的功夫,都不敢下猛药。
那时候老百姓倒是认中医了,可好大夫,排不上号啊。
别说排号,见都见不着。
现在倒回来,看这县城中医院,体会更深刻。
沈默也只是听着,这事儿,他都不知道该咋安慰。
“你那边儿怎么样啊?有没有人给你下马威?”
洛清微问起沈默。
“差不多吧,不过待遇比你好点儿,至少有个正经办公室,开了一上午会,我算是重在参与吧。张副县的工作都分配出去了,领导说了,让我先熟悉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分工。
所以呢,我打算从明天开始,下乡调研去。十八个乡镇,够好走俩月了。”
不是说不熟悉嘛,那就下去熟悉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你自己去啊?”
“看你这说的,我这么大的领导,能自己去吗?肯定得有陪同啊。马主任肯定是要陪几天的,过后我挑了秘书,就是秘书跟着。到了乡镇上,陪的人多了。”
哦,也是。这些洛清微还真不懂,上辈子乔南迁是军转干部进的企业,又跳到政府主管经济的,而且他身上是带着光环的,谁敢明着为难他啊。
现在沈默的情况可不一样,啥背景啊,啥也不是。也不可能让这一级别的人知道个详细。再说了,只看沈默,确定也是没背景,看洛清微档案,就是孤儿,下乡知青。哪里都看不出来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