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嬴政也看向了赵高,“你的余额有多少?能买多少红薯?”
赵高顿时冷汗直冒,但也只能极不情愿回道,“陛下,这天幕大概看臣只是阉人一个,所以余额是0。”
嬴政倒是没有觉得意外,他用赵高也只是因为顺手罢了,并不觉得他的才能比那些大臣将军们强。
他摆摆手,“罢了。”说完便又看向了蒙毅等大臣。
蒙毅等大臣也不是傻子,纷纷清空余额购买红薯。
而赵高则低着头心头一阵恨意,呵,难怪二代而亡,总有一天他要报复回来!
最终,秦始皇一朝共计购买到了约500斤红薯。
贞观初年,李世民也立刻点进购买,疯狂增加数量,然后碰上了相同的限购,只能叹息着只买下五份红薯。
他脑子活跃立刻想到别人也应当能购买,旋即便眼神亮晶晶地望向台下跪坐的众大臣,“众卿可能买下这红薯?”
语气很是和蔼,却让人不自觉为他肝脑涂地。
程咬金当即便大喊道,“老程我把自己的余额花光了,买下了两份。”
一旁的尉迟敬德却是“嘿嘿”一笑,“哈,老程,看来我比你厉害啊,我能买三份。”
顿时贞观一朝的臣子们纷纷攀比起来自己的余额以及购买的红薯数量,而李世民则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
最终太宗一朝买到了400斤左右的红薯。
唐天宝五年,李隆基看着自己的账户余额只有10时脸色无比阴沉。
他的余额竟然跟高力士一个阉人差不多,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天幕对自己不加掩饰的唾弃,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消息传扬出去肯定会朝野震动,他只能派李林甫去强行镇压。
天幕既然这般不给他面子,李隆基便也不打算捧天幕的场,反正他大唐开元盛世也不缺粮食,还是身旁的直到身旁的杨玉环闹着想尝尝味道,他才装作勉为其难地下了单。
随后他又满朝文武搜刮了一遍,最终购得了90斤红薯。
只是虽然数量多了一些,但李隆基心中更是别扭,账户余额最多的竟然是李白、王维那几个写诗的,天幕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如若不是他李唐皇室一直以开明形象示人,他还真想直接把这两人给贬了算了。
当然哪怕是现在,他也不想再重用两人了。
……
无数时空的人都在争相购买红薯,虽然有多有少,但积少成多不过五分钟所有的红薯都被抢购一空。
而什么都不知道的姜宛一脸震惊,她可是上架了几十吨的红薯,这么快便被抢完了?!
她实在是有些不敢置信,开始查看后台,然后便看见了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
这时她的手机铃声也响了起来,低头一看黑色的屏幕上写着“村长”两字,姜宛立刻接了起来,“村长,有什么事?”
一个有些过分年轻的女声响起,“姜姐!你真的是太牛了!我们村的红薯全都卖出去了!”
他们村的村长并不是惯常印象里的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而是一个大学没毕业多久的年轻大学生,叫作叶清,来他们村已经两年,工作很是认真,想尽各种办法帮助村子致富。
也多亏有叶清的支持,姜宛才能那么快开展她的直播事业。
叶清自然不可能骗她,姜宛这一刻终于相信她的红薯真的卖光了!
呜呜呜,难道她真的是什么先天销售圣体吗?
姜宛还没来得及回话,叶清就又开始巴拉巴拉了。
“我这边已经开始让人打包发货了,今天就能发出去。对了,我跟村民们商量了下你的那份佣金,提升一下比例,这真是卖得太快了,省了我们不少事。”
姜宛听得出来叶清很兴奋,这时她也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能够卖出这么多的货,反正这是好事一桩。
她连忙道,“不用了,之前说多少就是多少,叔叔伯伯阿姨们种那些红薯也很不容易的。”
叶清却是一口回绝,“这是你应得的,要是我们卖给批发商或者直接自己卖,不仅费事赚的钱更少。不说了,我去跟着一起打包了,这份数实在是太多了。”
说完,叶清便挂断了电话。
叶清的性子一向风风火火的,姜宛也不意外,此刻她心中涌出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是之前公司里当牛马时从未有过的。
真好,她现在也算是为父老乡亲们做些事了。
因为是在家里,姜宛直接开的公放,天幕下的众人也听见了这段对话。
秦,嬴政脸上没什么表情,大脑却在飞速思考。
他们竟够通过一个小铁盒子聊天,真是神奇,若是能得到的话,那打仗传达军令起来可就方便太多了。
他当即拍掌道,“传墨家人上朝。”
西汉,刘彻也是一脸的兴趣盎然。
他更是直接,直接发弹幕询问,“主播,你能否售卖这铁盒子呢?”
与此同时,天幕上直接出现了一行字。
【掌上明猪:主播,能否售卖手机呢?】
刘彻极其聪明,虽然只发了几次弹幕,但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天幕上的文字会变换一些说法,想来应当是变成那姜姑娘能看懂的文字。
这铁盒子在姜姑娘那应当叫做“手机”,真是个奇怪的名字。
不过他觉得最难懂的还是自己被叫作“掌上明猪”,他和猪有什么关系吗?而且为什么会是掌上?
诸朝众人也都看见了刘彻的弹幕,他们也很眼馋这“手机”,也都跟着发起了弹幕。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跟风发了一波弹幕后,又拍了拍大腿道,“这村长我怎么听着像个女子?这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