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原因嘛,自然要从遗传学上来解释。长孙皇后身体不好,李二本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两两一叠加直接雪上加霜了。”
“据现在的史料证明,长孙皇后患有无法根治的气疾,用现有的医学观点来看应当是肺有点问题,其次她孩子生得实在是太多了,从18岁开始生,连续三年每年一个,李世民登基之后频率慢了点,但也是两年一个,生了四个孩子。”
“生孩子不仅对女人是闯鬼门关,生产过后对女子健康也是极大的消耗,这样的强度别说是长孙皇后这样体弱的女子,健康女子也扛不住啊!”
“所以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在生下最后一个女儿后不久便得了重病,拖了一年后最终在贞观十年香消玉殒。”
第58章
大唐小女医
李世民刚听到自己和观音婢还能有四个孩子时是高兴的, 毕竟华夏一直讲究多子多福,然而很快随着姜宛的讲述他的心情便沉重了起来。
所以观音婢竟然是因为生孩子太多才导致她的病情雪上加霜,因而早逝的吗?
如果这样的话, 那他宁愿跟观音婢不再有孩子, 反正如今两个皇子一个公主也已经够。
他当即拉住身旁的妻子,“观音婢, 生完这个孩子我们就再也不生了!”
长孙皇后此时却并没有那么关心自己为什么早逝, 她只是在心中轻叹, 原来她的孩子身体那么差,是她导致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她是不是就不该生下他们?
就在长孙皇后不断开始怀疑自己时, 姜宛又在这时缓缓开口。
“当然李世民的基因也就那样,虽然看着身强体壮,能行军打仗, 但实际上他老李家有遗传的风疾, 从我们后世的角度来看, 大概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高血压或者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在现代高血压一般五六十岁才发作,但是老李家不少人二三十岁就开始犯病头疼。”
“比如李治, 据说十几岁久开始头疼, 三十多岁就经常犯病,不能处理政务, 只能让武则天代为处理, 四十多岁五十岁的时候竟是一度失明。至于李世民三十岁刚登基时就生了重病, 差点以为要撑不过去,五十岁时风疾越发严重,据后世推测他可能就是病得受不了了才会去吃那天竺高僧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最后反倒让自己死得更快。”
“当然除了唐初的几个帝王以外, 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等等都有患有风疾的记载,甚至连长寿活到七十几岁被大家认为健康无比的李隆基也有头痛的记载。”
“除了遗传因素,其实想想老李家的饮食习惯,这也太正常不过了,重油、重糖、重盐,全是高热量不健康的食物,他们老李家不犯病谁犯病?正因为这种饮食习惯,根据史料,后代专家还推测不少皇帝患有糖尿病等等疾病。能活这么久,也多亏你们是皇帝能够养尊处优了。”
“正是因为李唐皇室有着严重的慢性遗传病,所以不少皇帝都喜欢丹药,21个皇帝里至少11个有记载服用丹药的记载。除了皇帝本身想要长生不老之外,他们的遗传病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刚才提到的李承乾为什么死得那么早,据史书记载他从小身体就不好,而且之后还患上了腿疾,有说是他骑马打猎之时不小心摔伤了,也有人猜他是得了糖尿病,有了并发症糖尿病足。”
“总之他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太子之位被废心情郁卒,综合因素下便在被贬的第二年去世了。”
李世民听罢已经是悲痛万分,他虽听不懂那些什么遗传、高血压等等,但听明白了姜宛的意思就是这些病他们每一代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有,躲不开避不掉。
上天为何要待他李家如此的残忍?
然而姜宛接下来的话却让李世民更受打击。
“其实李世民的几个儿子还算活得长了,李治虽然是个病秧子但却奇迹地活了五十几岁,比他爹还活得长。李承乾也活了二十多岁,如果不是政变失败,估计还能多活一阵。李泰这个小胖子,虽然路都走不利索,但也活了三十几岁。”
“但他和长孙皇后的四个女儿着实更惨了,贞观七年大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嫁给表哥长孙冲,婚后她为长孙家生下儿子长孙延。然而她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过早生育致使身体受损贞观十七年就因病去世,年仅23岁。”
“三女儿晋阳公主李明达贞观六年出生,长孙皇后死后,太宗怜其幼亲自抚养,是史书中记载的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其很是聪慧,与长孙皇后十分相似,甚至还写了一手与李世民十分相像的飞白书。然而这位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在贞观十七年前后去世,年仅十二岁。据记载这她应当是遗传了母亲的气疾。”
“另外两个公主活得稍微长了些,城阳公主应当活了四十岁出头,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则活了二十九岁。”
“不得不感叹一句,在生死面前,哪怕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也无可奈何啊。”
这一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手不约而同再次握紧,随后转头对视,互相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绝望。
特别是长孙皇后作为一个母亲,更是难以接受,一时间脸色苍白,差点晕了过去,全靠身旁的李世民和侍女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看着这样虚弱的妻子,而且她还怀着孕,李世民连忙激动地大喊,“传太医!传太医!”
不过长孙皇后终究是个坚强的女性,缓了片刻后她就清醒了过来,眼神比之之前还要坚定。