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嫡女重生后,被小侯爷娇宠了(68)+番外
她突然就明白了外祖父要来华阙城的原因,也在这一刻想通了圣上为什么突然下一道旨意让自己进宫陪太后解闷子。
外祖父舍弃闲云野鹤般悠然自得的生活,重回大宣漩涡的中心,是为了给她庇护啊!
想到这里,苏知鹊不知不觉红了眼睛。
“傻丫头,好好说着话,怎么就哭了呢?”王慎心疼地摸去她眼角的泪。凑着这个机会,他压低声音道,“你进宫没多久,外翁就知道了。我也是故意在太子面前夸你的。太子虽聪慧机敏,但受不得激,我激怒了他,他定然会去找身边的人去打探你的消息。找到你,便会想法子把你带到我的面前来,好让我念着他这一处好,少罚他些课业......”
听到外祖父这样说,苏知鹊破涕为笑。
怪不得常常听别人提起外祖父又敬重又恼怒,夸他是国之栋梁,骂他是狡猾的“老狐狸”。
王慎笑了笑,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阿慈”身上,不解地问道:“你不是讨厌那小子吗?怎么外翁听说,你自冶底岱庙回来之后,同他走得越发近了?”
苏知鹊大吃一惊,她压低声音道:“外翁,您,您怎么发现他是假阿慈的?”
“你看他露在外面的手关节,虽然修长,但看着比一般女子的要大上一些。还有那副生人勿近的压迫感,在这宫中做事的宫女,有几个不是卑躬屈膝,谨小慎微的......”
王慎分析得头头是道,苏知鹊听得冷汗涔涔。外祖父都看出来赵慕箫的身份了,那别人......
苏知鹊不敢再想下去了。
王慎轻笑一声,宽慰她道:“别自个儿吓自个儿了。应该没有其他人发现那小子的身份。倒是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若是你真看上了那小子,外翁就舍了这张老脸,去皇上那求一道圣旨,为你和那小子赐婚。日后就算你改变了心意,咱们随时和离......”
“外翁!”苏知鹊赶紧阻止外祖父的“豪言壮语”。她说太后有意撮合赵慕箫和慧宁公主,而赵慕箫的母亲也不会同意自己嫁给他。
“他母亲还能大过圣旨?”王慎提高了声音道。
“外翁,您别说了,我不喜欢他!”苏知鹊也提高了声音。
不远处的赵慕箫听到她喊出的这句话,缓缓地低下了头。
第54章
暴露身份
王慎看着外甥女坚定的神情,叹了口气,不再言语,转身缓缓走向茶桌。
他拿起紫砂壶,轻手轻脚地斟起茶来。
苏知鹊目不转睛地瞧着茶水如细流般落入瓷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丝丝宁静与淡然。
从昨夜便一直提着的一颗心在这时慢慢回落,逐渐安定下来。
王慎递给苏知鹊一杯茶,她接过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温热的茶水仿佛能熨帖人心中的褶皱。
她知道,外翁沏茶的手艺一向很好,在琅琊的那些日子,很多人慕名而来跟外翁探讨茶艺。但是外翁是挑人的,高官之人他拒之门外,山野樵夫他热烈欢迎。
苏知鹊默默地捧着茶杯,对面的外翁在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与感悟:“人啊,有时候就像这茶叶,非得经过一番沸水的冲泡,才能释放出真正的味道。我这把老骨头,活了这么大岁数,却还是学不会低头服软。”
他苦笑了一下,继续道:“总以为自己嘴硬心坚,能扛过所有的风雨。可实际上呢,这世上的事哪有一成不变的?硬碰硬,到最后伤的往往是自己。就像这茶杯,若是不懂得适时地接纳茶水,迟早会裂开。”
王慎的目光透过茶杯的氤氲,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知知啊,你像你娘多些,年轻气盛,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这是好事。但也要记得,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坎儿都得硬跨,有时候,退一步,或许能海阔天空。别等到像我这般年纪,才后悔当初的自己太过倔强,错过了太多本可以温柔以待的风景。”
说到这里,他轻轻放下茶杯,眼神里满是释然与期许:“记住,人生如茶,需得慢慢品味,方能知其甘苦。别让你的硬气,成了将来后悔的源头。”
提到阿娘,苏知鹊只觉鼻头发酸,眼眶瞬间红了,她慌忙背过身去,不想让外翁看到自己失态的样子。
在她的记忆里,阿娘自宋晴进门后,从来不屑于她的栽赃陷害,只是,阿娘在日复一日的失望里,对自己的夫君逐渐疏远,最后宁死也不愿见他一面。
阿娘是倔强的。
儿时,苏知鹊并不十分理解阿娘。家里有姬妾的人家又不只他们苏府,为什么别人家的主母能忍得,她的阿娘就忍不得?后来,她才明白,当一个女子,真正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是半分也不想同别的女人来分享自己男人的。
就比如,她发现自己对赵慕箫悄然而起的心意后,颇为介意他后宅里的五个宠妾。在外翁想求一道圣旨为自己和赵慕箫赐婚后,她体谅他的为难,断然拒绝。
想到这里,苏知鹊偷偷瞧向赵慕箫,发现他眼尾泛红。或许是离得远,她看差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突然有太监前来传旨,说是太后醒了,召苏知鹊过去。苏知鹊忙不迭地随着太监离开,赵慕箫这个“阿慈”自然紧跟其后。
到了太后寝宫,太后正靠在榻上,见苏知鹊来了,微微一笑。
苏知鹊见状,连忙向前迈进一步,然后恭敬地弯下腰,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向太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仪,并轻声说道:“太后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