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穿越,嫁给太监爽翻了(272)
离开国公府后李族长去了李明月家。
他跟李侍郎密谈一个多时辰,之后这两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带着几个小厮去了李氏清修的佛堂。
李氏还不能死,但却不能再让她去外面蹦跶。
李世郎还有其他的儿子女儿自然以大局为重,但李氏却只有李明月一个。
这女人爱女如命又极度狡诈,若是知道李明月死了可不会管别人死活。
李夫人看到俩人的阵仗首先想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惊恐的问他们明月怎么了。
李侍郎叹了口气不忍的转过头,李家族长却让人制住了她把药灌了进去。
直到李夫人瘫软在地口不能言他才幽幽的把李明月在赵家的事说了。
李夫人泪水糊了满脸,眼中是藏不住的恨意。
明月已经要和离了没必要走这一步,她女儿是被灭口了。
自从李夫人策划换亲之后便被夺了管家权关了佛堂。
虽说李明月能时常探望但也无法插手娘家的事,管家的姨娘一年来已经把她的人清除的差不多。
这会儿她被灌了药扔在床上,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只可惜李侍郎还是低估了李夫人的手段,更是低估了一个母亲疼爱女儿的心。
李夫人硬是扛住了药性,咬破了十根手指用自己的衾衣写了血书。
夜深人静后守门的婆子早就去睡了。
一个窈窕的身影蹑手蹑脚的溜了进来,紧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
李氏将那件血衣卷好,在那女孩的手上反复地写着江心雨。
那女子重重的点头,趴在李氏耳边小声道,
“奴婢知道了,去找江大姑娘。
夫人放心,奴婢会回来救您。”
第224章 事发
宁国公府就算没落了起码架子还在。
国公爷亡故不光京城官员需要吊唁连宫里都要赏下丧仪。
可以说,这是继宫变之后规格最高的一场丧事。
在古代是有明确阶级之分的,婚丧嫁娶都是有严格规矩。
什么人能用什么样的棺木什么样的装饰图样都有标准。
超出了就叫逾制,没人找麻烦无所谓,若是有人盯上罪名可大可小。
可若是一味的往低了办也不成。
世家大族活的就是一张脸皮。
该用樯木的就得用樯木,该用金丝楠的就得用金丝楠。
若是用的差了就等于告诉世人你们家穷的连面子都顾不得了。
以后上流社会没人带你玩,等于是被排挤出了这个圈子。
宁国公府是真的穷。
但死了国公爷这么大的事也不敢敷衍,只能偷偷卖了几个铺子典当了一些古董摆件勉强知应。
国公夫人看着账本眉头紧锁恨不得把这上面所有烧钱的玩意儿都划掉。
可惜也只能想想,勒紧裤腰带咬着后槽牙也得这么花。
国公府的架子不能倒。
等办完丧事儿子就要袭爵,若是这会儿闹了笑话他们家就彻底没有起复的希望了。
赵承业也深知这一点,特意嘱咐了他母亲这不是省钱的时候。
这两天他也跟来吊唁的官员攀谈拉关系,期望着袭爵之后能入朝。
国公夫人那边越发的焦头烂额,有关系不错的还问起了她家儿媳妇为何不在外待客。
国公夫人脸僵了一瞬。
她那儿媳妇脑袋都被打烂了这会儿冻在冰库里呢,要是能出来待客还不得吓死人?
也亏的这会儿已经入秋没那么热了,否则用冰都是大问题。
国公爷刚死若是再死了个儿媳妇难免惹人怀疑。
反正李家那边也打点好了,只能暂时将李明月藏起来。
起码得藏三四个月还得有个过得去的说法。
赵家母子早已对好了口供,这会儿听人问国公夫人立刻为难地叹了口气,
“我那儿媳刚怀上了孩子胎相有些不稳。
那孩子孝顺,国公爷这一出事惊得都见了红,还是我硬逼着才肯卧床保胎。
国公爷生前心心念念的就是看着承业有后,这好容易怀上了可不敢让她乱动。”
这一说法倒是合情合理。
毕竟国公府是单传,确实没有什么比子嗣更重要的。
那些夫人也连忙附和,说是孝不孝顺不在磕几个头,给夫家开枝散叶才是真孝。
也有人夸赞国公夫人是好婆婆,李家女嫁到他们家可是掉进福窝了。
国公夫人把李明月这胎说得十分不易。
一是为过几个月李明月亡故做铺垫,二来也是防止有人去探望。
我家儿媳妇怀得十分艰难说不得啥时候就流产,这时候你们谁敢去看?
不怕正巧赶上说不清楚吗?
这一招还真绝。
原本有几个跟李家也沾点亲戚的看李明月的夫君马上要袭爵还想拉拉关系。
这回也不敢提出去看了,就怕这国公府的金蛋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儿她们担待不起。
遮掩过了李明月的事国公夫人松了口气,却不想才第二天就出事了。
五城兵马司刑部东厂联合办案,调查国公府世子夫人李明月被杀一案。
国公夫人立刻瘫倒在地,白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赵承业也是脑袋嗡的一声,却还是强装镇定把人请到了花厅。
这种最坏的情况他已经提前做过预案,大不了就是丢人罢了。
只要一口咬定了是李明月毒杀了他父亲,那么他激动之下失手打死人便是情有可原。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收回他的爵位,只要他还活着就还有希望。
虽说不知道是李家族长那里出了问题还是在李明月父母那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