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83)
姑娘,你有没有啥招儿,让婶子得劲儿点就行。”
整天睡不着觉,谁也受不了。身体也受不住。
整个就是恶性循环。
洛清微手上写着药方子,脸上还是乐呵呵的,“行啊,婶子。我给您开十副药,先吃上十天看看效果。要是不咳嗽了,十天之后,我到就该到宝山镇义诊了,您再到宝山镇找我,我再给您换药方子。
其它的药先别吃了,看药有冲突,影响效果。”
说着把药方子给这镇卫生院的大夫看了一下,问人家有没有药,那大夫是半吊子中医,不会号脉,但是能看懂药方子,认识药材。一看,药材都有。
洛清微就看杨家的俩儿子,“那就在卫生院先熬一副药,给婶子喝上,看看效果?”
杨东升直接点头,“听大夫的。”
省医院都说了,他娘就是三两个月的事儿,让想吃点啥吃点啥,过好最后一段日子。一直瞒着老娘和大姐二姐呢。
让喝药就喝吧,哪怕有个心理作用呢,真能让老太太睡着觉,少受点罪就比什么都强了。
“于姐,你帮着抓药,把药一熬,大火熬开水再转小火,三碗水熬成一碗水。”交代了于咏秋又跟杨婶子交代,“婶子,这药喝完了爱上厕所,是排水排毒呢,别害怕。”
“嗯呢,不害怕,只要不咳嗽,别的都不事儿。”
那就去诊室里等着吧。
第70章 大场面
杨婶子在卫生院一直待到当天义诊结束,喝下药之后,不到两个小时,闺女伺候着上了六回厕所。一直躺着的,小便都是躺着上的,头一个小时还咳,第二个小时就没咳了。
老太太不能自己走了,得靠儿子背着进出,走的时候,在小儿子背上就已经睡着了。大儿子先上车,像抱孩子那样儿,把老太太抱上车,让老太太在怀里睡。
看到的人谁不说,杨家的儿女孝顺。
更多的人是感慨,洛大夫医术好,老太太病那么重,一剂药立竿见影,几小时就见效。
来找她看病的人越发多了。
恨不得镇上离得近的所有人,别管有病没病,都来让洛大夫给把个脉。
有的还真号出病来了,有人不信,非得去县医院看看,还有不信邪的,去省医院看。等确诊后,服气了,再回来找洛大夫开药。
那时候,洛清微都到别处义诊了,一个两个的追着她走。
杨家老太太十天之后也找过来,这回没让儿子背,自己拄着拐棍从车边走到院子里的诊台边的。
诊室里已经排不开队,还好天气热起来,外面不冻了,就放了两张桌子在院子里,排队吧。
杨婶子气色比上回来,好太多了。
“洛大夫,多亏你了。当天回家我就能睡着觉了,睡了三天,我就觉得身上有劲儿了。这几天,吃饭也见强,还能下地屋里屋外的走几圈,上厕所也能自理了。你再给婶子看看,我感觉是好透了。”
那就看看。
好透是不可能的,咋可能这么快就好呢。
肺积水消了,炎症基本也都消了。剩下的就是控制癌细胞。老太太是过过苦日子的,年轻时受过累,干活多,身体底子不错,没别的毛病。只针对癌细胞就可以,没别的病干扰。
“婶子,是好多了。不过您这病的时间长了,可不能就吃这几副药拉倒了。见强也得再巩固几个疗程,我再给您开十副药,三天一副,吃一个月。这个药还是有点副作用,可能影响胃口,饭量下降,嘴里没滋味儿,但是也要忍住,不能吃咸的,少吃盐。可以多吃点水果,一个月之后,再复诊。”
杨婶子很高兴,这会儿的人,都喜欢治好病了再多吃两天药,巩固一下。有一些就因为这样,非来病都好了,用药过量再添新病。
可是听劝的少,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洛清微这么说,正中杨婶子下怀。本来老太太也想着,要是洛大夫不再给开药了,就拿之前的方子到别处抓药,再吃十天,巩固一下的。
“好好好,都听大夫的。”
……
老太太这治得效果太明显了。
之后接了好些肺病的,气管炎的,还有糖尿病的患者。
这年代肺病的多,糖尿病高血压之类富贵病,还真不多。
糖尿病患者不是别人,正是杨婶子的亲妹妹,嫁的是张家沟的前生产队长,张前副县的亲叔叔。
对洛清微来说,谁都是一样的患者,一视同仁,来了就给开药呗。
这老太太可没她姐姐幸运,生了五个儿子,没人管,老伴也不管,是她外甥也就是杨东升给送来看的。
到了这时候,洛大夫的名气已经算是在洼金县打出去了。
来看病的人,人山人海。
郭县长亲自撰稿的新闻稿,省报也登了,据说人家还拿了三十多块钱的稿费,给政府食堂买了一头猪,所有职工加餐。
上省报,可了不得了。
洛清微到二道沟镇义诊的第五天。
省里的电视台,市里刚成立的电视台,正愁不知道报导啥,来了两辆面包车,抬着昂贵的摄像器材,要来拍摄义诊现场。
省、市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带队,基层同志表现好,肯定得有个态度,要表扬的嘛。市公安局和县局都抽调了大批的警力保护。
县里领导班子都出现了,露脸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省里的领导,小县城里排得号的人,不一定有机会见。
卫生局的王局长红光满面,这简直是掉到他头上的大政绩,美的呀,脚下发飘,张罗得热火朝天,把卫生局的人全都拉到现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