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而言,秦汉的百姓当时还是过得太苦了。虽然从我们后人的角度来讲,战争徭役不可避免,但当时老百姓受到的伤害却是真实的。”
“所以如果是做沉浸式体验,大家会倾向于做比较轻松的唐朝街区体验,还是更加肃穆的秦、汉呢?说到底大家都是老百姓,宏大叙事以外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的。”
如果说嬴政,刘彻之前还有些不服气,此时面对姜宛的提问却是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从前他们的确甚少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第104章
文化的影响力
一旁的李世民和武则天原本听着姜宛的夸赞很是自得, 然后便被姜宛中间的那段话被伤到了。
真是谢谢你的夸奖哈,你以为我们很想宫廷政变吗?
相较于几人的沉默,解释完看着表演即将开始的姜宛便迫不及待道, “大家其实不用纠结啦, 大部分普通人也分不太清啦,只知道这些都是华夏辉煌的古代。表演马上要开始了, 我们进去吧。”
姜宛的话成功唤醒了沉思中的几人, 他们虽然心中感叹, 但却也不是伤春悲秋之人。
更何况如今历史已经改变,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嘛!
不就是开放包容, 要让老百姓过得好吗?
都有天幕提供的那些东西了,他们就不信自己做不到!
如今还是要先趁着这好不容易来到后世的机会,多见识见识。
于是几人都没多犹豫地跟在姜宛身后参观了起来。
纵使身为帝王,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景象实在是超出了他们平生所见。
那些灯怎么会那般亮, 又怎么能有那般多的花样?
而且这么大一片灯海, 该用多少的“电”?这后世竟然富裕至此?
还有街边便是各种各样的吃食,不少食物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做法也是千奇百怪, 据姜宛介绍这些小吃有些是什么东南亚风味,日韩风味, 总之闻所未闻。
帝王们都不由得在心中嘀咕, 这难道不是奢靡* 浪费?
然而看着周围行人们那见怪不怪的表情时, 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出声,只“老老实实”地跟在姜宛身后,体会这眼前的一切。
特别是李世民和武则天更是心有感触,毕竟这说是模仿大唐所建的商业街区, 但显然比真正的大唐要繁华太多。
且不论大唐有严格宵禁政策,哪怕是上元灯会时也远没有如今的繁华,百姓脸上的表情也没有现在的惬意。
几人没走多久,便见人群朝着一处涌出,原来竟是表演要开始了。
来都来了,帝王们自然也要去看看。
等到一走进,他们便看见台上穿着龙袍的男人走上了舞台,而他的身后还有穿着官服和盔甲的大臣和士兵们。
舞台的正中央处的石碑上还有一个巍峨男子正骑着骏马。
李世民见到这一幕心头一动,有个猜测渐渐升了起来,这该不会是……
就在他猜测之时便听见人群中冒出一声“这是贞观之治的广场,这个皇帝应该就是李世民了!”
这话一出,其余四个帝王都忍不住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台上扮演自己的演员也是一怔,虽然他思想开明,但现场看见别人扮演自己还是心中别扭。
不过想到姜宛之前提到的话,这后世会修建这么一个街区是为了纪念他大唐。后人会表演这么一个节目,想来也是为了纪念他。
想到这,李世民按捺下了心中的别扭,当做众人的目光完全不存在一般地沉浸式看了起来。
首先是穿着盔甲的士兵们跳了一段气势磅礴的战舞,显然是纪念他平定天下,开疆扩土之功。
而后又是穿着臣子服饰的人们跳了一段相对柔和的舞蹈,李世民知道这是在歌颂他的文治。
一场演出下来,李世民可谓是神清气爽,连带着看那扮演自己的演员都顺眼了许多。
等到演出结束,路人们差不多都散去,他才装作不在意的说道,“虽然那演员比起真正的帝王来还差了不少,但节目还算讲清楚了太宗的功绩,既然是演出为博观众一笑,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大家都是帝王,哪里体会不到李世民现在嘚瑟的心情?
若不是不能泄露他们的身份,此时几人真想直接对着李世民大开嘲讽。
不过考虑到姜宛还在,几人终究是没有说什么,而是跟着人流去到另一处演出。
因着这第一场演出便是帝王相关,几人以为这些演出应当大多数也应当是帝王将相,但其余的演出竟然大多数都是展现大唐当时的市井生活。
诸如胡旋舞,介绍长安文化、习俗,甚至还有一个一个扮演“李白”的男子与游客们一起对诗!而围着“李白”的游客还极其的多,甚至隐隐压过了之前观看贞观之治的人群。
而此时本就算得上兴奋的姜宛却是更加激动了起来,一时间竟然带着他们直接往人群最前方走去。
“哈哈哈,终于见到诗仙了,不得不说咱诗仙人气真高,粉丝可真是多啊!不过也正常,我记得之前一次唐朝名人投票,李白可是力压李世民,武皇等等登顶大唐顶流!我一直觉得哪怕不限制大唐,拉通整个华夏历史,说不准李白也能登顶呢,唔,当然也可能惜败始皇。”
“来之前我还特意复习了李白的诗,想着一定要跟诗仙对上一回。”
说着,姜宛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人群开始背起了古诗。
帝王们见到这一幕都有些懵,拜之前的教材所赐,几人对李白都有所了解,知道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他所作的诗是后世学生必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