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换嫁后,大力美人发家致富养崽(237)+番外

作者: 大果小橙 阅读记录

关幼霜不好意思地说:“就随便画的,哪有那么夸张。”

“哦,对了,你是想尽快开工对吧?”

关幼霜点了点头。

“我这边帮你联系了两个合适的负责人,一位是刘师傅,他从事建筑行业20余年,经验很丰富,另一位是小张,虽说刚进入建筑行业不久,但是从名校毕业的,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设计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他们的资料,你看看。”

关幼霜看了下,说:“我们那块属于山区,地理位置比较复杂,我就选张师傅吧。”

“行,那合适的话,我现在就帮你做报价,完了就可以签合同了。”

“好,大概需要几天时间?”

刘福舟想了下,说:“我尽量这两天做完吧,最晚后天,咱们就可以签合同了,下周一开始施工,你觉得怎么样?”

“行,那麻烦刘经理了。”考虑到梁玉婷还在门口等着,关幼霜没有做过多的逗留,就离开了。

刚走出大门,梁玉婷就拿着一个冰激凌迎了上来,“给你的,快吃吧。”

关幼霜接过去,“你怎么不吃?”

“我都吃完了。怎么样,谈好了吗?”

“嗯,好了,下周一就开始施工了。”

“那我们现在去哪?”

关幼霜抬起手腕,看了下表,才上午十点多,她本来打算过去找顾尔容一起吃饭的,但这会过去,人家也没下班,不如下去逛逛吧。

“走吧,咱们去百货大楼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款衣服?”

“好。”

建筑公司距离百货大楼也不怎么远,大概两公里的样子,她们俩决定走路过去。

路过一个电线杆时,关幼霜无意间扫到了一张广告。

一张关于沿海地带招聘女工的广告。

她猛然想起答应顾小云的事。

她退后几步,认真地看了起来。

谢玉婷问道:“幼霜,这是什么?”

“浙江那边一个工厂招聘女工呢,小云也提过这事,我答应帮她去问问的,这上面说可以去教育局咨询。走吧,咱们去教育局。”

教育局距离水电局只有几百米,关幼霜之前看到过。

十分钟后,两人到了教育局。

门口的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身穿一套合体的西服,皮鞋锃亮,头上打了发油,油光闪亮。

他热情地向大家介绍着他们的塑料厂。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些宣传册和资料。

原来,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本地人,叫陈合,二十几年前离开家乡,到沿海这家塑料厂打工,如今已经当上了塑料厂的厂长。

这次,他特地回到小县城,是想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县教育局得知此事后,积极地配合宣传,并提供了场地。

第211章

是她吗?

一个穿着破旧蓝色外套的中年妇女拉着自己女儿的手,略带紧张地问:“你们工厂是真实存在的吗?”

“是啊,我也有这个疑问,孩子从来没出过远门,这安全吗?”另一位妇女说道。

陈合从桌子上拿过一些宣传册,说:“你们放心,我们工厂是正规的,工资每个月都会按时发放。而且,就算你们不相信我这个人,也应该相信县教育局吧。”

说着,他看了看县教育局的协助人员王祥云。

王祥云点着头,说:“各位,我们教育局对这次招工是高度重视的,大家可以放心。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听说沿海那边工资高,是不是真的啊?”

“那边的工作累不累?我们一天要干多久?”

陈合耐心地解释道:“工作是有点辛苦,但工厂有完善的宿舍和食堂,每天工作八小时,加班有加班费。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从我们县城过去的老乡,大家可以互相照顾。”

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鼓起勇气,问道:“叔叔,请问那边有没有学习的机会?暑假过后我还想继续读书。”

“工厂有图书馆,平时可以通过工牌免费进入,另外,我们会有短期工与长期工,短期工就是专门针对于你们这些学生特意设置的,重点也是为了让你们能借用假期挣点钱给父母减轻负担,当然也可以长一些见识。”

一位中年妇女说道:“听上去还不错,你们工厂招不招40多岁的人啊?”

“是啊,我也想问。”另一位大妈说道。

陈合笑着说:“不好意思,这次我们针对的只是16岁的年轻人,等下次有机会了,我一定及时向大家转告。”

这时,王祥云咳了下,说道:“我再重申一遍,这次只招女娃,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龄大的人,如果有意向打工挣钱,完全可以去咱们附近的工厂,BR县地毯厂、方便面厂、砖瓦厂,甚至顾家台新建的刺绣厂。”

梁玉婷兴奋地拉了拉关幼霜的衣角,说:“幼霜,不如你也给刺绣厂来一波现场招工?”

关幼霜摇了下头,说:“刺绣厂没有修宿舍,我打算暂时就招附近村子的人。”

旁边一大婶听到她们的谈话,转过了头。

她上下打量了关幼霜一眼,说:“你就是建刺绣厂的顾家小媳妇?”

梁玉婷自豪地大声说:“是,她叫关幼霜。”

“你可真厉害,准备啥时招工啊,我妹妹可是全村出了名的刺绣能手,很想去刺绣厂上班呢。”

这时候,大家也都开始看向关幼霜,七嘴八舌地问一些刺绣厂的问题,比如什么时候招工啊,工钱多少呢,现在是什么状况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