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换嫁后,大力美人发家致富养崽(131)+番外

作者: 大果小橙 阅读记录

破烂得发白的大门紧闭着,但因为门比较破旧,中间有很大一条缝隙,院子里的情景一览无余。

院子并不小,但只有并排两间屋子。

屋子都很破旧,屋顶的瓦片黑漆漆的,早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屋檐下挂着几串玉米,几串辣椒。

可能因为挂得太久,都有点发白了。

关幼霜敲了下门,过了一会,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弓着腰,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关幼霜觉得她年龄好大,感觉就跟100岁了一样,她觉得这应该是爆米花那老人的老母亲吧。

老妇人打开门。

关幼霜很礼貌地说明了来意,老妇人笑着请她进去坐,并热情地给她倒了热水。

屋子里家具简单,一张方桌,两把椅子,一个火炉,一个立柜。

但都收拾得很整齐。

炕上放着一个很大的针线笸箩。

关幼霜一眼就看到了立在大方桌上的那个黑白色的大相框。

相框中,一位很年轻的男子微笑着,从眉眼看,跟爆米花的那位老人有几分相似。

相片前的香炉中,一根香燃烧着。

碟子中,放着一个苹果,一个梨,一根香蕉,还有一个花卷。

想到刚才门口墙上的那个碗,关幼霜心里一阵发紧。

可能看到她在看照片,老年人指了指相片,说:“他是我儿子,叫小武,去年腊月29,在煤矿上遇难了,可怜娃还没结婚。”

儿子?

还没结婚。

关幼霜的水杯停在了空中。

第117章

震撼

关幼霜不可思议地看了看老妇人,这么说,她可能也才四五十岁而已。

她觉得心里堵得慌,她想说点什么,又感觉什么都说不出来。

老妇人拿起抹布,拿起相框,认真地擦拭着,说:“我娃才21岁,之前村子里招煤矿工人的时候,我不同意他去,可是他非要去,他说他不想看到我和他爸爸那么辛苦,他说他可以挣钱养活我们。”

老妇人开始哽咽了。

关幼霜觉得鼻头一酸,赶紧使劲喝水。

老妇人把相框放到原位,撩起衣襟,擦了擦眼睛,说:“唉,你看我,你要借板车是吧,在后院子里,我给你去取。”

关幼霜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说:“阿姨,您别难过,弟弟在天之灵,也希望看到您跟叔叔好好生活。”

“是啊,我都明白。”老妇人指了指墙上的几幅画,说,“煤矿上赔了点钱,日子也过得去,我靠着这些打发时间,倒是过得也快。”

关幼霜看了看那些裱起来了的花鸟鱼虫画,不明白老妇人什么意思。

看着画打发时间?

老妇人指了指针线笸箩,说:“这些画都是我绣的。”

绣的?

这墙上逼真的画竟然是绣出来的?

关幼霜感到心脏猛地一颤,她走过去,果然发现,是用极细的丝线绣出来的。

画挂得都比较高,她够不到,不然,她真的很想摸摸。

她知道,刺绣是一件很费心力很费时间的事,短短半年,她就绣出了这么大这么复杂的三幅画。

她估计都没怎么睡觉吧。

关幼霜觉得心疼,心疼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

老妇人走过去,从针线笸箩中取出一个叠得很整齐的棉布,说:“我现在正在绣这幅。”

关幼霜展开,便看到一副拿圆珠笔画的画,看得出,是一副田园风景类的。

空中,是白云和大雁。

地上,是小溪和鱼儿。

远处,是牛羊和牧羊人。

近处,是房屋和秋千。

房屋门前,坐着一位男子,似乎在抽烟。

轻轻扬起的秋千上,坐着一个小男孩,身后,站着一位女子,她张着手臂,似乎在护着她。

刺绣,这画只绣了草地。

看着是绿色,但其实用了十几种不同的色号,层次递进非常柔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当然,这也使得草地更加逼真。

虽然其他画没有上色,但一看就能联想到那个让人心动的温馨场景。

关幼霜学过绘画,也懂得构图。

但这样一幅复杂的画,就是专业的美术生,都不容易画出来,更别说绣出来了。

“阿姨,这是您画的吗?”

老妇人点点头。

“您都不在纸上打草稿吗?直接在布上画呀?”

老妇人笑着说:“心里有那个场景,哪一笔该画什么都是定的,自然就画出来了。”

关幼霜的心砰砰狂跳,这也太厉害了吧。

真所谓高手在民间。

她好激动,拉起老妇人的手,说:“阿姨,我即将开刺绣厂,您能来刺绣厂给我们当老师吗?”

“刺绣厂?”

关幼霜赶紧点头,说:“是的,刺绣厂,正在修建,估计一个月后就完工了,在顾家台,我每天早上可以来接您,晚上再送您回家。”

老妇人笑着说:“我也就绣着打发时间,并不会当什么老师。再说我每天得给老伴和我儿子做饭。”

关幼霜想到门口那碗上的面条,心里一阵难受。

“阿姨,您想想,和一群人在一起,时间是不是过得更快?至于叔叔和弟弟的饭,我请人专门给他们做好不好?”

老妇人没说话。

关幼霜拉起老人粗糙的双手,说:“阿姨,我是真心实意想请您的,您一定能让咱们刺绣厂大放光彩的,到时工资或者有其他要求您随便提,我都答应。”

老妇人看了看儿子的照片,终于说:“我想想吧。”

“好。”

临走时,关幼霜本来想给老妇人给点钱,但又觉得有点唐突,而且有这么高艺术造诣的老人,看重的也是精神方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