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投喂病美人表哥后(262)

作者: 其金 阅读记录

“你是谁?”沈凤翥冷声问道。

这女子穿着绸缎,头上插着发钗,显然不是灾民。

女子被沈凤翥吓住,手里的东西砸到地上,发出一声巨响。

“奴,奴,奴家阿茹,是薛县令的侍妾。”女子结结巴巴地回答。

两人见落地的是个大食盒,里面的炊饼还冒着热气,散了一地。

阿茹瞥了沈凤翥一眼,飞快蹲下身将炊饼捡入食盒中。

“侍妾?”沈凤翥走近,直盯着阿茹的眼睛,“你不在后院呆着,到这里来做甚?”

“奴家…听闻前衙收留了一些北离人,奴家,奴家……”

沈凤翥见她虽躲避自己的眼神,但眼神澄澈,没有在说谎。

他见这女子浑身发抖,似乎害怕自己,随即换上温和笑颜:“娘子莫怕,你是想送吃食?”

“是。”

梁俨拉过沈凤翥,拍了拍他的后腰,凑到他耳边轻笑:“她不过一个弱女子,你还怕她行刺我不成?”

刚才小凤凰一下就站到了他前面,他都来不及张嘴,小凤凰就开始盘问人。

沈凤翥挪开了些,对阿茹笑道:“清晨霜寒,你别冻着了,把东西给我吧,我替你送。”

阿茹瑟缩道:“奴家,奴家……还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奴家的家人。”

梁沈二人对视一眼,让阿茹去了安置北离人的房舍。

梁俨提着灯笼,让阿茹仔细找人,阿茹看到昨日为首的北离老人,激动地摇了摇老人的臂膀。

老人醒来见到阿茹,惊讶得猛吸了一口气,两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家乡话,周边的北离人被说话声吵醒。

众人看到阿茹,围了上来,少顷,阿茹泪流满面。

“怎么哭了?”梁俨最怕女孩儿掉泪,慌忙上去询问。

“王,王来了——”老人看到梁俨,行了抚胸礼,众人跟着老人向梁俨行礼。

阿茹见状,双眼圆睁,她听老爷说蓟州的那位殿下来了,没想到殿下就在眼前。

“免礼免礼。”梁俨掏出一块手帕递给阿茹,“如今见到亲人,怎么还哭了?”

沈凤翥将食盒打开,趁着饼还热乎,先分给了小孩子。

阿茹哽咽道:“殿下,我的父母都死在雪里了。”

老族长说她父母死于雪灾,哥哥和弟弟被征去了王都。

他们部落就剩下这两百多人了。

梁沈二人闻言,叹了口气,天地不仁,凡人无力。

“逝者已逝,你要好好活下去。”梁俨摸了摸阿茹的头,这姑娘看着也就十六七岁,以后的路还很长。

众人分着一盒炊饼吃,梁俨说等会儿就会起锅煮粥,不会饿着。

“王,仁慈的王——”老人眼泪婆娑。

他们的王拿走了他们的牛羊和豆子,大燕的王却给他们饭吃。

“天亮了,阿茹,你该回去了。”沈凤翥对阿茹说道。

他想这女子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来寻人,肯定不愿被人发现。

阿茹如梦初醒,向梁沈二人行了北离的礼节,又行了大燕的跪拜之礼,这才提起裙摆匆匆离开。

天亮后,衙役便开始起火熬粥。

薛採起了个大早,想着要赶在殿下之前来做做样子,去给灾民舀粥水,这样方体现他的勤政爱民,殿下必会对他另眼相看。

令薛採出乎意料的是,殿下和侯爷此刻正站在锅前给灾民分粥。

“殿下,您折煞下官了。”薛採奔到梁俨身边,伸手就要接过殿下手里的大勺。

梁俨手腕一转,淡淡道:“急什么急,本王给你安排了差事。”

薛採收回手,附耳听令。

“昨日是哪两家腾出了房舍啊?”

“回殿下,是城北徐家和城西姜家。”

“你亲自上门去请人,本王要请这两家的当家人喝茶。行了,去吧。”

薛採闻言一愣,随即喜笑颜开,忙不迭就去请人。

给灾民分完粥,梁俨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了完事,薄师爷见状吓了个半死,“殿下,您的早膳,县令大人昨夜就吩咐过小的了,殿下想在何处用膳?”

梁俨淡淡一瞥,指着坐在地上喝粥的灾民,“今日便算了,把早膳送到寝房去,请临江王殿下用饭,以后不必给本王和临江王单独备饭,他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薄师爷咽了口唾沫,笑容僵硬地看向沈凤翥。

梁俨又盛了一碗粥,端给沈凤翥。

沈凤翥接过喝了,对薄师爷道:“行了,本侯与二位殿下一样。”

薄师爷揩了揩头上的汗,又听殿下说道:“你去把城里的大夫都寻来,给灾民看病。”

薄师爷扫了一圈,这些灾民受了冻,许多人生了冻疮,感染了寒疾,病情严重的皮肤已经溃烂得不成样子。

等薄师爷走后,梁俨看着爱人,满眼愧疚怜惜,“这几日委屈你了。”

沈凤翥摇了摇头,捧着粥碗慢慢啜饮。

粥碗飘出的热气将黑糯睫毛熏得润润的,梁俨嘴角微弯,手掌钻进氅衣,温柔地抚摸爱人的侧腰,不过摸了两下,却被爱人瞪了一眼。

沈凤翥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挪,“殿下,在外面要...注意姿仪。”

梁俨笑笑,连声说表哥教训得是。

不到半个时辰,薛採就领着人回来了,他拿出珍藏许久的好茶,想自己亲手给殿下烹茶,长平侯却让他退下。

他在旁边偷偷打量贵族的烹茶之法,这长平侯生得似那饮风餐露的神仙,没想到颇通茶道,动作行云流水,优雅从容。

徐公和姜公带了重礼来拜见殿下,看到侯爷亲自给他们捧了茶,慌忙站起身接了,连声道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