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被老伙计拆穿也不恼,只继续道,“你们就不能学着她争当模范吗?你们要是能做到咱也可以设置一个什么勋章奖励你们嘛!”
徐达在心中无奈地翻个白眼,忍了许久才终于忍下了继续吐槽朱元璋的冲动。
感情只有勋章,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他们可没有像天幕里那位女士那般高尚的情操。
算了,老朱抠门已经成了习惯,他也懒得跟他计较了。
随着掌声变小,天幕也渐渐变黑,而后便又是画面一转,回到了姜宛之前待的书店。
而此时的姜宛正捧着一杯咖啡喝着,表情十分愉悦,显然对手上的这杯饮品很是满意。
虽然不再当打工人,但这几年养成的习惯让她对咖啡很是依赖,总觉得摄入一点咖啡因后整个人仿佛才活了起来。
看见镜头照向自己,姜宛忙将手上的咖啡放下,然后道,“视频这么快就播放完了,果然划水的时间就是过得这么快!”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始直播卖书吧,趁着这段时间我也去整理了一下接下来要为大家展示的教辅书籍。不得不说,毕业太久现在看这些课本和教辅资料都有点陌生了。”
“不过看到那些《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必刷题》什么的还是很有亲切感,真是唤起了我学生时代的记忆,当年真的是几乎每天都要做上一课。看着现在的小孩还要受我们当年受过的苦,我就放心啦。”
说完,姜宛便拿过一旁准备好的教辅资料,朝着镜头打开,向众人展示了起来,而天幕下诸朝众人也终于能看清后世书籍到底是什么样。
书籍的纸面十分光滑平整,字迹虽小但是却十分工整。
当然这些并不足以惊到宋朝之后那些雕版印刷、书籍已经大规模普及的朝代,让他们惊讶的是书籍内部依旧色彩缤纷、图文并茂,甚至有的图话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看见实物一般。
姜宛的声音也再次响起,“我们还是依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吧,首先从小学语文开始。”
第43章
拼音发展
大概是太久没有看过课本, 姜宛饶有兴致地翻看了起来,同时给大家介绍。
“现在的小学课本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跟我们小时候差不多, 还是那个风味, 都是一段很短的带拼音的文章带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卡通画,主要是教孩子们认识字。”
“这个阶段呢, 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个人觉得也没必要买太多的教辅资料, 选上那么一本作为课后巩固练习就可以了。”
“这本《课后一练》,还有这本《同步训练》都是卖得比较好的, 大家可以挑一个系列选择购买, 再多的我就不介绍了,相信能上网的各位应该不至于看不懂小学一年级的课本。”
姜宛实在是觉得这些课本没什么具体介绍的必要,因此快速翻完一遍后, 便决定开始翻下一本。
然而这时直播间的弹幕却又让她出乎意料了起来。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主播, 拼音是何物?是标在汉字上的那些奇怪符号吗?】
【开局一个碗:太宗兄弟真是问到咱的心坎上了, 咱也早就想问那些七拐八拐的符号是什么了。】
【李氏族谱清理大师:主播说这是教小孩识字的,请问具体是怎么教的呢?】
……
姜宛看见这些弹幕时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连汉语拼音都不知道这就有些过分了吧!
不过她又转念一想, 似乎某个小岛上的岛民的注音方式跟他们现在用的不一样,难不成这些网友其实是小岛岛民?
不过因为之前实在是太多令她无语的弹幕, 姜宛早已经学会想不通就不想, 不然为难的只有自己。
不过既然网友们提了问, 她也就回答一下吧。
想了想组织下语言,姜宛道,“这些字母就是汉语拼音,起源于拉丁字母, 用来给汉字注音,让初学者能快速学会汉字。”
“但要说的是最开始发明拼音并不是为了给汉字注音,而是为了代替汉字。”
“早在明清两朝,西方传教士为了便于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便已经尝试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
“清朝末年华夏逐渐落后于西方,不少学者开始寻求变法图强,他们认为学习西方才能重新赶上世界主流。彼时日本明治维新后以片假名代替原本的汉字,国内多是维新派,便也想学习日本,在清朝灭亡之前正式确定了一种切音字,但因为清朝灭亡得太快,这种切音字并未来得及推广。”
“到了民国,北洋政府以章绛的纽文韵文为模板,颁布了注音字母,国民政府时期改称为注音符号,一直到现在某小岛的人也依旧在使用。”
“49年后,新中国成立,当时又爆发了汉字拉丁化的讨论。当时有一批学者认为汉字太过复杂,而且是表意文字,不方便学习,导致了我国的文盲率高,不利于社会发展,汉语拼音就是在这时候经一批学者共同发明的。”
“关于是否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的讨论持续了很久,但幸好最终总理拍板拼音只用作汉字注音和推广学习普通话,并不起到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汉字才得以保留。”
“虽然有着这一场风波,但拼音的确对我们帮助颇大,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助力新中国早期扫盲,还是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亦或是拼写输入都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说,学好拼音,打好基础是孩子后续学习的关键。”
秦,嬴政作为统一全国文字帝王,自然知道文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