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穿越,嫁给太监爽翻了(379)
只有没了这个指望他们才能更忠心自己这个皇帝。
至于说叶肖。
不光他这个皇帝知道满朝文武也知道,这新任的镇国侯比他老子差远了。
手段不够狠能力不够强,仗着现在东厂都是他爹的心腹他这个位子才坐的安稳,以后还不一定怎么样呢。
朝臣们不会傻乎乎的押宝在他身上,做不成权臣皇帝自然也没什么可忌惮他的。
也有人跟皇帝嚼舌根说是贺章是肖渊心腹不该让他掌握太多权力。
但肖渊已经急流勇退远走他乡贺章能力又强,晋泽瑜并没理会那些酸话依然重用。
肖渊带着老婆跑了骂得最凶的是晋泽康,毕竟他一跑自己就成了唯一碍眼的一个。
他们的年龄说告老还乡太牵强。
肖渊一个退出去还好,他若是也跟着退不光朝政会乱也会让晋泽瑜以为他俩故意给他使绊子。
晋泽康无法只能出工不出力,一边苦逼的每天上朝一边减少自己对朝政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缓慢又极富技巧的工作。
首先不能表现得太消极让人说他尸位素餐对大晋不尽心。
毕竟他执政十多年可圈可点,皇上一亲政他就装傻充愣别人还以为他对皇上执政不满。
其次也不能表现的跟以前一样睿智,不然怎么显出皇帝的能力?
现在他可不是这个国家的老大了,作为一个打工人不能抢老板的风头是铁律。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但那个度真的很难拿,晋泽康演戏演的心力交瘁每天都想掀桌子说老子不干了。
谢卓是几个人里相对最单纯的一个,他觉得晋泽瑜是康哥一手带大扶植上皇位跟自己亲儿子也没啥区别。
真心没必要把小皇帝想的那么绝情。
晋泽康若是想当皇帝当初直接就做了,那时候都没做又没有儿子继承家业皇上防备他实在没必要。
可惜不过一年多他就啪啪打脸。
晋泽瑜到了适婚年龄开始选秀。
皇后出自齐阁老家。
齐家三朝元老优秀子弟众多,家族中在朝为官的就不下30人。
虽说只一个一品但从二品到九品从六部到地方官一应俱全,综合实力可圈可点。
淑妃德妃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就连两个嫔位娘娘也是家里掌了兵权的。
大家都不傻。
即便太后那边传出来的说法是世家大族教养的女儿规矩好才选做高位但谁都知道,小皇帝这是在给自己身上加码。
晋泽康知道他选的人什么都没说,只是回去后一个人喝闷酒。
皇子成婚有个心照不宣的共识。
若是有意大位的必然会找强有力的岳家增加自身砝码。
若是想退出皇位角逐平稳度日的便会主动求娶身份好看但家中没实权的姑娘表明自己没有野心。
如果是皇帝不满某个皇子想绝了他上位的可能也会赐婚不尽如人意的人家以示敲打。
这是所有皇室子弟都知道的。
晋泽瑜已经是皇帝。
如果他真放心自己这个摄政王兄长就不会急着一连娶进五个权臣之女。
说到底还是信不过他心生防备,想通过后宫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
自己手把手教了十年的孩子说不寒心是假的,哪怕这种情形他早就预料过。
谢卓为晋泽康不值。
他没那么深的沉城府,对皇帝的不满多少都带出来一些。
可他却忘了如今的晋泽瑜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不是以前的小屁孩了。
在一次他言语不太恭敬的时候被人拿了把柄让晋泽瑜罚俸一年闭门思过3个月。
虽说这处罚很轻但也是一个信号。
朝臣们仿佛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渐渐的分出了不少保皇派和观望派。
晋泽康什么都没说,只是安抚谢卓让他带着大笔的财产悄悄出京去了犬戎。
至于京城这边,找了个跟谢卓有几分像的尸体直接报了个醉酒落水不治身亡。
晋泽瑜知道后在自己寝宫砸了茶盏,他知道这是摄政王在表达对他的不满。
先不说谢卓年富力强一身武艺不可能随随便便掉进荷花池淹死。
就说他好歹是位侯爷,难道身边是不跟着的人吗?
早不死晚不死自己罚了他闭门思过就死了,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有问题。
皇兄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暗示自己这个帝王容不下人要清理他的势力了么?
自己是皇帝难道还罚不得他谢卓吗?
皇兄是想干嘛?
晋泽康不想干嘛,他就是累了,觉得没意思了。
他都不想在京城待了,先把软肋送出去收拾自己的房子不是理所应当么。
他能弄个假尸体编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已经很给皇帝面子了,希望这小子不要得寸进尺。
晋泽瑜自幼聪慧当然懂得权权衡利弊,谢卓假死即是皇兄的抗议也是退让。
事已至此他没人可斥责也不能揪着这件事不放,尽管憋屈也给了谢卓死后哀荣。
只是这兄弟俩心中都有了隔阂,再见面时显得疏离客气了很多。
谢卓假死后晋泽康开始频繁的告病,即便上朝也不再发表意见。
表面看是对皇帝言听计从,晋泽瑜确觉得他是故意在给自己难堪。
年轻气盛初掌权柄的小皇帝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见摄政王不再干预他决策越来越大胆。
朝政繁多总有犯错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无论是晋泽康肖渊还是以前的老皇帝都没少犯错。
但偏偏小皇帝正是敏感的时候,有朝臣私下里说若这事儿是摄政王决策绝不会错狠狠的刺激了他的敏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